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从商朝的甲骨文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最独特的文字,正因如此,要完全掌握它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易学,易记、易写,使用便利,自明清开始,先是西方的传教士、后是我国的学人、伟人、语言学家,都曾发表过让汉字拉丁化的主张,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改走拼音的捷路。动机虽好,但终未可行,只好作罢。
由于汉字不是表音文字,而是意音文字,它的表意性极强,我们一看见那个字的形状,就立刻知道它的意思。比如近世、今世、尽失、尽是、仅是、金饰、金石、金狮、进食、禁食、近视、近侍、浸湿、进士、津市等字词,虽然同音,有的仅只四声稍有区别,但我们辨认起来毫无困难。
汉字的形象性也极强。譬如同样用量词来说一种东西,总会以那个东西的特有形象以不同的谓语来表达,像一尾鱼、一杆秤、一床被、一支笔、一棵树、一朵花、一条河、一座山、一幅画、一面鼓、一把刀、一峰驼、一张纸、一本书、一眼井、一片瓦、一块砖……等等,因形象而生动,如果统统用“一个”来表达,将是多么单调、乏味!
与繁体字相比,听字没有耳朵了,采花不用手了,爱可以无心了等等。又如繁体字幹部的幹、幹事的幹、乾燥的乾一律简化成了干涉的干就不见得妥当,好在还没有把乾坤的乾也简化到里头去,否则会造成更多的混乱。
我认为,汉字具有形象性、准确性、丰富性、微妙性、灵变性、趣味性、艺术性等七大特点,也是七大优点。因此,它的表现力与生命力是无与伦比的。我想喊它万岁!它还能再活七千年而真正达到万岁吗?。
不可否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的人民不会像中国人这样要费去“十年寒窗”才能掌握自己的文字,他们只要会说,很快就会写,而我们则学话易,学写难,要为此花费掉若干倍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在现代科技面前,作为一种便于通用的符号,汉字有许多障碍。因此有人断言,汉字迟早要走拼音化的道路。如果它被拼音文字替代了,我们作为已经掌握并使用了一辈子汉字的人,将会如丧考妣。但对于从头学起的人来说,只需面对几十个字母而不必面对几千个汉字,就会轻松多了。有些不易区别的同音字词会被新的字词代替,难题总会逐步解决。这,当然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过不会有七千年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