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个⽅⾯,彻谈“简繁汉字”
王雷李小萌婚纱照3⽉5⽇,我做客3G门户直播室访谈,⾮常系统地讲述了“简繁汉字”的问题,这⼀次,⽐上⼀篇的博客,更加详细,内容⽐较多。我想,这对于现在的简繁之争,能有⼀个具体的梳理作⽤。主持⼈的问题很有针对性,问得很好。新媒体的影响⼒与⽇俱增,我在访谈中,也回答了⼿机G友的提问。现在,我把“⽂字实录,放在博客上,和⽹友分享。⼿机G友和⽹友,这么关
注“繁简汉字”的话题,这是⼀个积极的事情,⽂化只有在多样性的环境中,才会有所建树。
1.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是模棱两可的说法
2.汉字简化,汉字⽂化圈各国的普通趋势
3.繁体字也是⽂字演变的⼀个结果
4.中⼩的书法课,应该增加繁体字辨认教育
5.海外华⼈并不是接受不了简体字
6.废弃,是⾮⽂化的⽅式
7.⽂字教育,传承⽂化第⼀,交流沟通功能第⼆
8.简体字,是简化的繁体字
9.⾼考语⽂考试,可以增设繁简字辨认题⽬,测认,不测难
工牌10.为什么不能废弃繁体字?
11.繁简之争,为何愈演愈烈?
12.简化汉字,也是尊重传统⽂化的
13.汉字简化,没有割裂⽂化,也是遵循⽂字规律的
14.简体字最⼤的争议之处:符号化倾向
15.向世界推⼴简体字,不必提到议事⽇程
16.汉字简化,有可能还会继续
17.“政府”在⽂字演变中的作⽤
吴京谢楠的婚纱照1.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是模棱两可的说法
主持⼈:⼤家都知道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了建议恢复使⽤繁体字的建议,关于简繁体字之间的问题,⼀直都是近年来争议⽐较多的热点。⼀直以来对此也颇有研究的裴钰⽼师今天也来到我们的3G直播室,解答G友们的提问。裴⽼师给⼤家打个招呼吧。
裴钰:3G门户⽹的朋友们⼤家好,主持⼈你好。
主持⼈:那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的这种关系,裴⽼师能⼤概给我们⼤概说⼀下它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吗?
裴钰:繁体字和简体字严格意义上都不是汉字的⼀个正确的说法,只是⼀个模棱两可的说法。其实汉字没有简繁的区别,如果我们知道甲⾻⽂、⾦⽂、篆书、⾪书、楷书,这些只是⼀个字体的名称,它的统⼀的名字就叫汉字。学术上、概念上都叫汉字。
那么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简体字这个说法吗?是在我们国家60年代开始把汉字简化改⾰。就是有两个分⽀了,把过去的没有经过简化的字我们称作是繁体字,经过简化之后的字我们成为简体字。所以这两种说法就出现了。但这个所谓的简体字、繁体字不是两种字体,只是两种说法。并不是说简体字和繁体字是两种汉字,是完全不⼀样的。只是说简体字在繁体字基础上简化⽽成,第⼀它是汉字,第⼆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独造的新出来的⽂字。
2.汉字简化,汉字⽂化圈各国的普通现象
主持⼈:当时做简化是有什么特定背景或者原因吗?
裴钰:汉字简化不是中国⾃⼰搞的,它是汉字⽂化圈的普遍现象,你看发现⽇本、韩国、东南亚华⼈聚集区,他们也使⽤汉字。其实最早的官⽅的起动简体字改⾰是⽇本,⽇本在1946年的时候,当时⽤内阁公告⼀种⽅式来推动了繁体字的简化。当时规定有⼀千多个简体汉字,他⾸先是把汉字给简化了。⽇本有这样的简化的进程,韩国也有。我们中国是在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了简化字的改⾰。所以我们不是最早的。⽽且我们当时讲的⼀种过渡,真正最彻底的最早的是⽇本。
主持⼈:哦。
裴钰:所以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汉字的书写⿇烦⾮常繁琐,成为交流的⼀个障碍。⽐如说汉字的国家有⽇本、韩国包括我们中国,他跟西⽅沟通往来⾮常⿇烦,学汉字⽤汉字⾮常难。所以当时有⼀个说把汉字拉丁化,就是把汉字变成字母,达到很好的沟通。过去中国的⽂化,汉⽂化都是封闭、⾃我的,当时先进的知识分⼦觉得我们应该降低我们的门槛,做好沟通。
主持⼈:为了沟通。
裴钰:当然拉丁化路⼦⾛错了,我们可以收回来。汉字简化之后我们发现这个路⼦,这个实验也是可
以的。包括现在使⽤简体字在我们国内来讲已经有将近有快50年的时间了。在世界范围内,在亚洲范围内超过了60多年,据⽬前实践来讲还是可以的。
3.繁体字也是⽂字演变的⼀个结果
主持⼈:就是我们听到⽼师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个过渡的阶段是怎样的,我们有⼀个G友问的问题⾮常的有意思,他说我想问⼀下裴⽼师繁体字以前是怎样形成的。他说的繁体字应该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种形态的繁体字。
裴钰:其实汉字是有⼀个逐渐产⽣发展的过程。任何⼀个成熟的字体之前都有⼀个雏形,我们今天了解的繁体字也是⼀种发展的结果。也是⼀种发展的结果。就是咱们可以举个例⼦,⽐如说这个“云(雲)”字。我们知道繁体字是今天的“云”加⼀个“⾬”。这是⼀个发展的结果,其实简体字⽤的是更古⽼的字形。
4.中⼩的书法课,应该增加繁体字辨认教育
主持⼈:那提到繁体字,现在有提出来要改回去,有⼀部分就会觉得,改回去是不是⼀种历史的倒退,是不是写繁体字⽤⽵简来写,⼲脆回到过去好了。
裴钰:我觉得⽂化的问题没有倒退的关系。我们对待⽂化问题要⽤实事求是的办法,⽤建设性的⾓度。
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做事情要有⼀个⽬的,我们恢复繁体字的⽬的是什么,我们不恢复繁体字⽬的⼜是什么。我认为,第⼀,简体字我们在汉字的简体字依然能够保留⽂化传统,它没有割裂历史。
现在我们的短板之处在哪⾥?我倡导⽤简识繁,⽤简体字便于你的沟通交流,你要认繁体字,要认识。⽐如说现在的孩⼦没有经过专业就不认识繁体字。这就是我们的短处。我们有的放⽮,我们在教育中增加识繁的教育。⽐如说现在在中⼩学⾥都有书法课,书法课⾥,我们可以在书法课⾥教孩⼦们认繁体字,也可以⽤书法来写。因为书法不光是教写字,也教⼈字,这样在书法课⾥可以教⼤家识繁。或者在⾼考题⾥增加⼀道辩题,⽐如说这个云的简体字是哪个,你只要做选择就可以了。这是⼀个导向问题,⽂化导向,我们国家重视⼤家认识繁体字,但是我们也不会难为学⽣说你⼀定要认识繁体字,你可以⽤难度最简单的题来体现⼀种⼈⽂关怀。⼀种国家对辨认繁体字的重视。这两种⽅法还是可⾏的。
5.海外华⼈并不是接受不了简体字
如果把短处补长了,我觉得对于汉字来讲,现在从成本来讲,或者从思想价值观来看,完全可以。你推倒简体字的⽬的是什么,是恢复⽂化吗?但是简体字也没有完全割裂⽂化。如果说为了交流,⽐如说跟海外的交流,我们从实事求是来讲,⽐如美国,我们都知道美国的中⽂教育在2006年的时候,美国的⾼中,如果开中⽂教育课,50%的学校选择的是简体字,50%的学校选择繁体字。所以简体字、
繁体字在美国2006年的时候,⽐例是各50%,⽽且在新加坡,政府提倡写简体字,在韩国、⽇本、越南包括其他东南亚⼀些国家,泰国在80年代,20世纪的80年代已经允许在泰国的华⼈⼩学⾥⾯、中学⾥⾯使⽤简体字。所以海外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对简体字那么陌⽣,不认识简体字,不懂简体字,不是那样的,现在已经到了2009年了,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简体字的推⼴应该说,应该⽤平分秋⾊来讲。⽽且推⼴范围越来越⼤,声⾳也是越来越⾼的,繁体字反⽽慢慢往下降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说简体字不利于交流,这个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
6.废弃,是⾮⽂化的⽅式
主持⼈:所以⽼师也是觉得,使⽤⼀定的繁体字是有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就完全废除掉简体字?
裴钰:废弃这个⽅式是⾮⽂化的⽅式,⽂化没有说捧⼀个灭⼀个,不是说废⼀个提倡⼀个。⽂化要多样性。⽐如说我们的⽹友,现在你们叫G友,或者观众、听众,多样性,⼤家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不同的问题,⼤家使⽤不同的字体,认识不同的字体,这是多样性的体现,这个体现不是我们讲,是世界规范的潮流,联合国教科⽂组织就是说⽂化多样性,⽐如说字体,你要使⽤简体字同时你会认繁体字。包括我们⾃⼰看到的很多的,⽐如说中华烟,就是华,还有《华夏时报》⼤报头就是繁体字。这个时候很多都是说反对废弃的理由也在这,你废弃是违反多样性⽂化的原则。
7.⽂字教育,传承⽂化第⼀,交流沟通功能第⼆
主持⼈:这就回到⼀个问题上,⼤家想我们现在使⽤的汉字,它到底更多的是⽤来沟通还是⽤来传承⽂化?我觉得这是⼤家在简体字和繁体字上的⼀种…
裴钰:从⽂字上来讲,或者说⽂字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传承⽂化。我们学字是为什么?为什么教孩⼦学字?是因为我们要传播、传承我们的汉⽂化。交流是第⼆位的。就是说你会认字,举个例⼦,扫盲率和教育程度,这是两个指标,扫盲了只是认字,教育程度不会很⾼,教育呢让你接受字背后所蕴含的⽂化。⽐如说我们学汉字,你会读汉字书,读典籍,那么你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国学的价值观,你⾃然会接受了。
所以⽼外,⽐如说我们学英语,你问⼀个专⼋的⼈,你问他会英语吗?会。那么你对英国⽂化懂吗?不懂。只为交流。
8.简体字,是简化的繁体字
主持⼈:这样繁体字出现到现在其实更多的是在交流上的⽅⾯,哦,简体字,交流上的⽅⾯,但是好象繁体字更能代表我们的⽂化。
裴钰:真的,不要因为⽂化,汉⽂化,汉字的关系是什么,汉字只是⼀个体现的⽅式。就像⼈的⾝⾼
⼀样,⼈的⾝⾼,⼈的体重,并不能代表⼈的⽣命体。我说了繁体字不是⼀种字体,只是⼀种字形的⼀种历史上的体现。不是说这个字体本⾝代表了⽂化、承载了⽂化。简体字准确地讲,简化的繁体字。它不是专门出现了⼀个字体,⼀个字体的⾰命,完全不是那样的。所以你说简化字,不代表中国⽂化,不能那么讲。
简体字、繁体字都是汉字。汉字都承载了中国⽂化。中国⽂化还有很多的承载⽅式,⽐如说⽅⾔,⽐如说民族的艺术,⽐如说书法,⽐如说国画,这些都有的。⽂字只是其中之⼀。⽂字其中之⼀的话,简体字、繁体字⼜是汉字的⼀种不同的形态,简体字也不是新创的汉字,不是像⽕星⽂那样,⽕星⽂只是⼀个符号。不能说简体字没有承载中国⽂化,这样说法没有逻辑。
9.⾼考语⽂考试,可以增设繁简字辨认题⽬,测认,不测难
主持⼈:刚才您说到识繁写简,我记得有⼀个提案是说增加⼩学⽣繁体字教育,这个跟⽼师说的好象有异曲同⼯之妙,⽼师您觉得繁体字的学习是不是要进⼊教育系统?
裴钰:我刚才跟你说的两个办法。去年的议案缺乏⼀些操作性,我们要让繁体字进⼊课程,怎么进,怎么做,我会关注问题,我出问题,少提主义,你要想办法,⽐如说在书法课中加⼊辨认繁体字的内容,这是操作性很强的。书法⽼师嘛,说法⽼师在这写,你要教孩⼦写繁体字。但是你会讲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是哪个字,你告诉他⼀声就可以了。操作性很强。第⼆,⽐如说在⾼考中增加⼀道题,难
度不⼤,我们就问“云”的繁体字是什么,下⾯有ABCD的选项,选其中⼀个就可以了。
主持⼈:我有⼀个问题,您说书法课,书法课在如今的学校学习⾥⾯其实也不是占⼀个很重要的地位,可能现在学书法的⼈是相对较少的,这没法推⼴啊?
裴钰:学习繁体字不代表你承载了中国⽂化。如果没有有限度地学习繁体字不能说没有承载中国⽂化。第⼆个,我们讲辨认。辨认我们主要到⼀些标准化的⽅式。就是说我会辨认了,因为教育要量化、标准化,虽然书法课,包括语⽂课可能不会以这个为重点,但是我们讲教育为了什么?第⼀教育是为了传承⽂化,学繁体字也是为了传承⽂化,第⼆教育是为了提供就业,提供给你⽣存技能和发展。你学了⽂化以后就业什么都会受到很⼤影响。所以应该是市场需求,⽂化传承等,我们结合到教育中从属于第⼆位也是很正常的,也是很现实的。⽐如说教孩⼦学繁体字,如果这个孩⼦进了公司⾯试或者笔试还是要⽤简体字,公司除了外企,也包括外企,也包括台企等⼀些之外,⼀些公务往来还是简体字。⽐如说像我们这样的⼈,你在⼤学的时候完全⾃然⽽然会接受繁体字,辨认教育、书写教育就会接受。它是⼀个分类。所以说在基础教育这块没有必要占到第⼀位的⾸要地位,这很现实。
建档线10.为什么不能废弃繁体字?
主持⼈:我知道裴⽼师专业是学历史的,刚刚我们说到其实这种⼤规模地让繁体字复兴或者取代简体字是有很多困难和有很多不必要性的。刚才您也提到识繁写简,您觉得识繁的必要性在哪⾥呢?
裴钰:识繁的必要性,很重要的⼀个问题为什么要识繁,识繁第⼀个也是沟通的渠道。当时为什么要简化汉字也是为了沟通,如今识繁也是为了沟通,因为我们要跟两岸三地、海外华⼈聚集区需要沟通。现在简体字在内地具有⼀个法定地位,但是在海外还是繁体字是主流。我们说教育占50%是从教育开始,得有⼀个时间的,得有20年、30年的时间,从孩⼦学,但是孩⼦的⽗辈、祖⽗辈还是⽤繁体字,这个要交流啊,所以必然要识繁,你要知道对⽅写什么。你要跟港商企业打交道,对⽅肯定是⽤繁体字,这个时候怎么办?那么我需要认识。因为有电脑技术的发展,打字的发展,我们没有认,可以直接打出来,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要识繁,第⼀是为了交流的需要。
第⼆个也是⼀个⽂化的需要。怎么讲呢。就是说我们强调识繁,体现的是⼀个我们对中国传统⽂化,它毕竟是⼀个传统⽂化⼤量典籍,⼤量的典籍49年以前的都是繁体字,包括之后的也有好多是⽤繁体字。包括讲数理化,有的也⽤繁体字,所以哪个学科都离不开繁体字。还有⼀些学科性很强的著作⼜不具备⼤众出版的条件,我们⼤众出版没有必要,因为本⾝就是读者很固定,⼩众的读者。我讲⼀个《红楼梦》⼀个版本,你肯定要出繁体字,因为没有多少⼈看这个版本,读者⼩,所以出版社不可能出版,没有必要转成简体字,需要成本,直接放简体字就可以了。这是⼀个。你要看,如果你从⼩学的时候开始会认繁体字,你到⼤学的时候会⾮常轻松了。我们就是这样,⼩学的时候不认识繁体字,到⼤学的时候突然要上古典⽂学,⾮常⿇烦,接受起来⾮常难。
主持⼈:我看到我们⼀个G友说的话⾮常有意思,裴⽼师⼀起来听听,他说,建议使⽤简体字的同时
也知道繁体字,他说建议使⽤计算机的同时也使⽤算盘,因为这个⽂化也快要失传了,为了节约能源建议使⽤洗⾐机的时候也同时恢复⼿洗,因为很多⼈不洗⾐服了,还有建议使⽤电饭煲,理由同上。(笑)
裴钰:我们讲⽂化的问题不要⽤很物质的⾓度来看,⽂化是种精神。你识繁体字,因为有的著作不具备⼤众出版的条件,⽐如说⼀本古书,现在没有多少⼈看,那么你转成简体字再出版是⼀个巨⼤的⼯程,这个时候这种⽂化怎么认识,如何使这种⽂化不死掉,你必须得传承,那么这时候你要认识它,我们不要求每个⼈都到古⽂字学的标准,但是你作为⼀个中国⼈,⽂化⼈,我们讲⽂化的多样性,其实我们在讲什么呢,就是讲为什么要多样性?你要接受你母语的⽂化,你为什么成为⼀个中国⼈,根本你要传承他的⽂化,可能你⼀辈⼦看不了⼗本古书,但是只要你看到的时候你要看的懂,认的字,这是民族⽂化的⼀
种认同,这是⾮常重要。
11.繁简之争,为何愈演愈烈?
主持⼈:关于恢复使⽤繁体字这个观点,我觉得好象也是近⼏年来才呼声越来越⾼的,那裴⽼师你有没有去探究过或者去总结过,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家最近这⼏年会⾮常地热衷于这个呢,是有什么契机吗?
裴钰:我个⼈认为最主要的背景就是我们的开放和交流。以前我们没有开放没有交流的时候,我们不会产⽣很多⽭盾的,正因为有很多的,我们跟全⾯的开放是对海外的开放,两岸三地交流以想象不到的量在激增,和海外交流也是这样,体现在⽂字上尤其重要。基本来讲,⽐如说电视剧、电影⼤量的繁体字出现,那么这么内地看不懂,内地的到外⾯,外⾯也看不懂。还有内地商务公⽂标准字应该是简体,但是在海外都是繁体字,这个就要求,我们21世纪初期的时候有⼀个《语⾔⽂字法》,当时“提倡使⽤简体字,妥善处理繁体字。”如何妥善处理?这是⼀个态度不是⼀个⽅法。怎么妥善处理呢?现在⼤量的教育中也出现。怎么办?以什么为准,以什么为标准,以什么为第⼀位,⾃然会出现争论和讨论。
简体字在内地使⽤这么长时间了,那么繁体字在港澳台包括海外也存在很长时间了,你说统⼀成⼀种不太现实,还得慢慢来。所以两个对⽴的冲突⽭盾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有⼀个建议,在⽴法上你要明确什么是妥善处理。就是因为⼀种相对模糊的词句造成今天很多的争论。你说什么叫妥善处理?我们讲叫识繁⽤简,是把妥善处理细化了。我提出了办法,⼜把识繁⽤简更加操作性了,现在我们⽴法缺乏操作性,只有指导⽅针。所以现在会争论得这么激烈。
tpm12.简化汉字,也是尊重传统⽂化的
主持⼈:说到交流和沟通,怎么说呢,我觉得⼤家会想觉得繁体字是我们祖宗的东西,现在为什么在
淘宝网店制作海外、⽇本、韩国、海外华⼈聚集区,为什么在我们这边没有了,⽽在他们那边⼀直保留着?这会扩⼤到⼀些国学的东西,⼀些礼仪学的东西。
裴钰:这是这样的。其实韩国使⽤汉字、⽇本使⽤汉字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个不是说我们的东西到国外,国外还保存,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有⾃⼰的⽂化传统,他们使⽤汉字好⼏千年了,其实汉字是属于世界的,它不是我们中国⼈的,现在不能那么讲了,汉字不是说仅仅属于中国⼈的。⽂化是不能⽤国别来划分的。⽐如说英语,英语⽂化,不是说英国⼈才使⽤英语,印度⼈也使⽤英语。我们现在讲汉⽂化,不是说只有中国⼈⽤汉字,汉字属于中国⼈,不是这样的。他们也⽤,⽽且他们的⽐我们还重,简体化还要早,⼒度还⼤,他们是⾛在我们的前⾯了。所以不是说我们不爱惜⾃⼰⽼祖宗的东西,国外在保存,不能这么讲。
主持⼈:⽽且就是在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这个转化过程中,其实我们今天,今天裴⽼师也带了很多例⼦,其实中间是有⼀些规律,它不是胡乱改造的,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那裴⽼师给我们G友讲讲吧。
裴钰:其实现在很多对简体字的⼀些很多的误解,说简体字违反了汉字构字的规律,这个构字规律有六种,学术讲六书,通俗讲六种⽅法。⽐如说象形,⽐如说“⼈”字,像⼈。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种。现在⼤部分的汉字也是遵循这样六种⽅法。⽐如说举个最突出的例⼦就是这
个“体”字,这个“体”字和繁体字的“体”字完全不⼀样。是新造的,是极少数新造的,这也是遵循⼀个规律,会意。“⼈”“本”,⾝体,⼈之本,也是会意,表明⼀个意思。这个字虽然是新造的,但是也遵循了六书的规律。
13.汉字简化,没有割裂⽂化,也是遵循⽂字规律的
主持⼈:我看两个字的对⽐,如果从美学⾓度说,好象确实是繁体字更占优势⼀些。
裴钰:学书法当然写这个⽐写这个漂亮,这个我承认。包括为什么讲⽇本在简化之后,⽇本书法依然保留着繁体的写法,确实很漂亮!确实很漂亮!所以我们讲你识繁的⼀个重要的原因也在审美,你会知道⼀幅书法作品有多么漂亮,你和民族艺术距离很近。如果不认识你都不知道写什么,那书法艺术还能延续下去吗?不能。
主持⼈:同样的例⼦还有吗?
裴钰:同样的例⼦⽐较多。还有⽐如这⼏个字,繁体字的简化之后,它是隔断了⽂化,我为什么说简体字为什么没有割断原来的⽂化呢。⽐如说这个“与”字,这个字⽐繁体字的岁数还⼤。
主持⼈:和“云”是⼀个道理。
裴钰:对,⽐它历史还长。还有就是今天的“泪”字,这是典型的会意字。这个字⽐这个字历史要更长,更古⽼的字。
主持⼈:⽽且好象这样的话,好象简体的“泪”字更容易意会是什么。
裴钰:更容易理解。
主持⼈:“⽬”和“⽔”。
裴钰:对,还有“从”字。其实这个简体字也挺好懂,这个从⽐这个字历史更长,就是两个⼈跟随嘛。这个从本⾝来讲,当然你符合会意字了,符合会意这个概念,但是从规律性讲不太好归类。
会意字是⽂字之中⼀个最古⽼的⼀种功能,但是这种造字的⽅法是完全被淘汰下去的。你看英⽂,我们讲拉丁字母,它都是什么?都不是会意的,⽐如说“it”“love”就像⼀个符号。所以说会意字会很少,现在⼤量都是采⽤形声字,就是好记,好认,有规律,你认识了⼀个字,其他字⼤概都认识,⼤概能猜出来。⼤量的形声字。
14.简体字最⼤的争议之处:符号化倾向
主持⼈:那繁简转化,除了会意,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
裴钰:当时最⼤的⽅法就是⼤量简体字⽤的是形声字,是象形也是六书之⼀,古代的造字⽅式,⼤量的形声字代替过去的繁
体字。
主持⼈:我知道好象还有⼀个符号或者⼀个偏旁代表很多字的那种。
裴钰:这个我也带了。我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呢。确实这些符号,这些字,⽐如说这个“圣”字,这个跟“体”不⼀样,它是严格遵循了会意原则。还有符号法,这是构字法中从来没有的,⽐如说这个“⼜”字,就变成了今天的“圣”字,这个也不象形、假借什么的了,纯粹是符号了。还有这个“仅”字,为什么加这个,没有原因,就是符号了。还有这个“难”字,还有“凤”字,这
个“⼜”跑到⾥⾯去了。这个争议⽐较⼤。这个讲的是⼀个鸟,凤是鸟,你转成这个有什么意义呢?就是笔划的简单。
主持⼈:为什么⾥⾯不放⼀个简体的“鸟”字?
裴钰:这样更简单吧。这个不是说有固定的归属,⼀会⼉跑左边,⼀会⼉跑右边,还有聂⽿的“聂”⼜跑到下⾯去了,所以这些都是符号化了,这些汉字到现在已经成为符号的⽂字了。
主持⼈:是不是相当于⾃由⼈的感觉,随时可以顶任何⼈的位置。
裴钰:就是相当于字母了。就相当于“e”可以跑到任何位置,第⼀、第⼆、第三、第四、第五位,没有任何区别。还有这
个“×”字。还有“风”也是如此,还有“冈”你说这个也没法⼉解释,就完全脱离开来汉字的造字规律了。所以说“×”“⼜”代表的符号,⽬前争议⽐较⼤。但是约定俗成来看,这些字在使⽤之中也被⼈们接受了,“风”,都愿意写这个“风”,没有⼈计较它的含义。约定俗成,50多年来都这么写下来的。
15.向世界推⼴简体字,不必提到议事⽇程
主持⼈:那裴⽼师刚刚说到简体字、繁体字之间,我们有⼀个G友说了⼀句话,他说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推⼴简体字在世界上的使⽤,⽽不是对繁体字的这种…
裴钰:在世界当中推⼴简体字,这个没有任何根据。我们《语⾔⽂字法》也是讲,在我们国家境内推⾏简体字,在国外推⾏简体字我认为不需要推⾏,它只是⼀个⽂化融合的问题。我们不输出问题也不会输出⽂字的。
主持⼈:我们G友的意思是说,与其我们学繁体字和他们沟通,不如让简体字更普及在世界范围内。
裴钰:这个怎么讲呢,⽂化问题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其中的⼀个部分,⽂字的使⽤也是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整体状况和格局。我们上来讲推⼴,但是⽬前难度很⼤在于哪⾥呢?它只是⼀个⽬
标。只是⼀个⽬标。或者说它只是⼀个理想,我不说它是⼀个幻想,只是⼀个理想,连⽬标都达不到,为什么?没有可操作性。世界任何⼀个国家的⽂化都是开放性的,不会说只强调⽤⼀种⽅⾔什么的,都是多种并存的。
繁体字在海外来讲不是⼀时、⼀地、⼀⼈的现象,是⼀个体地域的现象,所以对外推⼴,我认为不要对外推⼴,因为没有可操作性,第⼆个你推⼴的话也不会怎么样,我们就是通过国际的影响⼒,慢慢来,推⼴效果不会很⼤。因为很简单,⽐如说我在东南亚,我周围的汉字还是繁体字,我求职、就业,简体字没有达到这个100%的程度的时候,当地所在国家也会采⽤放任⽆为的政策,所以他们学简体字没有什么⽤处。当然我跟⼤陆⼈交流的时候我⽤简体字,当然回到我⽣活的环境,简体字的环境⼜没有了。所以说推⼴简体字我觉得还不必提到⽇程上来。
16.汉字简化,有可能还会继续
主持⼈:那裴⽼师您觉得简体字还有没有可能再简?
裴钰:这个来讲,简化汉字是⼀个历史的进程,从1946年,⽇本的那个公告开始⼀直到现在,这⼀段历史,这段历史有过头的地⽅,70年代有过头,80年代纠正过来了,再简的话我想还是可能存在的,作为⼀个⽂化的实验和⼀种⽂化的探索的过程它是不会终⽌的。现在恢复繁体字,也是⼀个什么?也是⼀个探索之后的结果。
那么简化会不会继续简化或者会不会停,我认为在⽂化实践中再看。有的字可以简化还是要简化,有的字没有必要简化可以收回,这个都不要肯定。⽂化的问题最好的就是⽆为、放任。它怎么怎么样选择,它⽣或者死,要⾃然选择。要多样性地⾃然环境中来选择,不要说规定它这个花⼀定要死掉,什么⼀定要死掉,我们⼈类社会也是在逐步进化。我给你举个例⼦,现在、以后是不会出现什么呢?以后是不会出现⼀种就国家政策层⾯上去推动,标定我要废除简体字或者废除繁体字,这种国家层⾯的政策不会有。但是你看民国、⽇本的时候就出现了,⽇本为什么要简化字,就是要实现汉字拉丁化,是把这个作为过渡才简化的。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个政府是可以这么做的。但是放到现在不能这么做。为什么?因为从联合国来讲,从整体世界全球⽂化环境来讲,要强调的是多样性的⽂化,反对的是消灭多样性,反对的⼀元、单元的⽂化。所以法理来讲,讲国际认同来讲,不会出现废弃简体字或繁体字的政策。
17.“政府”在⽂字演变中的作⽤
主持⼈:还要问⽼师⼀个⽐较⼤的问题,因为您刚才反复提到⽂化,如果从⼤的⽂化⽅⾯来讲,这种⽂化的进程到底是由⾃然演化主导还是由政府牵头?
裴钰:我刚才讲了,⽂化,我刚才举了⼀个例⼦就是讲英语⽂化和汉语⽂化它不是⽤国别来限定,你说英语属于谁?英语属于英语圈⼦当中各个国家的⼈,不是属于英国政府的,也不是属于美国政府的,
不是那样的汉语也是如此,汉语不是说属于中国政府的,属于⽇本政府,属于韩国政府,不能这么讲。
⽂化演变,归根到底还是⾃然、历史、时间的这么⼀个结果,起着⼀个推动作⽤。政府的作⽤不能说没有,但是它是⼀个阶段性的,只是⼀种标签性的作⽤。什么叫标签你知道吗?标签和标志是两概念,标签就是,标志就是你为什么是中国⼈,因为你接受儒家⽂化,你接受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这种亲情,你会懂中国的书籍,你会看《红楼梦》会读它。所以汉字、《红楼梦》这叫标志。
标签是什么呢?有很多外国⼈在胳膊上纹⼀个汉字,在这⾥,汉字就是⼀个标签。标签就是⼀个标签,它并没有⽂化的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