风声中的莫尔斯电码
看过热播的谍战电影《风声》的观众都会对影片中反复提到的莫尔斯码(又称摩斯码)印象深刻:在译电组李宁玉、顾晓梦每天的工作中,在吴志国大队长在受了六爷残忍的“针刑”之后躺在手术台上唱着曲子中,在他身边潜伏的护士的手指下,在顾晓梦衣服上缝补的长短不一的线条中……
那么,片中无处不在的莫尔斯码到底是什么?它又有怎样的神秘力量?
烽火台说起
莫尔斯码的产生首先要从通信的历史说起,在古代,无论通过语言还是文字,人们传递信息的能力都非常低下,小小县城内的县官想传一个人到堂,没有扩音器,也没有电话,要靠衙役们一个接一个的大声喊;如果皇帝想下一道圣旨,寄一封书信到远方,要靠快马加鞭、日夜不停的传递,即使这样,仍然要耐心等待十几天甚至上月的时间。这样的通信方式对于一丝一毫战机都不可贻误的战争场合是致命的,于是人们想了一些其他办法,出现了“飞鸽传书”、“烽火台”一类的方法。“飞鸽传书”的书信上可以写很多内容,可是飞鸽需要一段时间飞到目的地,而且常常有去无回;烽火台的浓烟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远方看到,可是烟火的有无只能表示“有敌情”、“没有敌情”这样非常简单的信息。
那么大胆想象一下,用一个烽火台的焰火可不可以向远处传递复杂的信息,比如一个英语单词“apple”?
设法使烟火台的浓烟在空中产生几个字母的图案?这一定是一个很愚蠢的方案,在空用焰火产生字母图案对于现代的烟花工程师都是一个大难题,更何况对于古代的士兵。
先将烽火台点燃,然后再将烽火台弄灭,然后再点燃,让烽火台点燃
次数的多少来代表不同的字母,例如烽火台烧一次代表字母a,连续烧26次代表字母z?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办法。但是我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这样:先让烽火台烧一刻的时间,然后将烽火台熄灭,再将烽火台燃起,两刻的时间,再灭掉,用燃烧时间的“一短一长”来表示字母”a“,对于其他的字母也可以用连续二三次或者四五次燃烧时间长短交替的烽火来表示,这样不必为了表示一个字母烧烽火台十几次、二十多次,节约了平均时间,这正是莫尔斯码的构想。
但是以上的方案对于烽火台在实际中都是不可行的,古人可能单单为了收集木材、取火就要花上大把时间,一次次熄灭了再烧起,不知要花费多少时辰。或许传递一句“How are you”,用方案二要一天一夜时间,用方案三也要大半天。
电报与莫尔斯码的诞生
直到18世纪的欧洲,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的诞生才使人们的通信方式带来跨时代的变化,上文提到的设想(费力地将烽火台点起再熄灭)只需在电线的一端轻轻按动开关来实现,信息在瞬息之间就可以传送到遥远的地方。
1832年秋天, 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有线电报发明者,也是莫尔斯码的发明者,在一艘航船上听一位游客讲起电学知识,被深深吸引的他脑中突发灵感,决定改行研究起如何用电线中的电流来通信。
12年后,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的设想终于实现,在1844年5月,莫尔斯将相隔六十多公里的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和巴尔的摩城用电线连接,当他在操纵着华盛顿的发报机上开关时,电路中时断时续地产生着电流,在巴尔的摩城的收报机中的电磁铁也因电流的变化而不停地接通和断开,持续产生着“嘀”、“嗒”声。
在发报时,发报员如果使连接发报机与接收机的电路接通时间长一些,接收机就会产生一声“嗒”,如果接通时间稍微短一些,接收机就会产生一生“嘀”,这样交替着发送长短信号(分别用”━ “,”.“),几个信号连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字母和符号,当然,信号和信号间,字母和字母间也要有一定时间间隔,否则就会使接收方无法辨认,混在一起。
以下就是莫尔斯对字母和数字用“嘀”、“嗒”的表示方法,也就是传说中的莫尔斯码:
A ·━
B ━··
C ━·━·
D ━··
E ·
F ··━·
什么的风声
G ━ ━ ·
H ····
I ··
J ·━ ━ ━
K ━·━
L ·━··M ━ ━
N ━ ·
O ━ ━
P ·━ ━·Q ━ ━ ·━R ·━·
S ···
T ━
U ··━
V ···━W ·━ ━
X ━··━Y ━··━Z ━ ━··
1 ·━ ━ ━ ━
2 ··━ ━ ━
3 ···━ ━
4 ····━
5 ·····
6 ━····
7 ━ ━···
8 ━ ━ ━··
9 ━ ━ ━ ━·
0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