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通过举例、案例分析的方式理解并识记“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2.通过分析《大学》中的主旨让学生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通过探究与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识记“止于至善”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学习重点】
1.行己有耻的要求(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止于至善的要求(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3.榜样的作用。
【学习难点】
生活中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行己有耻(请自主预习课本28—29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行己有耻”的含义
(1)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          )
(2)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      )
2.“行己有耻”的要求(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① 我们要知廉耻,(        )
②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    ),不断提高辨别(    )
③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真诚(    ),闻过而终礼,(      )
④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树立(  )触碰(    )的事情不做,违反(  )的事情坚决不做。
⑤“行己有耻”需要磨砺我们的(    ),拒绝(    ),不断增强(    )
3.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是什么?
① (      )②(      )③(          )
知识点二:止于至善(请自主预习课本29—3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止于至善”的含义
(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至善的追求。
(2)“止于至善”是一种(    )的实践过程,是一种(  )的精神状态。
2.“行己有耻”的要求(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①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  ),有我们(    )
② “止于至善”需要每个人都可以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    )
③ “止于至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寻(    ),将他们作为(    )
④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      )。“日省齐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    ),端正自己的行为。
3.榜样的作用
① 榜样不仅是(      )还是(      )
好的榜样昭示(            )
善于寻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那么(      )
【合作探究】
探究一: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
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道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探究二: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小红: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信呢!
小刚:虽然我没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
小丽: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
小明: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能做到。
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探究三:下面是两位同学发表的观点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
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1)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2)止于至善什么意思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点拨】
1.说谎、欺骗是不诚信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事情,对于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我们坚决不能去做。
2.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中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如果有人监督的时候,可以做到遵守规则,那不叫慎独。慎独不管是有没有人监督,都要做好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3.独善其身原来的意思是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是个褒义词;现在的意思大多是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是个贬义词。近义词有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等。
【探究归纳】
1.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要对自己的行为时刻进行反思,知耻而后勇,不能做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2.“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实践过程,一种精神状态。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寻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经常进行自省和慎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自主测评】
1.“行己有耻”的意思是(    )
A.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B.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C.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D.对人对事要诚实守信,不能说谎
2.“行己有耻”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所不为。这启示我们要(  )
①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但可以触碰道德底线   
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磨砺意志   
④提高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能体现自我省察的观点的是(    )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止于至善”要求我们(  )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
②在生活中寻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
③养成自戏省察的习惯
④磨砺意志,增强自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三国时吴地有个少年名叫周处,他轻狂放荡、纵情肆欲,成为乡里恶名昭著、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有一日,周处问乡里的长辈:“当今时局平和,又是丰年,大家为何苦网不乐呢?”长辈叹道:“尚有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再加上周处你,这三害还在,大家怎么高兴得起来呢?”周处羞愧万分,这才知道自己在乡民眼中是何等祸患。后来,周处杀了白额虎和蛟龙,痛改前非,寻访名师,刻苦努力,终成一代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