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教学重点】
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难点】
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隋的统一
师: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
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师:阅读课文之后,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学生:581年建隋朝。
多媒体展示隋文帝杨坚图片。
介绍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yù chí jiǒng)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师:请同学们看隋与陈对峙形势图。
师:阅读课文说说隋朝是什么时候统一的?统一后有什么影响?
学生:589年隋统一南北——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知识拓展: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师: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师: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表现:①人口激增②粮仓丰实③垦田扩大
师: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相关史事: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藏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
(二)开通大运河
师: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从605年起,隋炀帝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多媒体展示隋炀帝(杨广)图片
师: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它分为四段,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多媒体展示隋朝大运河图片
师:评价大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宋史》
生: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
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皮日休
生: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师: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开凿大运河的确劳民伤财,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那么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
生: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相关史事: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师: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师: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生: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师:“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师: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有什么影响?
生: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四)隋朝的灭亡
师:隋文帝厉行节俭,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达、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师:请同学们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时间与结果。
生:原因:隋炀帝的暴政时间:618年结果:唐朝建立
相关史事: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
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早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三、课堂总结
隋朝繁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通
灭亡→隋炀帝的暴政(581-618)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隋朝皇帝列表
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2)有这样一个王朝:历经二世而亡,却繁荣一时,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个朝代是()
A.隋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3)假如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
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A.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方便了帝王的游玩
【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隋的统一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教学反思】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课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统一。隋朝经济发展迅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因为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又是加快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这条大运河就成了本课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