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一下期末经典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4)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独怆然而涕下  独坐幽篁里  不问苍生问鬼神  烟笼寒水月笼沙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怆“篁”“笼”“畏”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刘锐是第一位驾驶轰-6K飞向远海的飞行员,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装备使用探路人。
B.求学的过程中,有欢乐也有泪水,同学的友谊时时温暖着你,但误解也可能不期而至
C.近日,不法分子沥尽心血地设置了各种陷阱引诱未成年人上当,我们要提高警惕。
D.《时刻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一书中说,青少年要锤炼品格,培养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当之无愧”指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符合该句语境;B项“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指没有预料的到来(这个词是中性词,不带有感情彩);C项“沥尽心血”比喻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去做某事,是褒义词,在这个句子里用于形容不法分子,不符合语境的感情彩,因而有误;D项“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
怜惜人们的痛苦,是褒义词,符合该句语境。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本届中国古丈两山100国际越野赛上,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再次取得了好成绩。
B.夏天的栖凤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他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D.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
B.搭配不当,将“季节”改为“地方”;
C.句式杂糅,删去“一个班级”;
D.搭配不当,删去“和培养”。
故选A。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kàn)  污秽  而不舍(qiè)  鞠躬尽瘁
B.育()    愧怍  尽心血()  苛绢杂税
C.恶(zèng)  闲暇  深痛疾()  千均一发
D.zhuì)  取缔  气冲牛(dòu)  癫沛流离
【答案】A
【解析】
【详解】
B.哺育——,苛绢杂税——苛捐杂税;
C.憎恶——zēng,千均一发——千钧一发;
D.气冲斗牛——dǒu,癫沛流离——颠沛流离;
故选A初一下册期末试卷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人都有烦恼。没有难题困扰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如同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B.我们是心有灵犀的知己,总是分享生命中的喜悦,友谊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一页。
C.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D.近年来“浙江水军”名扬天下,孙杨等泳坛名将在国内外赛场上叱咤风云,屡创佳绩。
【答案】C
【解析】
【详解】
C.“不可思议”一般形容对某种现象或做法感到难以理解。形容后果的严重性常用“不堪设想”。故选C。
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他学校里      ②他阅览室学习
B.①这座房子南    ②他北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  ②张健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D.①运动会上,他到了百米冠军            ②他的字写得工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A项,“他在学校里”的“在”是动词;“他在阅览室学习”的“在”是介词。B项“这座房子朝南”的“朝”是动词;“他朝北走去了”中的“朝”是介词。C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两句中的“和”都是连词。D项,“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的“得”是动词;“他的字写得很工整”的“得”是助词。据此,答案为C。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列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土豆的花
⑴我从没想到,土豆的花,竟也这么漂亮!
⑵这是个意外发现。那天上午,去新居浇花。拉开阳台上的藤椅,眼睛便“刷”地一亮,我惊
讶地发现了两簇花——两簇浅紫的土豆花!
⑶“土豆开花了,快来看!”遂欣喜地呼唤先生。先生跑来,也吃了一惊:“这土豆花,倒比你养的那些观赏花,还要好看。”
⑷没错,是好看:一个青瓦盆,土豆赤裸着,干干净净地,卧在泥上。在叶与叶之间,突然蹿出两枝水汪汪的茎,茎顶上,又炸开一簇花,猛一看,像是水仙。只是,水仙的花,六瓣,而土豆花,五瓣。
⑸有句话叫“无心插柳柳成荫”,见两颗土豆发了芽,没有扔掉,随手进一个废弃的旧花盆里,浇花时,给它匀上一点儿,没指望它成什么大器。前些天,见它枝繁叶茂,已够惊喜,做梦也没想到,今天,它竟灿灿地开了花。
⑹长久以来,我只知道土豆好吃,并没想到它还会开花。平日里,琢磨最多的,是它的实用性,比如说:是炖牛肉?还是爆炒酸辣丝?今天,居然看见它开花了,而且一开,就轻而易举地,开出了水仙的美。
⑺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土豆会不会开花,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过
青春,有过红颜。
⑻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漂亮过。年轻时的她,永远穿着土褐、方格子的旧衣,额头正中,印着拔火罐的圆痕,屁股上,一个圆圆的补丁,年轮似的,轧一圈圈的线。又因常年在地里劳作,脸被阳光晒得又黑又黄。但,姨妈告诉我,母亲年轻时,也是很漂亮的。她说,她清楚地记得,母亲出嫁那天,穿大红的衣,粉粉白白的脸,跟满月似的,两道细长的丹凤眼,像戏台上的人。我很吃惊,问起父亲,母亲年轻时,是不是也很美丽,父亲先是冲母亲笑笑,然后,很认真地说:“好看啊……”
⑼少年时的母亲,爱唱爱跳。因为家穷,上不起学,就和我大姨一起,趴在教室外边听人家讲课,唱歌。那时候,她的脑子好用,不像现在这样糊涂,一首歌,听一遍就能唱。走在路上又跳又唱,常引起路人夸赞:“这闺女,多脆生啊!”
⑽但在我的想象里,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爱唱爱跳爱美的小女孩,和母亲扯在一起。我的母亲,在田里,汗流浃背;在灶台边,尘满面,鬓如霜。她是母亲,反正母亲就是那个样子:永远地弯着腰,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就像我天天吃土豆,却从来不信土豆会开花,更没有想到土豆花的美。
⑾我想,生活中,还有多少人多少事,因太注重功用,而被忽略了美?或者说,正是因为实用,令我们忘记了其另一面的美?
1.选文以“土豆的花”为题的作用。
2.选文第(5)段加点的“按”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7)段文字的作用。
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第(10)段画线句的理解。
就像我天天吃土豆,却从来不信土豆会开花,更没有想到土豆花的美。
5.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6.林肯说过:“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读过本文,试用一种修辞手法写出你对母爱的理解。
【答案】1.贯穿文章的线索;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体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按”在这里是用手压的意思,表现了“我”种下土豆时的不经意,反衬了土豆花旺盛的生命力和令人惊异的美丽。
3.结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内容:由物及人,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4.“我”天天生活在母亲身边,天天接受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爱,但却从没想过母亲也有过青春和美丽,更没有在她朴素的外表下去审视过她的美。
5.示例1:插叙的写法。文章第⑧⑨段插叙了母亲少年和出嫁时的青春和美丽,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曲折有致,突出了对操劳一生的母亲质朴与美丽的赞美。示例2:借物喻人手法。文章从一簇美丽得令人惊异的土豆花写起,突出土豆实用和美丽兼有的特点。文章以此设喻,由物及人,赞美了同样质朴与美丽的母亲。形象具体,意蕴含蓄深远。示例3:反衬的手法。文章第⑤段讲述了当时种下土豆时的不经意,反衬了土豆花旺盛的生命力和令人惊异的美丽。
6.运用一种修辞,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把握标题的作用的能力。标题的作用常常有: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交代文章写作情感;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本标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颖而独特,因为很少有人注意“土豆的花”,可见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带着兴趣,迫不及待地往下阅读;其次,“土豆的花”贯穿了文章的始终,是作为线索出现的;另外,“土豆的花”象征母亲的美,表达了对母亲勤劳持家的感激,点明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