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阅读及答案(五篇范例)
第一篇:隆中对阅读及答案
《隆中对》复习资料
解释重点词语
1、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自董卓已来()必能裨补阙漏()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3、一词多义
已 停止然志犹未已()遂 由是先主遂诣亮()
自董卓已来()遂用猖蹶()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为 好为《梁父吟》()
因屏人曰()谓为信然()于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贤能为之用()
欲信大义于天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将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4、古今异义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古: 今: 】
此人可就见【古: 今: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 今: 】 主上蒙尘【古: 今: 遂用猖獗【古: 今: 】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
5、重点字词
躬耕陇亩()先主器之()此人可就见(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因屛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度德量力()()曹操比与袁绍()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殆所以资将军()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总揽英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内修政理()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先生解之曰()帝室之胄()三.翻译句子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今: 】)四.课文理解隆中对译文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2.诸葛亮分析与曹操不可争锋的主要原因的是:
3.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孙权 4.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五、对比阅读
(一)【甲】亮躬耕陇亩...君谓计将安出?”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用()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日()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二)【甲】亮躬耕陇亩...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
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1.解释词语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由是先主遂诣亮()不耻劳辱()尝辍业投笔叹曰()2.翻译句子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3.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三)【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亮少有逸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
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B.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
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