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加强
知识体系
一、 明朝建立:                                   
二、 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 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官制:
1、在中央:                                         
                                       
2、在地方:                                 
(二) 制定律法:
                                               
(三)加强特务统治:
                  目的:                         
1、 设立锦衣卫    特点:                         
2、其他特务机构:                                   
(四)加强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1、 目的:                     
2、 举措:                       
3、 后果:                       
三、靖难之役
1、 原因                       
2、 经过:                       
3、 结果:                       
四、营建北京:
                             
重点、难点
1、如何认识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
明初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及其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其特点:
(1) 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
(2) 内容详尽完备,涉及政治、军事、司法、监察、文化、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历》的严酷、特务统治、廷杖制度、八股取士
诸方面。
(4) 体现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特点: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逐步走向反动。
思考: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2、 关于明朝的科举制度
(1) 科举制在隋唐初创时期,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首先,它是一种比较严密正规      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其次,它有效地克服了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官的弊端,有利于出身贫寒的庶族地主参与政治,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而明朝的科举制采取八股取士,没有丝毫的进步意义。八股文最大特点是“代言”——“代圣人立言”。考生严格地按朱熹的注解来铺陈,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见解。皇帝就利用这种呆板乏味的文体,严格地控制了考生们的思想自由,培养出了忠顺的奴仆。
(2)八股取士和大兴从正反两方面钳制知识分子,其实质与作用同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代的“焚书坑儒”没有多少差别,都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的权威。
知识联系
1、 回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对它的评价。
2、回顾隋、唐、北宋及其明朝的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并对唐朝和明朝的科举制进行评价。
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明朝的都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以应天为都城 
B.1402年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
C.永乐元年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都城   
D.北京城布局有三重,皇城又称紫禁城
2.《大明律》的特点包括( 
①内容集中条理分明        ②增加了经济立法
③极力维护皇族的封建特权  ④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A①③④①    B明朝东厂西厂.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④扩大了各藩王的势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4.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包括( 
A.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B.废行省,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C.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D.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
5.下列与靖难之役史实不符的是( 
A.起因于明太祖分封,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B.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
C.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D.朱棣攻破北京城,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6.关于明朝科举制(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
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不对   D不对②③④
7、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确立和废止的起止:
A、起于春秋,止于元朝 B、起于秦朝,止于明朝
C、起于西汉,止于明朝 D、起于秦朝,止于明朝
8、明朝时期,专管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是:
A、户部,转运使  B、工部、承宣布政使司
C、户部、承宣布政使司 D、吏部、提刑按察使司
9、下列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机构目的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行中书省权力过重 B、强化地方政权的职能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10、下列关于明朝锦衣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
B、掌管缉捕、刑狱之事
C、超越司法部门而由皇帝直接指挥
D、表明明朝对官吏监视和对人民镇压的加强
11、明代科举制与唐代科举制的最大区别是:
A、考试目的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方法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12、明太祖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控制
B、分散中央及地方机构的权力
C、改变选拔官吏的方法
D、废除前朝的行政区划
13、下列对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的矛盾 B、设锦衣卫,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14明朝极大地强化了君主专制,其中,在中央采取的重大行政措施有
(2) 确立三省六部制废除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废行省,设三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鉴》
回答:
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




三、问答题
8.试以史实分析概括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特点。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知识体系
一、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官制:
1、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它与兵部相互制约。
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和军政,统称“三司”。
(二)制定律法:
制定《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三)加强特务统治:
                目的:为了加强皇权,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官民的不法行为。
1、设立锦衣卫 
特点:直接由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掌辖
2、其他特务机构:后来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四)加强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4、 目的:为了严厉控制读书人的思想
5、 举措:沿袭前代科举制度,内容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采用“八股文”
6、 后果: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三、靖难之役
4、 原因藩王势力日益增强建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严重威胁了藩王的利益
5、 经过:燕王起兵反抗,发起靖难之役。
6、 结果:1402年朱棣即位,即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定都北京。
四、营建北京:
  1421年,北京主体工程建成,明朝正式迁都北京,称其为京师。
【重点、难点】
1、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制定律法;加强特务统治;加强文化专制。特别是采取了一些非正常手段。说明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 八股取士:
1 目的: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
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出题,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2 含义:    形式:八股文
3 实质:封建君主为强化专制统治而进行的思想文化专制
4 后果:控制了士人的思想, 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
知识联系
1、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理论提出:战国法家的集权思想
  建立:秦朝发展:汉朝完善:隋唐强化:北宋空前强化:明清
  评价: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它主要起了积极作用:捍卫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封建统治;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它的历史局限性日益暴露:造成政治黑暗和腐败,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 隋、唐、北宋、明朝科举制的发展史实在书上都能到答案
评价:唐朝的科举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是封建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它毕竟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从本质上讲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明朝的科举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它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人的创新才能;它阻碍了我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
知识巩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D 5D 6A 7D 8C 9C 10A 11A 12B13D14B
二、材料解析题
1)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询私舞弊问题。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三、问答题
加强军权,分散相权和地方权力。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上废除行省机构,设立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中央。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授权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直接指挥。后来的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答卷不许有个人见解,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