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讲述96岁高龄叶嘉莹传奇人生的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上映。《掬水月在手》将叶嘉莹的个人生命和中国古典诗词交织辉映,表现了她在诗词长河中探寻存在意义的轨迹,也彰显了中国一代古典诗词大师的幽美与光华。《掬水月在手》上映正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片中叶嘉莹一生面对困难的坚毅反而提振了观众面对现实的信心。由于叶嘉莹先生的感召力和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在南开大学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掬水月在手》获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和社会影响力。
在本次访谈中,李玉华主要谈及了《掬水月在手》创意来源、工作模式、制作过程、传播策略和效果等方面的内容和经验。作为制片人,李玉华熟悉电影推广生态,擅于影片制作期间专业操作发行议题,专注大型公关议题操作、跨产业合作、媒体资源运用、营销策略及业务推广,2010年加入行人文化实验室,推动各项大型出版营销项目,2011年起统筹《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电影发行推广活动,曾打造了纪录片宣传的成功范例。
一部叶嘉莹文学纪录片的生成
——《掬水月在手》制片人李玉华访谈
■刘忠波  李玉华
刘忠波
李玉华
访谈对象: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制片人  李玉华
访谈人: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刘忠波
刘忠波(以下简称“刘”):《掬水月在手》项目创意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李玉华(以下简称“李”):我们是制作拍摄《他们在岛屿写作》[1]文学大师系列纪录片第一、二系列的团队,陈传兴导演是这个系列的总监制,并执导了其中《如雾起时》和《化城再来人》两部。我们拍了这么多文学家、诗人、小说家,都是聚焦在现代文学的范畴。陈传兴导演认为,我们也许可以试着追溯到文学的源头,就是古典诗词,而叶先生是当今最重要的古典诗词大家,所以有了拍摄叶先生的想法,也因此成为陈传兴导演“诗的三部曲”纪录电影的完成之作。
刘:如何说服叶嘉莹先生接受并认可陈传兴导演的拍摄?
李:你问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给叶先生写信的时候,以她的性格和人生阅历,都觉得并不需要拍摄这么一部电影。叶先生确实经过了长久的迟疑,我们当然也花了一点方法来说服她,一直锲而不舍。叶先生曾经看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包括陈传兴执导的关于周梦蝶的《化城再来人》,所以叶先生对陈传兴导演创作风格的初步印象是基本认可的。我们在说服叶先生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个重要的点
打动了她。我们强调,这部电影记录的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一生,而是记录了古典诗词的传承。叶先生一生最珍视的就是古典诗词的传承和教育,也是她这一生都在努力的。
刘:《掬水月在手》是怎样的制作模式,还是《他们在岛屿写作》的班底吗?
李:《他们在岛屿写作》两个系列已经形成了一个团队,他们对陈传兴导演的工作方法、创作理念都比较熟悉,而且很有默契。陈传兴导演作品风格具有个性化,拍摄方式跟一般纪录电影不太一样。一般来说,几个主创是原来合作过,都已经有默契的,会比较快一点接收到导演的讯息,跟导演同步。
刘:《掬水月在手》拍摄工作地域挺广的,团队如何行动的?
李:我们的拍摄大部分在大陆,拍摄时间拉得挺久的,平均每个月至少到天津去拍叶先生一次,也随着叶先生的历史足迹穿插去其他地方拍摄。我们到天津或者其他城市,包括到温哥华,到北美的时候,除了核心主创,也会当地电影工作人员一起工作。
刘:拍摄叶嘉莹先生需要做很多的案头工作,也极为考验创作者的文化修为和各个方面的处理能力。
李:以我跟陈传兴导演一起工作这些年的经验,除了对诗人本身做功课,他一般都会需要延伸出来,不会局限在诗人本身。拍摄叶嘉莹先生延伸到古典诗词,必须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呼应叶先生,到叶先生在古典诗词脉络里面的位置和重要性。所以不只读叶先生的作品,陈传兴导演实际上展开了全面性地
毯式地研究工作,几乎所有的状态都一直在做准备,没有休息。
刘:陈传兴导演是如何指导摄影、剪辑方面的工作的?
李:陈传兴导演习惯前期做大量案头工作,构思好结构,先将叙事轴线架构起来,然后再陆续去完成拍摄。每次拍摄完成,都会回看素材,决定调整拍摄方式,或者补拍。拍摄到了一个阶段,还会再回看。拍摄接近完成,整理素材逐字稿后,会和剪辑师沟通,讨论整个剪辑的架构,剪辑师也会给一些建议。到了剪辑阶段,导演每天很规律地去剪接室,他们一起工作,然后中间休息,一起去吃饭,这样持续一段时间。
剪辑师是我们在拍摄初期就确定下来的,所以剪辑师可以提早花时间消化这些素材,也提前阅读了叶先生《红蕖留梦》这些重要的作品。整个制作过程和剪辑师是一个比较密切的关系,进度也都和剪辑师及时保持信息同步。
刘:拍摄周期和制作周期是多久呢?
李:粗略来讲,拍摄一年多,后期制作大概花了
两年。2017年4月10日开拍,大概2018年7月基本拍完了,12月的时候,我们就把第1版剪辑成品带到天津,租了一个电影院,放给叶先生看。后面时间就是一直调整,也是在和叶先生沟通,中间叶先生病了
一场,大概有半年的时间在等她,也一直在继续后期制作。
刘:壁画、碑文、器物这些呈现《秋兴八首》意象的东西是在哪里拍摄的?
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巩义石窟寺、陕西历史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佛光寺、唐泰陵等,大致上洛阳、西安这些地方拍得比较多,也有些翻拍书籍上的图片。
刘:素材的量有多大?
李:拍摄的素材超过250个小时,还不包括一些手稿、照片等资料,采访逐字稿就有98万字,素材量比较大。访谈部分的话,总共采访了43位叶先生
的学生、朋友等,有的是夫妻或朋友一起受访,每组访问时间都超过一个小时。主要是讲跟叶先生的故事,描述叶先生的个性,可惜碍于电影的篇幅,无法都放进去。
刘:音乐邀请了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为什么选择佐藤聪明,导演和他之前有过合作吗?
李:导演没有和佐藤先生合作过,但是听他的音乐作品已经很多年。当时我们通过一个日本重要的艺术家去引荐,导演写了一封邀请函,希望他可以根据杜甫的《秋兴八首》来创作电影音乐。佐藤聪明的音乐风格是结合雅乐与现代乐,采用中国的古乐器。《秋兴八首》音乐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配乐”角,以音乐成为双线叙事结构之一,这也是导演在创作谈中多次提及的。
刘:影片做完之后赶上新冠疫情了。最后还是选择了10月中旬的档期。这也算是近年来纪录片电影宣发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如果考察近10年的纪录电影的票房,将近800万的票房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陈粒李:这部电影有这样的票房不能算意外,但比我们预期的令人惊喜。有时候,当你想要把这件事做成,就会有人来帮你。我们也一度讨论要不要延后,一方面是疫情,另一方面其实对宣发团队来说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当时整个疫情刚刚趋缓不久的情况下,这个档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胆地判断和尝试。最初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会愿意为这部电影在有疫情的情况下进电影院。叶先生的一生真是太动人了,她面对困难的坚毅和坚持反而提振了大家面对现实的信心。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其他电影要复制可能是有难度的。
刘:你觉得这部片子什么地方吸引大家进了影院?
李:我觉得在影院排片状况没有那么理想的情况下,获得了现在的票房主要是两个核心点,一个是叶先生,另外一个是电影本身。首先这部电影是关于叶嘉莹先生的,叶先生带来的感动是会散播开来的。叶先生无私的人格,对于古典诗词传承的大爱,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那个东西是无形的力量,一直将影片往外推广开来。我们接触到的叶先生教过的不同年龄层
的学生,或是曾经跟她往来的朋友,都对叶先生非常崇敬,只要是叶先生的事情都非常愿意协助或是推广。特别是南开大学给予的支持,校友们很多包场观看。还有很多名人也在推广这部影片,一样都是源自对叶先生的敬爱。
另一个是电影本身还是有它动人的传播力,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确实打动了一些人。对于这部影片的风格,初期我们也有一些担心。这部片子的艺术性,大部分人可能看不懂,后来发现大家还是感受到了影片所要传达的情感,没有我们担忧的那种所谓的艺术性门槛。不管是电影评论的大V自媒体,还是观影团,他们看完电影的感受和感动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2020年7月影片参加上海电影节,总共放映了5场,每场的票都是瞬间卖光,我自己都抢不到票。后来又参加北京电影节,影片口碑也不错,在电影爱好者这个圈层里面已经散播开来。
刘:《掬水月在手》都采用了什么宣发策略和技巧?
李:应该说是社会各界各方面联手把《掬水月在手》做到了一个声量,尤其是在我们没花什么钱的情况下,说实话也是蛮厉害的。影评、观影团、自媒体这些在口碑效应方面起到了作用。我们也有一些文化界的好朋友、一些书店,也都是义务地协助宣传。特别感谢张艾嘉、姚谦、陈粒等朋友,都是无偿来协助推广的。整个互联网环节的宣发操作沈祎最清楚,她也是这部影片的制片人、副导演,我只是讲一下我了解和接触的部分。
另外,《掬水月在手》出了一本同名电影书,销售比我们预期好,也会带动一些宣传,当时在《他们在岛屿写作》也用类似的方法。叶先生在文学界地位崇高,但是普通电影观众并不能完全对接上。我们的目标观众首先是文学的古典诗词的爱好者,电影上映之前,必须让主要目标观众知道这样一部文学电影上映,所以就先做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起到前期宣传的作用,进到书店之后,可以跟叶先生的书放在一块;另一个是《掬水月在手》承载的信息量那么庞大,这本书也是另一个载体,可以和电影彼此互补,你看完电影你再买书,或者你先买再看电影,会有不同的收获。
刘:《掬水月在手》后期开发还有什么计划吗?
李: 2021年春节前互联网上线,后续也将有机会推到电视台,以及飞机上的航空版权。海外一直有一些主动的邀约。其实这部电影的推广时间可以拉得比较长,我有一个理想,不知道在国内有没有可能实现,希望这个片子可以真正进校园,每个学校都可以获得这个片子的公播版权,让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看。另外,我们也会把片子卖给全球大型图书馆,之前《他们在岛屿写作》也有类似的操作方式,一些世界级的图书馆都会收藏,以这种方式传播中国传统古典文化。
刘:《掬水月在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还会持续下去。
李:从开始拍摄,我们资金很辛苦,到后来拍摄与后制、宣传的过程,一路走来真的是经历过非常多的事情。一般来说,雪中送炭的不多,锦上添花的多。然而,我们很幸运地遇到一些愿意雪中送炭的人,
因为叶先生与中国古典文化的感召,不管是团队、投资人或是朋友,一路陪着我们,坚持到底,最终成就了《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的存在,一如叶先生所写的词,是“微波迢递送微辞”,但我们相信,这样的“遗音沧海”终究会与更多人在幽微的生命时刻相遇,有着它生生不已的影响力。
注释:
[1]《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2011年推出第1个系列,2015年推出第2个系列,分别是《逍遥游:余光中》《如雾起时:郑愁予》《两地:林海音》《化城再来人:周梦蝶》《寻背海的人:王文兴》《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杨牧》《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如歌的行板:瘂弦》《我城:西西》《读中文系的人:林文月》《1918:刘以鬯》《东西:也斯》《无岸之河:洛夫》。
[编辑:高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