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芙蓉楼送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感悟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 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 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 别诗?
2、 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 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
读。
3、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总结:辛渐既是王昌龄的同乡又是他的好友,辛渐即将 回到家乡,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送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 诗。
二、 初读古诗
1、 自由读三遍,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 指名读,齐读。
3、 读诗不仅读准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把诗读 好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每行有几个字?这叫七言绝句,王昌 龄最擅长写七绝诗,他被称为“七绝圣手”这首诗是他的七 绝名作之一。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读:(出示划好节 奏的古诗)泛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三、 理解感悟
学习前两句
1、理解后我们会读得更好。请大家默读前两行,看看 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 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样的?诗 中还喑含着两个人物)
2、 请大家结合注释,发挥你的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把诗意说完整)
3、 把你的想象带入诗中读前两句。
4、 前两行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 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 另外一首描绘的是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 时的情景。(出示第一首诗)指名读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 这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师: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 感觉,再读前两行。
师: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滴岭南, 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再 次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镇在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官员被 贬于此地。他一生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
单,苦闷呢?再读前两行。
学习后两句
1、 好友辛渐要走了,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 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年迈的双亲,结发妻子, 兄弟妹,友人)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他 为什么不会来?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 遭被贬?)
2、 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 句嘱托的话语,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3、 引读:
当友人问起时,王昌龄会豪迈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结发的妻子问起时,王昌龄还会深情地说:“一片冰 心在玉壶。”
当年迈的双亲问起时,王昌龄依旧坚定地说:片冰 心在玉壶。”
4、冰、玉有什么特点?(纯洁,透明,洁白无暇)
5、 王昌龄一遍又一遍的在心底里呐喊,是想表白自己 什么?(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
6、 王昌龄在被贬期间,他的许多好友都纷纷作诗来表 达对他的同情和安慰,如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出示这首诗)指名读。但王昌龄依然是:“一片冰 心在玉壶”
7、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诗,走进王昌龄,齐读整首诗。
四、拓展延伸。
王昌龄还擅长写边塞诗,其中最的是《出塞》课下搜集 他的诗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孤
冰、玉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书读背诵古诗。
2、 了解诗句的大体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体内容。
一、激趣导入。
1、 我们在过去三年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累了 不少古诗词,在不断的积累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每一首诗 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或深刻的道理。大家还记得李白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