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精选1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篇1
在教学本单元中,由于本人年龄原因,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方法,虚心向同事们求教,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
一、学生在"玩"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写字方面
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篇2
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一、注重朗读训练
以学生为本,以读为主线,采用欣赏性的朗读,品尝性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欣赏到美丽的秋天,感悟到秋天的快乐,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朗读充满了诗意。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个别读、齐读、赛读、自由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我能大胆尝试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在教学二、三、四自然段时,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并在小组中读读,还要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虽然低年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很好操作和把握,但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作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文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情感的熏陶,也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课文大量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叠词的运用将秋天的美人格化、动态化、具体化。课堂上通过自觉朗读、动作演示、观看动画、游戏对话的环节,让学生感受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生动形象特点。在叠词和比喻句的训练中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出现,还延伸到课外,发掘学生潜在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四、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得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像开始的字词认读游戏以及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欣赏秋天的美景,整体感知秋景。后来动画演示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过程,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内容,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篇3
我在执教《称赞》一课时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努力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突现学生这一主体,彰显学生的个性。总的来看,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称赞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但是对于称赞的解读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运用等途径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蕴含的人文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尽量采用形象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如,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粗糙”,用演一演、体会心理活动的方法理解“泄气”等,使学生在理解和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称赞给小刺猬、小獾带来的快乐。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朗读来感悟文本尤为突出。教师的泛读也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朗读课文中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真诚地称赞别人,体会被称赞的美好感受。其中,孟祥帅、史学琪、张湘雨、王彤等学生的朗读非常到位,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由“知”转化为“行”,由“行”体验到“情”。
(二)利用图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
以图解文,借助图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如“粗糙”“一个比一个好”“高兴极了”等,从而在图文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这样做,既利于理解课
文中的词句,又助于低年级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以上的设计思路,力求把这节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1.课堂容量有些大。有些环节做得不够细致,太求全。在通过看图理解“粗糙”时,学生观察的不够细,更应该从做工来理解。理解“一个比一个好”时,没能结合课件来进行。整个教学过程虽然紧凑,但是该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的地方没有给予充足的时间。
2.应该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学中一些环节应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来感悟课文。这方面有些欠缺。
3.复习词语时,要对一些重点的词语加以说明。另外,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要进行写字指导,这非常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注意。
4.分角朗读,不一定非要安排在最后,教学中进行有时会更有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篇4
实践前反思:
《假如》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本文是一篇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主要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弱势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时,我将阶段训练目标、本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有机整合起来。
(1)识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是低年级识字的目标。《假如》这篇课文共有1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是8个,只认不写9个。激发孩子识字欲望,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如,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拉—泣、摇—遥、藻—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寸—寻、良—食、建—健),并运用生字组词、说话。课开始,借助神笔马良识记“良”。教学时,通过四读文本,随文识字,一读,遇到不懂的字多拼读;二读,遇到生字记一记;三读,随文请出生字;四读认字读书。四次与文中生字亲密接触,达到最佳的识字效果。随文引出生字之后,进行“听音点字”“认读”等游戏,并将生字放入语言环境中进行巩固复习,达
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写字
书写前,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八个字,先一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在学生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写字指导。容易写错的字有:“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体(少横)”。记忆易错字,可以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如,“一只小狗两张嘴(哭)”。不容易写好的字是“操、场”。“操”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场”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的横折折折钩写好:横宜短,第二折要与横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3)阅读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就是要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让学生有感情的读,有体会的读,以求达到与文本的共鸣;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听电脑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法让学生与文本亲密的接触,对文本有更深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我播放动画片《神笔马良》,让学生
也想拥有梦寐以求的马良的神笔,“假如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文中看看啦。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课文下面树叶里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