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化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309
浅析网络剧《庆余年》中的现代意识
梁依林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358)
摘要:《庆余年》作为2019年腾讯视频平台自制的、张若昀等主演的古装权谋剧。剧情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由孙皓执导,王倦任编剧,讲述了一场起伏跌宕的的传奇故事。关键词:庆余年;现代意识
在“现代意识与古代思想的碰撞”[1]这一主题思想与戏剧冲突下,使得《庆余年》在众多的古装剧中脱颖而出。整部剧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等方面现代意识的体现让整部剧增加了许多的看点。
一、现代意识的贯穿1.人物设定
首先,现代意识体现在人物的形象设定上。范闲之母叶轻眉她是在阶级分明的庆国里的理想主义者;范闲也是心怀善意与初心,清醒而独立的;林婉儿单纯可爱但是也有着自己对于爱情和亲情自己的倔强与原则。这些人物形象的设定是饱满而鲜活的,每个角都以一种“圆形人物”出现在剧中。
而且人物性格的设定较以往的古装剧也是更具创新性的,娇弱多病的“鸡腿姑娘”、满腹诗书的京城才女、诙谐有谋略的澹州少年等。这些人物并没有按照之前古装剧的那种严肃古板的风格来塑造,这样的人物设定与人物形象塑造既拓展了时空,也跳出了观众传统的期待视野,使观众可以从中获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2.故事结构
现代意识还体现在整个故事的嵌套结构的创新上,首先故事一开始是学生张庆为了让教授接受自己用现代观念分析古代文学史的论文观点而写了小说进一步说明,然后整个故事在他的讲述中缓缓展开:我们看见一个在现代肌无力的少年穿越到了另一个年代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
这样的三层穿越式的故事架构是之前的穿越剧所少有的,而且三层故事结构都是紧扣着抗争博弈、追求自我的主题而展开的,第一层故事设定中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分歧,体现出的是一种创新进取的博弈精神;第二层故事设定中一个肌无力的少年离开了世界,他也是用自己的意志与命运做了博弈;第三层的故事中,那个少年一睁开双眼开始了自己在另一个时空的生活,少年范闲带着他在现代世界中获得的知
识与思维方式,在属于他的全新时空里,开始了自己对于权谋与权利的博弈。
《传闻中的陈芊芊》中讲述的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的编剧陈小千在阴差阳错中卡入了自己的剧本中,开始演绎与剧本中的主人公的故事;《宫》讲述一个现代少女洛晴川,穿越到清朝,经历古代的宫廷生活,并在“宫心计”的生活中知道了什么才是应该珍惜的。在众多的穿越剧中,《庆余年》的嵌套结构是更加新颖与创新的。
3.时代背景
现代意识还体现在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定上,我们通过观看整部剧知道故事的发生围绕着庆国和北齐而展开,创建了一个与原著小说“内容同构”却又包含某些“新质”的“庆国世界”。[2]
庆余年人物详细介绍再后来的剧集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人类文明重新开始
后的全新世界,就像它与我们所知的封建社会特征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剧中的空间设置使整部剧在穿越的大类型中增添了科幻的成分,充满现代性。
4.台词与情节
现代意识还体现在诙谐幽默的台词以及一些幽默的故事情节上。如“内库”“范思辙”的谐音梗、范闲在诗会
上写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文而成为大文豪、王启年在街上贩卖盗版“红楼”、范闲与柳如玉解开误会后一家人的气氛顿时的转变,反差萌的一家人等。
这些符合现代人思维的语言也使观众在两个时空中切换,避免了长时间处于一个时空叙事给观众带来的观看疲劳。
5.主题思想
在故事结构中就提到了博弈进取、追求自我这一主题,在浅层的主题下我们看到了林婉儿在自己追求爱情上的倔强与自由,一定要嫁心中喜欢;范闲鼓励五竹叔到自己想要做的事,为自己而活;林宰相为了国家的大局而隐忍丧子之痛…在这其中蕴含的爱情自由、个体价值、家国情怀这些理念放置在被一个古装外壳包装的“新世界”。
整部剧蕴含的另外一层主题就是反权谋。范闲从一开始想独善其身到后来好友滕梓荆的死激发范闲开始对抗制度,反对权谋,此时整部剧的故事内核才初步显现。究竟权谋是什么,权谋本身就带有两面性,运用得当则可以征服人心,而在剧中的庆国,权谋盛行甚至有些极端。甚至庆帝为了权谋不惜杀害叶轻眉,甚至在一开始对范闲都留有十分的戒心。这其实也是在表达让不忘初心的主题,就像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坚守初心一心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取得国内外的一致的好评。
这些理念与思想如果放置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去讲述可能会因为年代的接近而感觉到缺少震撼力与表现力,并且因为当前类似题材的剧作同质化明显,所以这样放置在古代外壳下进行讲述会因为年代的梳离感而使得观众产生一种假设也就是观众对于作品的“前理解”,当观众的前理解与影片实际产生差异时,也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观看感受。
二、结论
当现代意识运用到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古装剧里,这样的创新运用使得我们不再只拘泥于传统的观看古装剧的心理,从而能产生全新的观赏体验。这也是以后古装剧穿越剧应该去探索的新的方向参考文献:
[1]鲍远福.<;庆余年>的现代价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改剧”[N].中国艺术报,2020-01-13(003).
[2]鲍远福.<;庆余年>的现代价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改剧”[N].中国艺术报,2020-01-13(003).
作者简介:梁依林(2001.12-),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本科,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