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初探
摘要: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突然、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包括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有众多影响因素,了解它们,有助于教育者对症下药,加强预防。资料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主要有:生理原因、心理情绪原因、家庭养育方式、社会原因、自我意识等。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攻击性行为  影响因素
引言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青少年中很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状况既关乎青少年道德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日后人生,研究资料显示,如果在青少年期表现出高攻击性行为与日后犯罪率有强相关。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是不受社会规范接受的消极行为,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会阻碍其个性、社会性和认知的健康发展。由于伴随其负面影响,攻击历来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
1 生理原因
1.1 攻击性行为与体液的关系  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攻击性行为有其生物化学基础。首先,科学家对激素、内分泌腺在攻击行为中的意义早有研究,例如女性长期睡眠不足导致雌性激素分泌不足,进而会导致易烦易怒,攻击性提高。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攻击性行为都有一定作用【1】。
1.2攻击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  研究指出“暴躁少年”的大脑结构与众不同,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其发现说,与”懂事”的孩子相比,那些”坏脾气”的青少年,大脑内的杏仁核区域通常较大,而大脑内的这一区域负责情绪处理(2008,迟毓凯)。早期研究也指出某些严重的攻击行为起因于颞叶癫痫障碍。1ewis等人以及Wiliarm发现许多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和成人的脑电(EEG)异常。DevinskyBear对边缘叶癫痫病人的考察也发现病人在癫痫发作时出现了攻击行为。Raine&Scerbo指出暴力行为可能与前额皮质缺陷或受损有关.John Mann在其关于自杀与攻击的神经生物学的综述中也指出各种形式的抽搐失调(seizure chsorder),特别是涉及颞叶的失调,也与冲动性攻击相联系。痴呆患者普遍存在攻击行为,颞叶边缘(temporolimbic)和前额叶皮质(prefmntal co ca1)损害能产生病理的攻击。Hirono等用SPECT比较了有攻击行为与无攻击行为的痴呆患者之间脑区的血流,患者的攻击与其左前颞叶皮(anterior tempmal ortex)缺血灌注呈现显著相关;
此外,双侧前额叶背外侧(dorofronta1)和右顶叶皮质(parietal cortex)也有明显的缺血灌注.这些结果揭示攻击与左前颞叶皮质之间可能存在关系.眶额皮质(orbitofronta1)和前额叶皮质的腹外侧(ventromedial frontal eortex)被认为有抑制不恰当的社交决定和攻击行为的功能【1】。
2 心理、情绪原因
2.1 移情与攻击行为  移情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情绪体验发生质变的结果。它指个体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立场上,对他人情景进行积极与共、平等分担和迅速应答的深层次过程体验。移情是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移情发展较好的青少年更多的表现出利他、分享、慷慨等行为。他们能够很好的理解他人行为,在不明确别人行为的动机时较少做出敌意归因,因而不易产生愤怒情绪,相反,那些移情水平低的青少年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会给对方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多的采取攻击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高攻击性青少年往往持有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价值观。有的青少年把欺负作为谋取同伴地位的手段,有较强的支配欲。由于缺乏基本的移情能力,他们往往深知受欺负者的痛苦而又不愿停止自己的攻击行为,形成所谓的“冷认知”(cold cognition)。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对外界的社会性刺激极
为敏感,但又缺乏基本的应对能力,不能承受正常的环境压力或轻微的挫折;当人际冲突产生时,他们又易为情绪和冲动所支配,凭借力量的优势武断而非理智的控制环境。
2.2 愤怒情绪与攻击行为
高水平愤怒与高频次身体攻击显著相关,青少年罪犯比普通青少年报告更多的愤怒情绪体验(Sukhodolsky
对学校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攻击者情绪的不稳定性较高,对自己冲动性的自我评价远高于一般学生,高攻击者特别是高冲动性攻击者存在情绪调节缺陷(张蔚、张文新,2006),这表明攻击者可能缺乏某种基本的自控能力【2】。
3 庭养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养育方式永远与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成长密切相关,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具有很高的相关性。Baumrind的早期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态度、养育方式对子女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影响。放纵型养育方式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的溺爱、无原则的宽容和肯定,缺乏
必要的控制,易造成孩童的成长缺乏必要的移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性格上表现为自私、专横、缺乏责任心、势力、喜怒无常,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专制型父母又可能过于严苛地控制孩童日常生活,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不合适行为而非积极沟通引导,结果常常也会增强了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如果家庭成员间经常争吵或家长随意体罚都会给孩子提供错误的模仿和学习对象,这会给未成年人造成一种错误信息:攻击、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形式,对其日后发展有负面影响。有研究直接显示,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态度、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关系密切,父母过分干涉和保护会抑制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中小学;采用眼泪、惩罚的态度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拒绝、否认则易伤害孩子,从而导致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特别是,男生在家庭的幸福与满足感越低,攻击性行为越易发生,女生在家庭得到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越少,出现攻击性行为越多【6】。
4 社会的多元影响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儿童的攻击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而来自社会的影响是多元的、立体的。
4.1“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社会排斥指一种被冷落的感觉,具体来说,社会排斥是个体由于缺乏对团体必要和足够的贡献,或违反团体规则,或自身形象不佳,或带有某些不受他人欢迎的人格特征而缺少人际吸引力,不被团体所接纳,遭到排斥、驱逐的人际互动现象。自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哥伦比恩高中的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制造一起血腥的校园击案后,世界各地关于“校园杀手”的事件就频繁发生,哈里斯和克莱伯特不会是第一个,马加爵赵承熙也不会是最后一个。2009年,美国心理学教授DeWall等人关于探讨社会排斥、敌意与攻击行为的研究指出,处事中,自认孤独的被试比自认积极的被试有更多敌意。可以说,先遭他人排斥,然后对他人充满敌意,最后以暴力面对人际困境,这是许多校园杀手共有的心理历程【8】。我国研究人员也指出,社会交往能力、恶劣的社会交往环境、教育者的干预对校园暴力、校园里的攻击性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
4.2 媒体暴力  社会学习理论证明了儿童对于攻击性行为具有不同一般的模仿能力。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他们大多在模仿周围环境,在与世界互动状态中学习。当今社会的电影、电视、电脑书刊及游戏、娱乐节目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影视人物教给儿童医学攻击性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一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反正,越来越多的儿童涉足虚拟暴力游戏,主要是合作互动式及真实性很强的角扮
演暴力游戏,此时儿童已经不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赏”,而是以真实的方式直接体院被人攻击和攻击别人的感受。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与游戏总量之间呈正相关。用同样的自我曝光进行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与游戏拼了和游戏总量之间都呈正相关【11】。印刷媒体的诱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书店里我们经常看到内容不健康、印刷低劣的书籍刊物,不少影视作品所谓的“武功秘籍”其实就是一书面文字形式呈现的排列侵蚀的精神。
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一直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国外研究表明,个体早期的攻击性是成人期暴力犯罪的预测指标。许多在儿童期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后也会出现同样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另外,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往。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帮助儿童青少年塑造良好人格,为社会培养健康的下一代。
【1】 张蔚,张文新. 攻击行为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65~67
【2】 张蔚,张文新. 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青少年研究,2006年第二期
【3】 魏晓娟,岳慧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8月第15 4
【4】 谭雪莲.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马加爵事件真实的起因及经过.幼教新视野,2008年第3
【5】 王萍.儿童攻击性行为探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第4
【6】 沈鉴青,吴慧娟、陈红卫.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8月第15卷第8
【7】 李斌.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归因与对策.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 5 4
【8】 迟毓凯. 什么人会成为“校园杀手”. 世纪心理沙龙, 2009/06/02
【9】 郑开诚,张芳德.校园暴力溯源机器防治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2 18 2
【10】 陈兴玲,攻击性初中学生的执行功能的初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01
【11】 周志明,张静.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媒体暴力因素分析及对策.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
【12】 邱微微.媒体暴力内容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活力, 2009.6
【13】 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教育探索,2002年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