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服务
浅论三线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
摘要: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与一线城市成熟的工业化水平相比,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还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发展思路有所不同,该如何突围而出呢?文章阐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底是第二产业的壮大及人均GDP的提高。以梅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例,说明在工业欠发达的时期可以以创新的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低碳模式二三线城市绿创意产业
一线城市有哪些?一、现代服务业是什么?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具有社会主义特的词汇,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顾乃华,2007)。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央给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所指明的方向。那么,现代服务业具体指哪些内容,其内涵又是什么?
现代服务业指那些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李江帆,2005)。从宽泛的角度出发,既包括我们常说的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咨询、信息服务、科教文卫等,也包括技术升级改造后的生产服务业和各类消费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应用是现代服务业必不可少的标签。
二、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底。经验实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定的经济时代相联系。广东省梅州市的人均GDP (注:2009年末约为1932美元)正处于从15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的发展过程。就经济发展阶段而言,梅州市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其特征是第三产业比例在45%~50%之间小幅度波动,而工业比例将上升,农业所占比例将降低。如果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梅州市要发展现代服务业还需要等待较长的一段时间,即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或者信息化阶段的时候。
当前梅州正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接受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转移到梅州的制造企业,大多数只是其产业链中生产加工的环节,而研发、创意与设计、市场开拓、市场营销、
售后服务等微笑曲线中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两端并没有跟随转移进来。这些外部化的服务活动仍保留在发达地区甚至国外。因而,产业转移对梅州市服务业的带动可能就仅仅局限于物流、信息服务等少数几个部门,而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则很有限。但如果能形成某一行业的产业集,在经济规模效应的规律作用下,会促使围绕这一行业的外部服务活动得到发展,进而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是否一定要等到第一、二产业发展完善了,才能够发展第三产业,从而现代服务业才能发展呢?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三、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处于三线城市的梅州,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创新发展模式,以低碳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江苏省徐州市东风村的发展模式令世人叹为观止。短短几年时间内由众人口中的“破烂村”发展成为每年营业额超过3亿元的“淘宝村”,拥有超过1000家的网店和大小180多家家具加工厂。一个“板式家具”电子商务的创意,带动了一个村子乃至一个城市的发展。梅州市作为山区市,存在不足,但也有独特的优势。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有特的发展之路就显得格外重要。
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发掘:一是大力发展特旅游,当前梅州拥有一家国家五A级景区,五家四A级景区,六家三A级景区。作为地级市而言,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美丽的风景加上良好的服务带给游客五星级的体验,同时注意开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而尽量避免粗放式观光策略;二是规避区位劣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三线城市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商业必不可少。要使得居民不仅仅从外面买进大量的商品,同时也要把特商品通过网络卖到外面更广阔的市场去,要使得营业额追上甚至超过消费额;三是发展绿创意产业:优美的环境使人身心舒爽,比较容易激发人的创意,因而将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与设计机构吸引进来,亦是梅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条捷径。
(二)吸引留住人才,给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跟传统服务业的表征区别主要体现在二点:
一是技术根底,二是微观根底。这也就反映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人才,是无法为继的。从当前梅州市的情形看,由于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处于劣势,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人才引不进来或者引进后留不住。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引进并留住具有创造性工作能力的人才。同时,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培育所需的技术与人才。借鉴
河源市高新区人才需求与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人才供给对口相接的经验,培育梅州市各行业所需的可用之才。这将涉及到梅州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结论
现代服务业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土壤:要么依托强大的工业经济,如广州深圳的发展模式;要么创造性地提供特产品服务,如前文中提到的江苏东风村及云南丽江等。但不论是何种发展模式,都离不开相应的人才。二十一世纪最难得的,确实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根底条件及其构建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2]周振华论城市能级水平与现代服务业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3]顾乃华对现代服务业基本内涵与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4]民建天津市委会关于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言献策,2010年第四期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