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读
语文要素: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要素分析:
芙蓉楼送
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四上第六单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下第七单元: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五下第四单元: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五下第五单元: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六上第四单元: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六下第四单元: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第21课《古诗三首》是第七单元“伟大的人物,伟大的品格”主题单元的开篇之作,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是一组精读诗文,包括《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三首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短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单纯地抒写送别时的伤感和凄凉,而是借送别来申述自己的志趣,表明自己不改初衷、坚贞顽强的情怀。
作者王昌龄被贬入吴,送辛渐赴洛阳时所作。诗人送别友人,并借友人告知他在洛阳的亲朋好友,他虽然身处逆境,但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古诗经验,因此,以读促悟,悟中想象,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品自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批注阅读、合理想象、补白情境、充分朗读等方式,感悟诗人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高尚、纯洁的精神品质,初步提高学生品析鉴赏古诗的能力。
《塞下曲》全诗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与英勇自信的气魄。《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作者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清白正气的精神品格。
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难点:能够走入诗境,想象故事描绘的画面,品析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文言文二则》
《文言文二则》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囊萤夜读》
从单元人文主题来看,教材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经典语录: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
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从单元语文要素来看,一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二是“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车胤的勤学是人物品格的具体体现;语文要素是通过看注释、扩词语的方法读懂文言文,体会通过具体事例凸显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从阅读兴趣开始,把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作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体会通过事例凸显人物品质的写法。
本文难读和容易读错的字词:胤、盛。其中多音字“盛”“数”字音和停顿难以把握,还有第一句应是“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理解古文句子的意思是教学的难点,教材课后题给出了提示:一是可以借助注释,二是可以扩充词语。古文与今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古文多位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今文多为双音节词。
《“诺曼底号”遇难记》
本文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写的是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邮轮遭遇碰撞之时,船长哈尔威组织船员和乘客逃生的故事,塑造了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本课位于第七单元描写人物单元,本单元的要素为: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品质。所以教学中的重点是:“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难点是:“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中感受到的什么样的人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