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曲屈原问渡
屈原问渡是⽤曾侯⼄墓出⼟的编钟所演奏的曲⽬之⼀,是中国古典⾳乐中编钟演奏类的经典之作。
⼀九七⼋年夏,⽂物考古⼯作者在湖北省随州市城西北约⼀公⾥名叫擂⿎墩的地⽅,发掘了⼀座战国早期⼤型⽊椁墓--曾侯⼄墓,墓中出⼟了⼤量精美⽂物件⼀万五千余件,其中有许多造型奇特、⼯艺精湛的⽂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在曾侯⼄墓出⼟的古代乐器中,以规模巨⼤、保存最好的打击乐器--编钟最为壮观,这套编钟共六⼗五件,重2500多公⽄,皆为青铜铸造,设计精巧,⽓势雄伟壮观。于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今⾳乐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种乐曲。编钟钟架由铜⽊结构呈现曲尺形,长7.48⽶,宽3.35⽶,⾼2.73⽶。七根彩绘横梁,两端均有浮雕着盘龙和花瓣纹
屈原的⽣卒年⽉为前340年-前278年,⽽据考古发现推定,曾侯⼄⼤约⽣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曾侯⼄⼤约⽐屈原⽼了⾄少⼀百多岁,另有调查表明屈原问渡的内容参见楚辞中《渔⽗》⼀⽂,该⽂或为屈原弟⼦宋⽟所作,故年代差度应更⼤。所以说屈原问渡为曾侯⼄所作,完全是⽆稽之谈。具体作者及其出处,本⼈暂时查阅不到相关资料,望相关能者为其更正补充,不要让历史被刻意曲解,埋没。
⼀九七⼋年夏,⽂物考古⼯作者在湖北省随州市城西北约⼀公⾥名叫擂⿎墩的地⽅,发掘了⼀座战国早期⼤型⽊椁墓--曾侯⼄墓,墓中出⼟了⼤量精美⽂物件⼀万五千余件,其中有许多造型奇特、⼯艺精湛的⽂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屈原问渡参见屈原⽂“渔⽗”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吟泽畔,颜⾊憔悴,
形容枯槁。渔⽗见⽽问之⽈:
“⼦⾮三闾⼤夫与?何故⾄于斯!”
屈原⽈:“举世皆浊独清,众⼈皆醉独醒,是以见放!”
渔⽗⽈:“圣⼈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
世⼈皆浊,何不淈其泥⽽扬其波?
众⼈皆醉,何不哺其糟⽽歠其酾?
何故深思⾼举,⾃令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
安能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莞尔⽽笑,⿎枻⽽去,乃歌⽈:
“沧浪之⽔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
中国古典乐器 遂去不复与⾔。
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乐钟最早的国家。它⽤青铜铸成,由⼤⼩不同的扁圆钟按照⾳调⾼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个巨⼤的钟架上,⽤丁字形的⽊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因为每个钟的⾳调不同,按照⾳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架上悬挂⼀组⾳调⾼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槌敲打奏乐。
根据⽂献记载和出⼟⽂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般是由⼤⼩ 3 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就逐渐增多了,有 9 枚⼀组的和 13 枚⼀组的,等等。1957 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的第⼀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红乐曲随着我国第⼀颗⼈造卫星唱响太空。
据⽂献记载和出⼟⽂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般是由⼤⼩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组的和13枚⼀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的第⼀套编钟13枚,⾳乐家随即⽤此演奏歌颂当代领袖的颂歌《东⽅红》。1978年,湖北随州南郊擂⿎墩的⼀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墓出⼟的编钟,是⾄今为⽌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注⽬的⼀套,这套编钟之⼤,⾜以占满⼀个现代⾳乐厅的整个舞台。曾侯⼄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件⼤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的⼀个钮钟⾼20.4厘⽶、质量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最⼤的⼀个低⾳甬钟⾼达153.4厘⽶、质量为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钟架是铜⽊结构的,它的外形呈直⾓曲尺形(如┏),全长10⽶以上,上下3层,⾼273厘⽶,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和⼏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势宏⼤、壮观⽆⽐。演奏时乐队由⼏个⼈组成,⽤6只丁字形⽊锤敲⾼、中⾳,⽤两根长形棒撞低⾳。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定频率的乐⾳,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键的⾳响。这套编钟的定⾳频率为256.4赫,与如今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乎完全相等。
曾侯⼄编钟⽤料是铜、锡、铅合⾦,全套编钟上装饰有⼈、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铭⽂,⽤以标明各钟的发⾳⾳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乐⽂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的⽔平,它⽐欧洲⼗⼆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曾侯⼄“编钟”,为战国早期⽂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这套编钟的钟架⾼⼤,由长短不同的两堵⽴⾯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短架(左)长335、⾼273、长架(中、右)长748、⾼265厘⽶编钟是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流⾏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曾侯⼄编钟共65件,分为⼋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最⼤的1件通⾼152.3厘⽶,重203.6公⽄;最⼩的l件通⾼20.2厘⽶,重2.4公⽄。钟体总重2,567公⽄,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
公⽄。编钟的悬挂有三种⽅式:下层钟⽤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钟⽤插挂式,是以插销⼊挥、串钩
钟钮。钟及架、钩上共有铭⽂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及乐律理论。铭⽂多数错⾦。全部甬钟的记事铭⽂均为“曾候⼄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者是曾侯⼄。
搏钟的铭⽂则记载楚王熊章为曾侯⼄铸宗彝⼀事。标⾳明⽂标⽰了钟的悬技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的名称,它们构成了⼗⼆半⾳称谓体系。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绝⼤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这套编钟的铭⽂,是⼀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全套编钟⾳域宽⼴,⾳列充实,⾳⾊优美。每件钟均有呈三度⾳程的两个乐⾳,可以分别击发⽽互不⼲扰,亦可同时击发构成悦⽿的和声,证实了中国古编钟每钟双⾳的规律。全套编钟具有深沉浑厚的低⾳、圆润淳朴的中⾳和清脆明快的⾼⾳。其⾳域⾃C2⾄D7,中⼼⾳域内具⼗⼆半⾳,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阶的多种乐曲。钟及钟架铜构件是铜、锡、铅合⾦,合⾦⽐例因⽤途⽽异。⽤挥铸、分铸、锡焊、铜焊、铸镶、错⾦、磨砺制作⽽成,⼯艺精湛。
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显得⼗分合理。全套钟的装饰,有⼈、兽、龙、花和⼏何形纹,采⽤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黄⾊与青铜本⾊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有6个丁字形彩绘⽊极和2根彩绘撞钟⽊棒与钟同出。据此并经实验判定,这套钟的
使⽤共需5⼈:3⼈双⼿执⼩模,掌奏中、上层钟;2⼈各持撞钟⽊棒,掌奏下层钟。(⽊架和部分挂钩系复制,其余均为原件)。1978年出⼟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墩曾侯⼄墓。
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的乐器,是等级和权⼒的象征。曾侯⼄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乐术语,显⽰了中国古代⾳乐⽂化的先进⽔平。编钟⾳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样的旋律,⼜有歌钟之称。
编钟虽作为⼀种较为古⽼的打击乐器,但其⾳质、⾳准、⾳⾊等⽅⾯,绝不逊⾊于:排⿎、⼤⿎,⼤锣、⼩锣、⼤镲、⼩镲、钵等民族打击乐器,也不逊⾊于:定⾳⿎、马林巴、铝板琴、⼤军⿎、⼩军⿎等西洋打击乐器,更不逊⾊于架⼦⿎等爵⼠打击乐器。其地位已在世界打击乐界中根深蒂固。
曾侯⼄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奇迹”,⽽在随州叶家⼭墓地考古发掘中,考古⼈员发现了⽐曾侯⼄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考古⼈员在编号墓墓壁⼆层台发现了1个镈钟和4个编钟,5件为1套。国家夏商周断代⼯程⾸席科学家、北京⼤学古代⽂明研究中⼼主任李伯谦教授认为,这是中国⽬前所知最早的编钟,此次发现的编钟属于西周早期,预计有5⾄6个编钟,其数量和规模超过同时期已发现的编钟,在当时属于较⾼等级,是西周考古的重⼤发现。曾侯⼄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奇迹”,在3⽇的湖北随州叶家⼭墓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曾侯⼄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