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 要求层级 | |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 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 b |
d |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 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 | c |
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 b | |
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 | c | |
一、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朝代 | 修建目的 | 长城起讫地点 | 长度或特点 | |
西 | 东 | |||
秦 | 抵御匈奴 | 临洮 | 辽东郡 | 五千多千米 |
汉 | 抵御匈奴 | 盐泽 | 辽东郡 | 新修的汉长城超过一万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
明 | 防范蒙古族、女真族 | 嘉峪关 | 鸭绿江畔 | 全长六千多千米,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长城,大部分是在原长城基础上修缮、改扩建而成,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 |
2.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1)丰富的文化内涵
①建筑艺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
②装饰艺术:精雕细刻,工艺精美。
③文学艺术: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
(2)长城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①防御作用:万里长城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防御工程,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②中外关系:同时也保障了长城内侧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边疆开发:长城的修筑及历代王朝在沿线驻守重兵、移民实边、垦荒屯田,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
④:长城地处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也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万里长城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⑤历代王朝为修建万里长城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
重点精讲 全面认识长城的价值
长城从我国冷兵器时代直到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一直是作为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今天,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已经消失,它已经被视为一件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艺术作品。长城将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
(1)结构布局
①陵墓位置:陵墓位于陵园中偏南处,坐西朝东,周围环绕着三道围墙,分为内城和外城。
②北部:礼仪性的建筑和陪葬墓。
③东侧:依次是兵马俑坑、马厩坑和陪葬墓区。
④西侧:烧造砖瓦、加工陵材的地方及修陵人的墓地。
⑤核心:地下宫殿。据文献记载,墓顶有日月星辰,下边有水银做成的江河湖海,川流不息;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奇珍异宝。
(2)历史文化内涵
①秦始皇修建陵墓是因为古人相信“灵魂不灭”,他为了死后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受无上的尊严和荣华富贵。陵园建筑按“事死如生”的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
②秦始皇陵坐西朝东,有人认为崇尚东方是秦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也有人认为东方是秦始皇生前追求长生不老仙方的地方,还有人认为这是秦始皇完成统一东方六国霸业的象征等。
2.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1)概括:兵马俑坑是秦陵的一组陪葬坑,位于秦陵东侧,共有四个,为坑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
(2)布局
兵马俑坑平面图
(3)阵容: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
①一号坑(右军):面积最大,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长方形矩阵,排列成38路纵队,大部分陶俑以为武器。
②二号坑(左军):内分四个方阵,以弓、弩、戟等为武器,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③三号坑(指挥部):面积最小,呈“凹”字形结构,正前方停有一辆面朝东的华盖车,后跟四个武士俑。
④四号坑(中军):或因秦末社会动荡而工程中断,空无一物。
(4)秦陵兵马俑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①反映了当时国家统一稳定,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从事大规模的建设。
②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大。
③秦军强大,军容整肃,装备完备,有先进的军事制度,具有奋击百万的宏伟气派。
④当时秦朝社会的尚武风气。
3.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
(1)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
(2)兵马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3)秦陵兵马俑反映出中国古代工匠在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
1.印证教材观点
史料1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
应用1 长城的建筑风格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史料2 1974年的春天,陕西省临潼县的一农民挖了一个5米深的水井,然而,那没有渗出一滴水的井却通往了2000多年前的神奇世界。一个伟大的序幕拉开了,即将上演的是20世纪最为壮观的考古发现。经过两年多的钻探、试掘,到1976年时,人们发现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陵园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目前已发掘的秦始皇陪葬坑中的兵马俑有步兵、车兵和骑兵,指挥这支军队的,是那些打扮得与众不同的将军们,他们的等级区别在于穿的铠甲。目前已经探明的三个陶俑坑中,有陶制的兵马俑近8000件,木质的战车140多乘。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50人以上的军队调动完全根据皇帝的命令。调动的凭证就是“虎符”,它一半在皇帝处,另一半在大将手中,两半合在一起才可调动军队。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应用2 由史料2可以看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目的是显示皇帝的权势与荣耀。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技和民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获取材料信息
史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应用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长城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在建筑上遵循什么原则?并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 不同:有的用流沙、碎石、红柳或芦苇垒筑而成;有的用天然石块垒砌城墙;有的依托山脉以石块垒砌为主;有的凭借黄河天险,以构筑障塞城堡为主。原则:其建筑材料的使用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体会:这种因地而异的方法充分说明了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秦朝政治经济实力在秦始皇陵中的体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