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考研辅导班讲义汇总
反右派斗争
《文汇报》发起讨论《为什么好的国产影片这样少?》的讨论
钟惦棐《文艺报》发表《电影的锣鼓》,后又以朱煮竹的笔名发表《为了前进》
两篇文章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电影为工农兵服务不应变成工农兵电影;
为工农兵服务的电影应为广大观众所欢迎;
不应以行政的方式领导创作
应当尊重中国电影的传统。
1957《人民日报》《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标志着反右斗争的开始
《人民日报》发表《〈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的社论,全国展开声势浩大的反右派斗争。
《电影的锣鼓》作为“右派”向党进攻的“先声”,被进行了重点批判。
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艺术家打成了资产阶级右派,像钟惦棐、沙蒙、郭维、吕班、石挥、吴永刚、吴茵等。
吕班讽刺喜剧片《未完成的喜剧》“毒草影片”康生, 拔白旗:“头脑不知何处去,渣滓依旧笑春风”,陈荒煤《坚决拔掉银幕上的白旗》,成荫《上海姑娘》、王炎《寻爱记》、苏里《地下尖兵》等,公开批判24部周总理接见了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代表,正式提出了拍摄 艺术性纪录片的建议《黄宝妹》一百多部,但是虚假繁荣:
当时拍摄的影片主要有两种:一是纪录性艺术片;一是舞台艺术片真正好的故事片如《花好月圆》、《红孩子》、《党的女儿》、《画中人》、《风筝》、《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不过十多部,似乎轰轰烈烈,实际质量是下降了,大多数纪录性艺术片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快就失去了艺术生命。
重点导演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郭维及其《董存瑞》
桑弧及其《祝福》
王苹及其《柳堡的故事》
吕班及其《新局长到来之前》
汤晓丹及其《不夜城》
第三次:9 1959  年达到 0 50  年代的高潮标志
庆祝建国10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从925号到1024号,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行,共展出新片35部,,故事片17部,几乎全部是彩片。其中有3部是彩宽银幕影片,即《风从东方来》 、《老兵新传》、《万水千山》
59年产量翻了一番《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五朵金花》、《换了人间》、《战火中的青春》、《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聂耳》、《今天我休息》
电影艺术和技术水平高度,艺术风格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摄影、录音、美工、特技、化装各个方面进步。
成绩:
1,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田汉创立。
2,早期,“白日梦”理论,受日本唯美派作家影像,堪称首次引入电影理论上的接受美学。
《银的梦》
3,第一部《到民间去》(未完成),为明星写剧本《湖边春梦》。后《断笛余音》(也未完)
41928,改组为:南国社。另设文学、绘画、音乐等部。
5,后因演出舞台剧《卡门》,被国民党解散。
之后田汉政治方向和艺术方向转变:《从银的梦里醒来》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阶级分析观念,成为左翼电影领导者
5 .代表影片:   《玉梨魂》  《苦儿弱女》  《最后之良心》  《上海一妇人》  《弃妇》 《伪君子》 《爱神的玩偶》   《不堪回首》  《花好月圆》  《冰清玉洁》  《天涯歌女》等
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不同风格、流派 陆书 
1 、长城派
创办于1921 年,华侨李泽源承办;
主要特点是拍摄问题剧,提出中心问题,直接面对当时社会现实,达到针砭时事的目的;
重要的创作人员是侯曜,他坚信为人生而艺术;
侯曜作品中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和几个各式各样的人生问题,如妇女问题、战争和平问题等尖锐社会焦点。
影片:《弃夫》 《春归梦里人》
长城派受到社会舆论好评,认为他曲艺高尚,不失艺术趣味。
  考北京电影学院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夏文化虽仍在探索中,但河南龙山和二里头大概即是。如果采用商文化来自北方说,则这一点则似更能确立。如上章结尾所述,从南(江南、山东)和北(东北),好几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陶器纹饰都有向,铜器喊纹饰过渡的明显特征。当然,关于它们是先于铜器还是与青铜同期或更后,仍有许多争议。不过从总的趋向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由黄帝以来,经过尧舜禹的二头军长制(军事民主)到夏代“传子不传贤”,中国古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仍在氏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但早期宗法制统治秩序(等级制度)在逐渐形成和确立。公社成员逐渐成为各级氏族贵族的变相奴隶,贵族与平民(国人)开始了阶级分野。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它的特征是,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礼仪变为部分统治者所垄断的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原始社会末期的专职巫师变为统治者阶级的宗教政治宰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