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古今异义
烛之武退秦师·一词多义①口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想要强加给他罪名,哪用担心没有口实。
②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现在我要,)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吗?)③借口,托辞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译文: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
隆中对译文④名词,一种文体。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⑤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⑥推辞,辞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⑦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鸿门宴》)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许①答应、允许秦王怒,不许。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赞成、同意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隆中对》)③处所、地方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大铁椎传》)④表示大约的数量潭中与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⑤代词,这样、这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鄙:①边界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
学》)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②动词,轻视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③庸俗,见识浅,鄙陋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④复合词:鄙人 a.自称的谦词;b.鄙俗,不开化的人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译文: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
倍①通②一倍,加倍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孙子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③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④越发、更加、倍加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精妙,深奥,微言大义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屈原列传》)译文:他的文章简约,语言精妙,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
②轻微,微小动刀甚微,騞然已解,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译文: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③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荆轲刺秦王》)译文: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④旧指地位卑微,低下⑤衰败,衰微⑥隐蔽,藏匿⑦暗暗的,隐约的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侯生从车上下来,会见他的朋友朱亥,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意长时间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
易①换,交换故以羊易之。
(《齐桓晋文之事》)②改变、变更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
五人墓碑记》)③容易岂取之易守之难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④轻视,轻慢贼易之,对饮酒,醉。
(柳宗元《童区寄传》)4·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1.题目有何作用?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2.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是:和。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3.第二段师必.退中加点的必字有何作用? 4. 佚之狐怎么劝服烛之武去见秦王的?5.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6.纵观全文,概括烛之武的形象。
一、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越国以鄙远.
2.动词活用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不阙秦.
3.形容词活用越国以鄙远.共其乏困..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二、古今异义(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古义:(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3)行李之往来..古义:(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①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②!臣之所不若管夷吾者五:2今义:今义:今义:今义: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
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
‛桓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
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