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中职语⽂(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错了两个的⼀组是()
A.强聒.不舍(guō)兀.⽴(wù)誊.写(tén)惬.意(qiè)
B.不能容赦.(shà)岑.寂(cén)戕.害(qiāng)不谙.(ān)
C.蜩.翼之知(chòu)舆.论(yú)谛.听(tí)教诲.(huǐ)
D.⼼⽆旁骛.(wù)亵渎.(dóu)痀.偻(gōu)雾霭.(ǎ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A.⽬不暇接缺憾罅隙孵化 B.前呼后拥掐丝贮藏辐员
C.雷⽴风⾏涂墁车辙驱谴 D.怒不可遏暄嚣蒂部搀和
3. 下列成语使⽤正确的⼀项是()
A.夏去秋来,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B.他这个⼈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C.各种花卉,争奇⽃艳,若⽤国⾊天⾹来形容,实不为过。
D.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的,甚⾄是错误的。4.下列作者、⾝份、作品对应正确的⼀项是()
A.王蒙——现代著名作家——《善良》
B.史铁⽣——当代作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C.茨威格——意⼤利——《世界最美的坟墓》
D.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墙头马上》
5.下⾯对课⽂的说明和分析,有错误的⼀项是()
A.《雷⾬》写的是⼀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的⽭盾。鲁侍萍勤劳、善良、有尊严,她代表了不⽢⼼⽽⼜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民⼈物形象。
B.《林黛⽟进贾府》主线⼈物有贾宝⽟、林黛⽟、王熙凤。《西江⽉》⼆词是对宝⽟的正⾯描写,揭
⽰宝⽟叛逆的性格。C.《⾬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是作者以直接抒情的⽅式,集中渲染成⼀幅凄清孤寂的画⾯。
D.《合欢树》⼀⽂中合欢树象征的既是病中的作者,也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世的见证,是母亲⽣命的另⼀种呈现⽅式。6.下列句⼦运⽤的修辞⼿法依次是()
(1)威海,你可知道,冰⼼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2)“‘芦柴棒’,去烧⽕!”
(3)有⼏个“慈祥”的⽼板到菜场去收集⼀些菜叶,⽤盐⼀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在这⾥,⼈依旧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A.拟⼈借代反语反问 B.拟⼈⽐喻反语反问C.拟⼈借代反语设问 D.⽐喻⽐喻双关设问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A.此去经.年(复,⼜)更那堪.(⼗分)
B.乱⽯穿.空(刺⼊,插⼊)骤⾬
..初歇(阵⾬)
C.不耻相师.(学习)从⽽师.之(以...为师)
D.受业解惑.疑难问题)惑.⽽不从师(有了疑惑)
8.对下列8句话进⾏排列,顺序正确的⼀项是()
①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②荔枝花期是⼆⽉初到四⽉初,早晚随品种⽽不同。③⼜有四季荔枝,⼀年开花四次之多。④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⑤荔枝花多,花期⼜长,是⼀种重要的蜜源植物。⑥⼴东有双季荔枝,⼀年开花两次。⑦花形⼩,绿⽩⾊或淡黄⾊,不耀眼。⑧⼀个荔枝花序,⽣花可有⼀⼆千朵,但结实总在⼀百以下,所以有"荔枝⼗花⼀⼦"的谚语。
A.②①④⑦⑥③⑧⑤ B.②①④⑦⑥③⑤⑧
C.②⑥③⑦①④⑧⑤ D.②⑥③⑦①④⑤⑧
9.下列诗词句出⾃何⼈?答对的⼀组是()
①天⽣我材必有⽤,千⾦散尽还复来。
②⽆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华发。
④此情⽆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头。
A、杜甫李⽩苏轼李清照
B、苏轼杜甫李清照李⽩
C、李⽩杜甫苏轼李清照
D、李⽩苏轼李清照杜甫
2014-2015学年度第⼆学期语⽂(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卷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A、这位院⼠诚恳地表⽰,他要努⼒去做⼀个乐意给年轻⼈打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峰的⼈。
B、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对⼈们还是陌⽣的,但对今天的学⽣来说,显然已经是⽐较熟悉的了。
C、⽣命是否起源于⽕星⽽⾮地球,地球上的⽣命是否由陨⽯带来,天⽂学家正在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
D、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候和洋流的状况,度过⼀个个难关,获得了巨⼤的科研成果。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曹雪芹,名,字,号雪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我国古代⼩说发展⾄明清时期主要的代表作明朝有,
等。晚清四⼤谴责⼩说即李宝嘉的,吴沃尧的《⼆⼗年⽬睹之怪现状》、刘鹗的,曾朴的《孽海花》。
2.《师说》作者,字,唐代著名的散⽂家,他在⽂学上最⼤的功绩是倡导,和⼀起提出“⽂以载道”、“⽂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优秀散⽂传统。
3.《将进酒》主旨句是:,表达了诗⼈的态度。
4.移船相近邀相见,。
千呼万唤始出来,。
5.《师说》中韩愈论说的关于择师的标准是。是故弟⼦不必不如师,。,
,如是⽽已。
6.《念奴娇.⾚壁怀古》中描绘⾚壁图景的词
句。
三、阅读理解(30分)
(⼀)阅读《荷塘⽉⾊》选段,完成1-5题。(每题2分,共10分)
曲曲折折的荷搪上⾯,弥望的是()的叶⼦。叶⼦出⽔很⾼,像()的舞⼥的裙。()的叶⼦中间,零星点缀着⽩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 _________________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仿佛远处⾼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与花也有⼀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底下是脉脉的流⽔,遮住了,不能见⼀些颜⾊;⽽叶⼦却更见风致了。
1、依此填⼊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项是()
A、亭亭⽥⽥层层
B、⽥⽥亭亭层层
C、层层亭亭⽥⽥
D、⽥⽥层层亭亭
2、本段讲的主要内容正确的⼀项是()
A、荷塘上的迷⼈景⾊
B、荷塘上的⽉⾊
C、⽉光下的荷塘美景
D、荷塘⽉⾊
3、选出填⼊⽂中横线上正确的⼀句()
A、碧天⾥的星星,⼜如⼀粒粒的明珠,⼜如刚出浴的美⼈。
B、⼀粒粒的明珠,⼜如碧天⾥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
C、刚出浴的美⼈,⼜如碧天⾥的星星,⼜如⼀粒粒的明珠。
D、碧天⾥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如⼀粒粒的明珠。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仿佛远处⾼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的修辞正确的⼀项是()
A、⽐喻
B、通感
C、拟⼈
D、夸张
5、下列景物中不属于本段描写的是()
A、荷花
初一下册期末试卷B、荷叶
C、荷⾹
D、闪电
(⼆)阅读下段⽂字完成6-9题(每题2分,共8分)
探寻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原因,应该追溯到时代美学潮流。六朝书家多为门阀⼠族,以登临⼭⽔、留恋诗酒之余为书,⽿闻丝⽵管弦、郎侬唱和的靡靡艳歌,⽬睹⼭明⽔秀、鸟语花⾹的绮丽风光,再将所感受到的社会风貌和⾃然景物亦即客
观事物的优美形象融⼊书法,⾃然要“以流美为能”;唐⼈⾃北朝以来历经战⽕兵燹之乱,整个社会长期存在的⾦⼽铁马为美的尚武精神熏陶融铸了⼤批有名或⽆名的书法家的美学思想。他们与关陇健⼉朝⼣相处(或许书家本⼈就是其中⼀员),对后者那种质朴豪放的性格和威武强健的形象久已⽿濡⽬染,加之习见深峻的⼭泽,⼴阔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胡马嘶风,悲笳
动⽉,旌旗耀⽇,佛象凌空;其阔⼤的⽓势、粗犷的线条、强劲的节奏、豪迈的风度、威严的姿态,经
过形象思维的感受、提炼⽽融⼊书法艺术,⾃然会使传统的书法形象脱胎换⾻,⾯⽬⼀新,⽽形成唐代书法家特有之雄峻坚实的风格。初唐时代审美兴趣重⼼的回归,更促使了唐代书法家⾃主意识的颖露和唐代书法美学模式的建⽴。当然,打破六朝权威的迷信,并不意味着对江南先进⽂明与⽂化遗产的全⾯排斥和简单否定。如张怀瓘对右军各体书法,还以推崇居多,仅就草书、章草⼆体提出异议,可见还是以继承为主。但这勇敢的不同意见,却如春雷惊蛰,向世⼈宣告着美学领域的复苏。“若所见与诸⼦雷同,则何烦有论?今制品格以代权衡,于物于情,不饶不损。惟以理伏,颇能⾯质,冀合规于⽞匠,殊不顾于聋俗,夫聋俗⽆眼有⽿,但闻是逸少,必暗然悬伏,何必须见?见与不见,⼀也。”这以其标新⽴异骇世惊俗的直⾔谠论令⼈顿开茅塞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振奋着昔⽇不遗余⼒地推崇六朝模式今朝却⾮打破六朝框架不能求得⾃⾝之发展的唐⼈的精神,⿎励和引导着唐⼈向那似乎已由前⼈⾛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以知的领域去开拓和探索。
6.下列对“书法美学意象”这⼀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项是()
A.书法美学意象指的就是以流美为能的社会风貌和⾃然景物亦即客观事物形象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
B.书法美学意象是指书家感受⾃然的⼴阔、强劲、豪迈、威严等等形象,⽽提炼并融⼊书法艺术的形象。
C.书法美学意象是指书家将感受到的社会风貌和⾃然景物即客观事物的形象提炼并融⼊书法艺术所创
造出来的体现某种风格的形象。
D.书法美学意象是指由书家创作的具有⼀定风格的审美形象。
7.根据原⽂,对书法美学意象差异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表述准确的⼀项是()A.书法家的出⾝背景不同,六朝书家多为门阀⼠族,唐朝书家多与关陇健⼉有联系。
B.书法家的美学主张不同,六朝书家“以流美为能”,唐朝书家崇尚雄峻坚实的美。
C.书法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书法家的美学思想。
D.后世书法家追求⼀种标新⽴异惊世骇俗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
8.下列对“初唐朝代审美兴趣重⼼的回归”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初唐的审美思想出现对柔靡⾹软醉⽣梦死的南朝之风的扬弃,转⽽崇尚雄峻坚实的壮美风格。
B.初唐审美思想经历了⼀段对南朝之风的背离之后,⼜⾛上继承风韵和美的传统之路。
C.初唐审美思想打破六朝权威迷信,⾛出靡靡艳歌式的框架,崇尚质朴豪放和威武强健。
D.初唐审美思想融⼊了时代内涵,向那似乎已由前⼈⾛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开拓和探索。
9.根据原⽂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项是()
A.社会⽣活是影响书法家的审美思想,影响其不同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B.张怀瓘对王羲之各体书法的评价不是⼀个孤⽴现象,⽽是整个社会审美思潮的⼀种体现。
C.张怀瓘对王羲之各体书法的评价,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打破⼀尊,振醒沉闷,开启审美思想新的⼀页的意义。
D.唐⼈为了求得⾃⾝发展,不惜标新⽴异惊世骇俗,彻底否定六朝审美范式,⾛⾃⼰的创新之路。
(三)阅读下段⽂⾔⽂,完成10-15题(每题2分,共12分)
古弼,代⼈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有⽤,赐名⽈笔。后改名弼,⾔其有辅佐才也。
太武即位,以功拜⽴节将军,赐爵灵寿侯。
上⾕⼈上书,⾔苑囿过度,⼈⽆⽥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欲陈奏,遇
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捽树头,掣下床,以⼿搏其⽿,
以拳殴其背,⽈:“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臵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为⾂逞志于君前者,⾮⽆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劾请罪。帝招之,谓⽈:“卿其冠履。吾闻筑社,蹇蹶⽽筑之,端冕⽽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者,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所顾也。”
[注]徒跣:⾚脚。蹇蹶:磕磕绊绊。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项是()
A.明元嘉其直⽽有⽤
..有⽤:有能⼒
B.⾔苑囿过度
..过度:指占地过多
C.帝失容
..,放棋失容:⼤惊失⾊
D.为⾂逞志
..于君前者逞志:满⾜⼼愿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法相同的⼀组是( )
A. 为.⾂逞志于君前者当横⾏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B. 初为猎郎,以.敏正称太武即位,以.功拜⽴节将军
C. 弼⼊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尔⽽与.之,乞⼈不屑也
D. 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蹴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法的判断,正确的⼀项是( )
①以⼿搏其⽿②皆可其奏③初为猎郎④为⾂逞志于君前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13.下列句⼦在⽂中的意思,不正确的⼀项是( )
A.后改名弼,⾔其有辅佐才也----后来改名为弼,说⾃⼰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B.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古弼在⼀边坐了很久,没有机会将这件事报告皇帝。
C.朝廷不理,实尔之罪--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
D.卿其冠履--您戴好帽⼦,穿上鞋⼦。14.下列全说明古弼“公直”的⼀组是( )
①弼⼊欲陈奏②捽树头,掣下床,以⼿搏其⽿,以拳殴其背③弼具状以闻
④免冠徒跣,⾃劾请罪⑤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所顾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⑤
15.下列对原⽂的叙述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
A.⽂段突出了古弼以国家⼈民利益为重,不顾个⼈安危的品德。
B.古弼见到上⾕⼈的上书,便急于将这种情况反映给皇帝,但并未取得⼀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C.皇帝与⼈下棋,正在兴头上,古弼不惜扰皇帝的雅兴,也要将关系到⼈民利益的事情办好。
D.古弼奏事不留情⾯,但太武帝能体会到他的苦⼼,接受了合理的建议。
四、写作题(30分)
“执着”在佛教的教义中原指对尘世事物的追逐不舍。但是对于尘世中的⼈来说,执着仍是⼀种美好的品质。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他们⾝上往往都凝聚⼀种“⾐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憔悴”的“执着”精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