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通草花的美学价值及传承方式探究
钮以澄 吕颖颖 于文歆 周欣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0
摘 要:扬州通草花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工制作花类最早的工艺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笔者根据文献和调研情况分析通草花衰落的原因,同时深入探究通草花的美学价值,提出关于保护传承通草花这项工艺的相关方式。
关键词:通草花;美学价值;传承方式
一花一世界,通草花被称作是扬州的“不谢之花”。通草花是以通草为原料,经漂白、裱草片、染、捏瓣、做叶子、传枝干、栽盆等多道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一种特工艺品。通草花品种纷繁,有菊花、牡丹、腊梅等十几个品种,其制作技艺极具特与个性。
通草花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工制作花类最早的工艺之一。但是现在的通草花却默默无闻,仅有的两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已年近耄耋。笔者根据文献整理和调查分析,发现扬州通草花逐渐衰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生长地扬州这座城市的由盛转衰;第二,通草花技艺多为口口相传,家族之内代代相传,文献缺失;第三,通草花自身具有局限性,例如:需要纯手工制作、记忆要求高、制作时间长
等等;第四,时代审美的变化;第五,地方宣传匮乏。诸多原因使得通草花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通草花仍具有自身的魅力。通草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美学价值,激励着我们去保护、去传承。
一、通草花的美学价值:
(一)地域特:
“扬州三菊”也被称为“扬州三绝”,即吴砚耕的“画”菊,张永寿的“剪”菊,钱宏才的“黏”菊。从史籍中可以知道清代时扬州菊花栽培已很普遍。扬州人对菊的如痴如醉,不仅培育了千余品种,还将菊花和各种艺术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它纳入了日常的饮食及精神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扬州自身特的菊文化。通草花发源于扬州,制作于扬州,传承于扬州,而通草花的代表花卉就是菊花,充满了扬州的地域特。
(二)人文美与自然美相融合
通草花是在扬州这块具有上千年工艺花制作传统的丰厚土壤中孕育生发出的一朵艺术奇葩,是自然之美与人类艺术创作之美有机结合的艺术品。在审美培养和开拓视野方面,通草花都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帮助我们学会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康熙年间孔尚任来扬州为官时就因看到通草花艺人所制作的通草花大为惊叹而写下《像生菊花歌》:“庄
生庄生果绝技, 颠倒花侯窃天意。”从中我们足以见得通草花的形态逼真,通草花制作者的技艺高超。通草花非遗传承人戴春富虽近耄耋,通草画制作经验达五十余年,仍然坚持去大自然中观察各个品类的花卉。通草花想要做的“真”,做的“像”,就需要制作者去到自然中观察、体会。通草花的制作与自然事物息息相关,如果通草花能得到普及,那么学习制作的同时也可以亲近自然,与自然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弥补了我们这个与自然脱离的快节奏时代的缺憾。
通草花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寄寓了人们对自然的歌颂、对生命的礼赞。扬州通草花的原料通脱木源自自然,经过人工技术的加成讲述的也是自然的故事。可以扬州通草花说是形神兼备的艺术品。通草花在人文世界和自然世界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作为一门独树一帜的制作技艺,等待我们去发现、喜爱、推广。
(三)通草花的艺术观赏价值
通草花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这多体现在其精美的制作过程中。通草花的艺术观赏价值早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认可,而通草花的一代代制作者们也没有墨守成规而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对通草花的技艺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开始通草花多作为头饰,俊俏艳丽又寓意吉祥。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制花工艺厂的钱宏才等人取得创新与突破,研制出的通草花花盆,构思新颖、工艺精细,不仅是人们室内喜用的装饰陈列品,更是一种独立别致的欣赏艺术。通草花正是凭借其非凡的艺术观赏价值,在国内掀起一番热潮后又得到了外国人
的喜爱,开始了出口贸易。
笔者采访的通草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戴春富说自己曾耗时两个多月完成了《春满园》通草四条屏从起稿到制作的流程,这套挂屏以春天里的四种花卉梅花、琼花、芍药和玉兰为题材,无论是花瓣、花枝、花叶都被他表现得新鲜灵动,仿佛刚从大自然中采撷而来,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扬州通草花的制作手工艺十分繁难,需要制作者悉心揣摩的耐心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它既吸纳了传统艺术之长,又因有自身的特性而别具一格,是扬州这方沃土中产生的宝贵艺术结晶。
(四)三大技艺的结合艺术品
扬州一直都是一个开放的城市, 向来提倡兼收并蓄。扬州的通草花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开放包容的艺术环境中诞生的。扬州盆景、扬州绘画、扬州剪纸都对通草花艺术有着莫大影响。例如通草花作品的整体造型取材于扬州盆景,通草花的花瓣制作、作品形态等得益于扬州绘画的布局精髓,通草花的花叶枝干制作方法离不开剪纸技艺。
结合三大技艺的同时,通草花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比起绘画,通草花是立体可感的,诗情画意之间将花容花貌更为栩栩如生地表达了出来。因此可以说扬州通草花工艺是中国工艺花制作史上的一抹亮,是扬州民间艺术瑰宝,是扬州传统手工艺之集大成者。
二、通草花的传承方式探究
在现在的快消费的时代背景下,通草花需要面对的是塑料花、鲜花等等的有力竞争对手。通草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
389
艺日渐式微,面临失传的可能,但他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如此,如何让“扬州通草花”的“声音”变得响亮,拓展其生长领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工艺改进,品牌产业化
在全球化境遇里, 人们正在经历 “当代审美泛化 ”的质变, 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美与日常生活关联的问题, 被再度凸显了出来。当支撑起一种民间艺术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风俗发生改变,这种民间艺术也应该把自身的艺术品质推入到未来这个足以与现实社会文化系统互补的艺术系统中。扬州民间通草花必将面临时代对它进行的洗礼,在传统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树立具有与时代对话的艺术风格。
扬州作为一个开放的旅游城市,应该大力探索通草花在旅游文化产品和精美礼品资源未来发展的道路。同时可以大力挖掘通草花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将其融入到现代化市场中,通过大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以及诸多流行品牌带动通草花工艺品的发展,走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之路,例如汉服热潮。
针对通草花制作成本高以及运输困难的自身缺陷,不妨把这种价格劣势变为它的身份优势,让优秀的通草盆景和挂屏做大做精,走高档小众精品路线。赋予这种文化产品以高贵的内涵,使其成为扬州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城市名片。其次开发品种多、形式多样的精致小礼品,以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和高雅传统的产品内涵打开市场。譬如头花、胸花、发簪花等等,不仅可以与真花媲美,又不容易枯萎,可以多次使用;或是将通草花盆景与挂屏“袖珍化”,不仅价格便宜些,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方便携带,在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在广大青年消费者中,对于这种精美实用、富有高雅内涵的小礼品是有市场的。
(二)地方宣传,政府扶持
经调查发现,由于宣传乏力,很多扬州居民都不知道扬州通草花这一技艺。扬州通草花想要扭转衰微局势,走进市民生活,急需地方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当地政府加以扶持。
室内花卉品种笔者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扬州居民对通草花的了解更多,宣传的主要渠道可以更偏向年轻人日常所关注的媒体,例如微博、哔哩哔哩等等。扬州瘦西湖、个园、何园等都是知名景区,可以在入口处及附近街道开展通草花作品展览以及设立专门销售扬州通草花工艺品的店铺或通草花工艺工作室,销售通草花工艺品的同时,展现制作过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公众走进通草花,这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购买渠道,也加大了宣传力度。
除此政府的扶持对于通草花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通草花传承人已年近九十,急需培养传人,而
只有吸引到愿意长期投身于这项事业的专门人才,为通草花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输送制作人手和设计人员,并逐步形成实体单位,如曾经的扬州制花厂,现在的扬州玉器厂、漆器厂,为学习通草花技艺的人提供就业保障,使通草花工艺不仅作为业余爱好被继承,更是作为一种职业被继承和发展,如此才能后继有人。
(三)学校校本课程的推广
学校教育是连接传统文明和未来社会的桥梁,也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传承、发扬、创新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责无旁贷。
通过采访通草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戴春富,笔者了解到扬州市不少中小学都有开展过关于通草花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并没有做到长期合作。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对学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的推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学校方面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展计划,系统编订校本课程教材,提供必要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长期有效的开展相关活动。其次,教师方面不仅需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还要提高现有教师关于非物质文化认知的水平,培养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到校本课程与普通课程的结合点,多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亲身体验。最后,学生方面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非遗的价值,自觉主动的承担起传承非遗的责任。非遗在校本课程中的推广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聚焦在中小学,高校也可以与校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合作,开展非物质文化相关的研究项目,让非物质文化得到充分挖掘,不再停留于民间,而成为更专业,更深入的的研究对象。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丰富高校课程内容,拓宽学生们的视野的同时可以结合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地方合作,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献计献策,这将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参考文献:
[1]顾浩,周军.扬州民间通草花艺术田野考察[J].艺术百家,2008,24(S1):282-283.
[2]秦园.扬州传统手工艺之通草花[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1,(11):124-125.
[3]刘世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艺术探索,2014,28(3):91-94.
[4]秦园,邵晓舟.扬州通草花活态保护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0):114-115.
[5]孙家正.《<;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序》,见王文章主编:《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钮以澄(2000-),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扬州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吕颖颖(2001-),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扬州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于文歆(2000-),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扬州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周欣(2000-),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扬州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校本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以扬州通草花为例”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200053
39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