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因兴趣成功的事例精选
名人因兴趣成功的事例篇1:在兴趣中学习
有个知名的翻译大师,日文听说读写样样都在行,曾翻译许多知名的日本小说,而且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念过大学,高职念的居然是汽车修理,而且从来没有到日本读书的经历。
某次记者访问他,问他究竟是怎么学好日文的,这位翻译大师,给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答案:“我的日文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我年轻时沉迷电玩。”
原来,他学生时代非常喜欢电动,家人知晓后百般阻挠,骂他“一天到晚玩电动,能有什么出息。”
但他仍背着家人,一有机会就抓着电动不放。
由于当时的电玩大多是日文,想要解谜、破关,不能不看懂关键说明。于是,他买了生平第一本日文字典。
但是一本字典,无法让他看懂所有相关说明,于是他偷偷去报名日文班,在家看电视都锁定日
本频道。
家人以为他突然“哈日”起来,其实他看电视的时候,不仅在放松,更在竖着耳朵听日文,日积月累下来,他渐渐能全部了解电玩中的日文,并意外发现自己具备了看日文小说的能力,因缘际会下,他开始了翻译工作,由于文笔流畅优美,从此一炮而红。
多数人因为沉溺于兴趣而荒废了工作,聪明的人却在兴趣中学习,甚至因此绘制出崭新的人生版图。
心的体验: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只要看准方向,并且一路上不停的努力,成功就会出现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没有人可以强迫你失去梦想,除了你自己。
名人因兴趣成功的事例篇2:兴趣是第一老师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
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20xx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名人因兴趣成功的事例篇3:把兴趣发展成事业
郑海龙13岁那年,“韩流”刚在中国掀起,有一个叫hot的组合深受年轻人的追捧,hot的舞蹈让郑海龙着迷。他开始向一些会跳舞的人学习跳舞。因为他没有舞蹈基础,协调性也不够好,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要学很久才能学会,跳起来也显得笨拙,有的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不是跳舞的料”。
郑海龙却学得更加起劲,原本就不怎么样的成绩更差了,老师和家人都认为他是“不务正业”。初一还没有念完,他就跟父母提出要放弃学习,到延吉市的一所艺术学校学跳舞。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希望儿子能正常完成学业,但最终拗不过郑海龙,只能由着他。
郑海龙深知自己在舞蹈方面的天资不足,只能后天下苦功来补。学校的功课本来就很紧张,郑海龙把休息时间也用来练舞,甚至走路、吃饭都会做着舞蹈动作。三个月后,郑海龙成为同一期学员中最好的。
20xx年,年仅14岁的郑海龙被破格留校任教,成为学校最年轻的舞蹈老师。一个月工资仅200多元,但留校任教对于郑海龙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且他每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法之名的演员
郑海龙给自己定了个新目标——成为延吉市最好的舞者,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更广阔的舞台。
在学校任教时,他每天工作的内容是舞蹈,业余时间就是练舞。两年以后,延吉市的小小“舞林”已经不到他的对手。
20xx年,郑海龙打听到韩国的天王巨星rain要来中国,想要在中国寻优秀的舞者为自己伴舞,当时专门负责为rain伴舞的韩国wawa舞团正在北京招幕舞蹈演员。当时,郑海龙才16岁,他独自揣着500元钱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