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1 一、解题导入,读题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芙蓉楼送辛渐”,生齐读〕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古诗,适时正音辨音“洛〔luò〕”,认识生字“壶”。
2、朗读检查。〔正确、节奏、速度〕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读好诗句是前提。从正确朗读、读好每一个字做起,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把握好速度。
三、诗文理解,自主交流
1、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读得懂?请你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生自学〕
2、同桌之间交流,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3、认为自己读得懂的请举手,说说这首诗大致讲了什么意思。〔生答,师结合注释讲解字词意思〕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从字词入手,在理解的根底上,才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弄清诗歌表达的主题。学生在理解词语的根底上说诗意,考察了学生的自学才能、理解才能。
四、诗文品读,赏析感悟
1、请大家默读前两句,作者到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的根据在哪里?假如你能说出来,说明你真的弄懂了。
“连”“入”两个动词写出了“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黯淡气氛。“楚山孤”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诗人分开朋友时强烈的凄冷孤寂感〕〔板书“凄冷”“孤寂感”
〕
【设计意图】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内心情志的,在理解诗歌大意之后,还需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一字一词推敲,从而由意象深化理解意境。
2、前两句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龄送别辛渐一共写了两首诗,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
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尉,后来因事被贬谪至岭南。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其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尉。他一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句。〔生读〕
【设计意图】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古诗的魅力、诗歌的意境。
3、读一读后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
凄冷孤寂中振作起来,说明自己的信念〕
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说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说明什么?〔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高洁清廉的品质〕哪些字词告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冰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
“玉壶”是什么样子的?〔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玉壶冰”首次见于南朝鲍照《代白头吟》中的“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至唐代成为一个久写不衰的意象,屡次出如今诗词作品里。〔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玉壶冰”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理解诗人精神品质的难点,知人论诗,因此补充“玉壶冰”的历来寄托就有了根据。
4、想象:诗人会向辛渐说什么呢?
5、归纳主题:全诗句句是景,句句是情。即景生情,寓情于景,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
仅衬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说明诗人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
6、指导背诵。
送别诗我们学了很多,有的借劝酒表达对友人的友谊、离别的不舍,同时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友谊,托物寓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的以水深比情深,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有的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有像今天我们所学的,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说明自己的心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设计意图】拓展处安排诗阅读,既对送别诗做一个小结,又指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从人物语言、动作中感受人物品质”,围绕书后习题展开学习,诗阅读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主题性阅读,這样的学习,更能开展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精神。
芙蓉楼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