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区域调配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水平1:根据资料,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域的差异,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要求。
水平2:根据资料,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及影响因素。
水平3:分析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水平4:以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例,探讨其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及其对区域的影响。
区域认知: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分布。
地理实践力:调查本地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2.基本前提: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需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经济意义: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2)资源开发、调运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1.判断正误。
(1)自然资源的分布、生产、需求的不平衡性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2)资源跨区域调配能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3)我国建设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东电西送等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实现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是(  )
A.资源分布不均匀    B.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区域间的互补性和可达性    D.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
答案 C
解析 资源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属于地区差异;区域间的互补性和可达性是基本前提;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是保障条件。
3.从水土的配置上,说明我国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提示 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占比较小;我国北方地区土地面积广大,但是水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所以需要南水北调。
二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原因
表现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但能源相对贫乏;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到60%以上,利用中的污染大;天然气为清洁能源,但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
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湾区指的是哪些地区
我国陆地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我国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西部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1.判断正误。
(1)西气东输的来源地是山西省和陕西省。(×)
(2)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
(3)我国陆地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下列能源中,我国西北地区最丰富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能
答案 C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气最为丰富。
3.说明我国把西部地区作为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的原因。
提示 我国东部地区开发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在煤炭能源的开采、利用中出现了能源衰减、污染加剧等问题。而我国西部地区开发较晚、开发程度低,油气资源总量大,很多能源没有得到开发,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把西部地区作为油气资源新的接替区,既可以调出保障东部供应,还可以促进西北地区开发、发展。
三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
对东部地区
经济
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生态
环境
遵循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1.判断正误。
(1)西气东输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西气东输有利于减少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
(3)西气东输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不参与,对沿途地区无影响。(×)
2.西气东输影响较大的产业或部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