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8卷第1期2013年1月Vol.8No.1Jan.2013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不等值性和不可译性
——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的五个英译本为例
李外香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在翻译中,就翻译的等值性与不等值性,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特别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由于翻译的特殊性(包括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过程),以及原语和译入语的在语法、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翻译中的不等值和不可译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此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为例,从中国古文翻译过程、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对等两方面,具体讨论了中国古文翻译中的不等值性和不可译性。
[关键词]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五柳先生传;不等值性;不可译性[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外香(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语用学。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活动和一个特殊的翻译领域。同时,又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西文化对等交流,达到世界文化融合的一条重要途径。虽然说中国文化典籍迄今是一个尚无明确边界的概念,但是“假若把文化分为外层的物质与器物、中层的制度与行为以及核心的价值与信念系统,那么文化典籍的概念侧重的则是核心的价值与信念系统,或者称为精神文化的东西”。[1]2要把我国的文学瑰宝中的佳文妙语翻译成外文且不失文采,不是一件易事。一、翻译的等值与不等值性,可译与不可译性(一)Nida 和Catford 的观点对于翻译的等值性这一概念,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Nida 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2]到后来,Nida 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即“动态对等”以及到来提出
的“功能对等”的概念。根据J.C.Catford 的观点,他将翻译
定义为:“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
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3]20虽然定义里面都提到了等
值,对等,但是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原语和译语的在
语法上、文化上等方面的差异性,肯定会有不对等的情况,
也会有不可译的情况。特别是中国古文的翻译。Catford
认为“如果不可能把功能上相关的语境特征建立在译语文
本的语境意义之中,就无法进行翻译,或者说出现了不可译
性”。
[3]94(二)钱冠连的观点而钱冠连先生认为,“对翻译的可译性与等值的完美性,不抱乐观态度”。[4]钱先生也在他书的后面说明了原因。“原因
有二:一是翻译中的发源语在富豪转换中文化亏损,而是由
一种认知感觉系统向语言符号转换时的换码亏损,二是三重
的解释学偏离”。钱先生还指出,“翻译也是一种解释。带有
译者解释的译法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在古文翻译中,由于
年代久远,语言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不同的译者对于同样一
五柳先生传翻译个词语会有不同的解释。下面,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的
五个译文为例,探讨翻译的不等值性和不可译性。二、《五柳先生传》就不等值性和不可译性的分析
(一)针对原文同一字词,不同译者的不同的解释问题
根据雅各布森的分类法,翻译可分为三类:“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5]典籍翻译有其自己
的特点,它包含两种翻译类别,一个是语内翻译,一个是语际
翻译。语内翻译,就是从古文到现代文的过程,而语际翻译
则是从现代文到译文的过程。回到钱冠连先生提到的第二
点原因“解释学”偏离问题,看“宅边有五柳树”当中的“宅”字做何理解?究竟是一栋浩大但没落的宅子呢还是一间简陋
的茅草屋呢?有译成house 的,有译hut 的,也有译成cottage 的。究竟房子是大是小,我们现代人不得而知。又如原文的“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有译成具有十足的现代气息的tat-
tered jacket of hair-cloth ,and his kitchen vessels are of-
ten found empty ,也有译成具有古典气息的to provide his body with a cover ,had he not tied together in knots the many gaping holes.His bamboo vessels and gourd ladles were invariably hollow 。我们究竟要如何判断,在现代社会里,将其译成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字好些呢,还是保留其原有的古典气味?这值得我们思考。(二)“赞曰”翻译的不等值性和不可译性《五柳先生传》最后一段开头部分有一个词语“赞曰”其五个译文分别为:王译:Epiloque 罗译:The following is my appraisal 方译:Envoy 谭译:To conclude 二王译文:The Appraisal
五个译文各有不同,虽然罗经国先生和二王(王恩宝、王约西)的译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一个是“The follow-ing is my appraisal ”,一个是“The Appraisal ”,appraisal 到底是作者个人的赞美呢还是大众的普遍观点呢?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参考吴澍时和钱律进的观点,在文章《<;国语>和<;左传》>中“君子曰”之比较》,“君子曰”在先秦典籍《左传》、《国语》、《礼记》、《韩非子》中都有出现,对于当中的“君子曰”(下转第85页)
爱情使人变为奴隶,丧失理性。培根在《论爱情》中说:“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古诗人早告诉我们,那追求海伦的人,是放弃了财富和智慧的……‘爱情’实在是‘愚蠢’的儿子。”[2]人因追求爱情而丧失智慧失掉理性。
蒙田也承认:“爱情之焰更活跃,更激烈,更火热。”[3]这种爱情的火焰一旦炽烈起来会烧毁一切,法国学者泰纳也认为:“巨大的爱情犹如一股洪水,淹没了心灵的一切嫌恶和一切审慎,一切事情的想法和一切公认的原则。这颗心对于一切平凡的欢乐不再感到兴趣,而仅仅偏执一端。”[4]83在这里我们已经得出了莎士比亚戏剧中出现的友谊与爱情冲突的原因,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他人的影响,同时也有友谊与爱情自身的原因,即友谊有助于理性,而爱情无助于理性甚至泯灭理性,同时笔者对待二者冲突的态度是抑爱情而扬友谊。
莎士比亚很少把友谊和爱情对立起来,但是他确实让人们感受到:真正的爱情必须建立在友谊上,而友谊却容纳不了爱情。[4]52在那首著名的第42首十四行诗中,诗人向我们叙述他失掉朋友比失掉更痛心,因为他从没有信任过她,并知道她水性扬花,但是他却无限信赖朋友,失去朋友对他来说就更为可怕。“你占有她,并非我最大的哀愁,可是我对她的爱不能说不深;她占有你,才是我主要的烦忧,这爱情的损失更能使我伤心”。[5]这个引起祸殃的女人不仅折磨诗人,还折磨他的朋友,使诗人感到双倍的痛苦:为自己,也为朋友,最后诗人得到自我宽慰是因为友谊。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专家学者认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中心是爱情和友谊,从头到尾都没有离开这一核心,从他对爱情的处理上,我们很容易看清他对待爱情的态度,他的恋爱观,以及爱情和友谊的关系,他是把友谊看得和爱情一般重,甚至还要超过爱情的价值。”[6]
友谊比爱情更具精神价值和社会感召力,更能提升一个人的威望,在这样一场赌博中莎士比亚和安东尼奥都刻意强化友谊的高贵。[7]更有人认为鲍西娅与安东尼奥之间存在着一场争夺安东尼奥的战争,把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间的“love”看成是同性恋。[8]如果我们把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
间的“love”不“误解”的话,那么,的确在安东尼奥与鲍西娅之间存在着一场隐形的战争,即友谊与爱情的冲突。
再看巴萨尼奥与安东尼奥之间的友谊。萨拉里诺在转述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间分别的境况时说:“他的眼睛里已经噙着一包眼泪,他就回转身去,把他的手伸到背后,亲亲热热地握着巴萨尼奥的手,他们就这样分别了。”[1]42-43由此可见二人之间的友谊非同一般,要不安东尼奥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向夏洛克借钱来资助巴萨尼奥“射第二枝箭”了。巴萨尼奥也同样珍视二人的友谊,在法庭上,他为了安东尼奥,当着众人的面振振有词:“安东尼奥,我爱我的妻子,就像我自己的生命一样;可是我的生命、我的妻子以及整个的世界,在我的眼中都不比你的生命更为贵重;我愿意丧失一切,把它们献给这恶魔做牺牲,来救出你的生命。”[1]79就在最后鲍西娅故意向他索要指环时,巴萨尼奥还自以为有理地冒出一句:“就是他救了我的好朋友的性命。”[1]94这一句话把友谊与爱情之间的冲突全部道出了。
以上是对《威尼斯商人》做的一种“陌生化”的解读,这种解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能加深我们对剧本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是我们试图接近作家本意的理解,至于莎士比亚本人究竟有没有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我们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3卷)[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培根.培根随笔集[M].何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2-23.[3]王俞青.蒙田经典文存[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106.
[4]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11卷)[M].梁宗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00.
[6]张泗阳,等.莎士比亚引论(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61.
[7]李振明.友情赌博与爱情游戏—《威尼斯商人》的深层意蕴阐释[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6).
[8]亢西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上接第81页)
的解释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君子曰”当中的评论与作者无关,又有一些人认为与作者有关,但是即使
与作者有关,也有多种解释。那么《五柳先生传》中的“赞曰”到底是作者称赞呢还是普通大众的意愿呢?另外,由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中有许多地方也出现过“赞曰”一词。在该书中的十二纪,七十列传中大部分的结尾段都是以“赞曰”结尾。“赞曰”一词是古代在记述人物事迹的时候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或者说文体。因此,在我们的译文当中,不论是Epiloque,the follow-ing is my appraisal,envoy,to conclude,还是the Appraisal,都未能够将“赞曰”这一词的真正内涵翻译出来。虽然说“epiloque是英文文艺作品后面的结束语,常引出韵文来”,[1]149但是放在这里也不是那么恰当。既然《汉书》也频繁使用“赞曰”一词,而且有些后面也并未引出韵文,所以这一点就不符合。这种情况,这一词语是不可译的,不论这五个译文有多么精彩,但是在这种细节上的处理,是无法做到对等这一目标的。
如上所述,受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特殊性的影响,即包括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过程,在第一过程的语内翻译中,就有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解释,这直接导致语际翻译过程中
译文的多样性。这是造成文化典籍英译的不可译和不等值的原因之一。其二,由于源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在文字和文化方面的不同,也会造成翻译的不可译性和不等值性。因此,要向世界原汁原味地重现中国典籍的博大精深,展示这一文化瑰宝的真正价值,翻译人士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88.[3]Catford 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4]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50.[5]Jakobson,R.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Jakobson select⁃ed writing:World and language[M].The Hague and Paris:Mouton,197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