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之层层递进
作者:曹振国 卞锦周
鹿晗关晓彤公开恋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8年第12期
作者:曹振国 卞锦周
鹿晗关晓彤公开恋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8年第12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校庆典礼上,许多人谈到学校教育成果,都强调学校培养了多少位名牌大学的学生,只有一位嘉宾发言时这样说:“学校不仅培养了不少知名大学的学生,同时还培养了数万名正直善良、勤奋朴实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也是母校的骄傲!”这几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想议论文写得有深度,就要学会不停地追问。追问的过程就是一个层层深入思考的过程,把这个过程用文字表现出来,呈现的就是纵向议论、层层递进的结构思路。纵向展开议论,要求对事理作纵深剖析,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过程。概括起来说,层层递进的纵向议论结构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整体框架的推进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来安排结构。三大部分环环相扣,逐步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一种递进关系。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略谈。
一般说来,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要针对某些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采取“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基本思路。
二、局部内容的深化
就议论文局部论述而言,主要表现在对事物和事理认识程度的深化。常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和归纳演绎等。
由此及彼就是从某一事物、某一问题展开联想,从而关联到另一事物、另一问题的思维过程。由表及里就是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从而发现事物的内部规律,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归纳演绎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思维方式,从许多个别性的结论,推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叫归纳法;由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推出一个个别性的结论,叫演绎法。
原文在线
我们到底应该关注谁?
某中学举办建校60周年庆典,邀请知名校友参加活动。被邀请到的知名校友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娱乐明星。娱乐明星在现场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媒体也给予娱乐明星较高的关注度,却较少提及中科院院士。(直接引用文题材料,作者缺少对材料的取舍、剪裁意识。)
对此,我认为,国人太过于重视娱乐明星,而忽略了科学家,这种现象不太正常。
网络上曾流传一张照片——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穿着黑布鞋,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上发言。网友说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媒体采访李小文时,李小文说希望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对这样的科学家来说,媒体和网友的持续关注反倒成了他的负担,他希望舆论的山洪退去。(事实材料的叙述重心放在李小文如何对待媒体和网友关注上,不符合论题“我们到底应该关注谁”的基本指向。)
因一张在高铁上修改演讲报告的照片,人们认识了争分夺秒、追求极致的“二等座院士”刘先林。潜心研究的科学家们不在乎自己的关注度有多高,他们也不需要所谓的“垃圾热度”。有媒体曾问刘先林院士:“如何看待這次“意外走红”?是不是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小烦恼,比如媒体追着要访问你?”刘先林院士回答说:“我想干自己喜欢的事儿。对于这个,我有点烦恼,也尽量回避。”(作者从科学家是否在乎自己的受关注度,以及科学家如何对待“意外走红”的角度举例,与论题不符。)
一位名叫张杰的物理学家,有一次他一下飞机,便看见机场有很多年轻人都举着“张杰”
的牌子,大声呼喊,这令他十分惊讶,当他正为年轻人对学术如此关注而高兴时,却发现这些年轻人都是歌手张杰的粉丝。这其中的反转令人哭笑不得。我虽不知这位科学家的心中有多么酸楚,却也能感受到这则新闻背后值得世人深思的价值观导向。(一则反转新闻,因为缺乏取舍剪裁意识,导致叙述重心不明,不能很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不可否认,与科学家们的巨大付出和贡献相比,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注却太少。“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也戳中了现实痛点。这应当引起我们深思,社会价值观被娱乐化,青年一代正在遗忘“正途”,这于国家是无法估量的损失。(这个段落应该是总结性段落,但衔接不够紧密,导致文意跳脱。)
精耕细作
明星高关注度的背后
一考生
某中学举办建校60周年庆典,邀请知名校友参加活动。被邀请到的知名校友中,明星的关注度大大超过中科院院士。无独有偶,前不久也有一则新闻:艺人鹿晗与关晓彤在微博主
动曝光恋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①
对此,有人感叹:国人太过于重视娱乐明星,而忽略了真正为国为民的科学家。进一步说,如今的所谓头条大部分是明星新闻,缺少对民生、科技等内容的关注,这种现象略有失常。②
这种议论本身不无道理。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在一次宴会上,爱因斯坦遇见卓别林。他俩都受到热烈欢迎,可是卓别林跟爱因斯坦开玩笑: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理解我,而欢迎你,是因为都不理解你。科学和娱乐是两个没有太多可比性的领域,它们各自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各自跟大众的亲密度。对艺人明星来说,作品是商品,甚至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消费品。他们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情感需求,为大众提供情绪体验与享受。艺人明星本就是以曝光率、粉丝流量为核心,必须与大众保持互动、交流,也更容易成为焦点。③
不同行业的人,与之匹配的关注度肯定有所不同。一些科学家因为媒体的偶然报道,与艺人明星一起上了头条——这本身就是特例。比如,因光脚穿布鞋讲课的照片,“布鞋院士”李小文被人认识;因在高铁上修改演讲报告,“二等座院士”刘先林被人关注……科学本身就是严谨的,不需要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且科学家也不希望得到媒体的过度关
注。过度曝光有可能会毁掉他们的成就。袁隆平院士“海水稻”的消息一公布,就有人火速留言说新闻媒体在消费袁老。媒体对这些科学家不报道,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试想,如果科学家成了媒体热点,他们被逼得像艺人明星一样喊着“给我点空间”,岂不是一种悲哀?④
其实,不满艺人明星天天上头条,更多是不满演艺圈的乱象与急功近利的媒体。现在的媒体尤其是娱乐媒体,大肆炒作。⑤如果这么过度宣传甚至炒作娱乐明星,会引导年轻一代生成扭曲的价值观。⑥
所以,艺人明星的高关注度和高曝光率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点评
修改文与原文相比,内容放到“明星高关注度的背后”上,论题更加明确,论述内容也更加精准。主体部分结合娱乐与科学的不同性质、不同领域,辩证分析了娱乐明星上头条和科学家“不希望上头条”的现象与事实,观点切中肯綮,议论毫不偏颇,分析入情入理;然后由表及里,将论述话题引向深入,论述媒体的浮躁与炒作、艺人的品性与艺德,行文思路上层层递进,衔接紧密有致;论述内容由表及里,体现了思想的深度与分析的深入。素材运用方
面,修改文围绕自己的观点,在原文素材的基础上合理取舍增补,体现了良好的素材剪裁意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