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重要的国际会议
1.维也纳会议
(1)时间:1814~1815年。
(2)参加国: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
(3)内容:①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②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③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④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
(4)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柏林会议
(1)时间:1884年。
(2)参加国:欧美15国。
(3)内容:调解欧洲殖民国家争夺非洲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4)影响: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
3.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
(2)参加国:一战的战胜国,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
(3)内容: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对德、奥、匈、土的和约。
(4)影响:建立了凡尔赛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改变了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
4.华盛顿会议
(1)背景:一战前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赛。
1860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2)目的:缓和它们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3)召开:1920年到1922年,美、比、英、中、法、意、日、荷、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
(4)内容:《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中协定》(在会外签订)、《九国公约》。
(5)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5.慕尼黑会议
(1)时间:1938年。
(2)参加国:英、法、德、意。
(3)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捷克的苏台德区给德国。
(4)影响:纵容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6.开罗会议
(1)时间、地点:1943年冬,埃及开罗。
(2)与会国:中、美、英三国。
(3)决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4)影响:有利于三国联合对日作战。
7.德黑兰会议
(1)时间、地点:1943年冬,伊朗德黑兰。
(2)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3)决议:通过了三国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会议决定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4)影响: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8.雅尔塔会议
(1)时间、地点:1945年,苏联雅尔塔。
(2)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3)内容:A.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德国民主化。B.准备在战后建立联合国。C.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9.波茨坦会议
(1)时间、地点:1945年夏,德国波茨坦。
(2)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后杜鲁门)、丘吉尔(后艾德礼)。
(3)内容:A.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B.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
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4)影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10.亚非会议
(1)背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亚非国家之间出现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
(2)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万隆。
(3)决议:支持《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的基本原则和民族自决的原则,支持一切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根除殖民主义,加强彼此间的经济、文化合作。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影响:亚非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11.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1)召开: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2)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中国近现代史的不平等条约,下面是最重要几个的记忆法:
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1858年《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1860年《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天天赔酒(九)”。第一个“天”指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第二个“天”指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指增加了大量赔款;“酒(九)”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5年《马关条约》内容可记作“两口(子)分工”。“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口”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1901年《辛丑条约》内容可记作“兵民禁赌”。“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4.5亿两。
中共一大:考查点,1921年7月,地点起初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历史意义:自此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考题曾经出过中心任务和建立的地点和意义
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举行;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依据中国国情,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高纲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出题一般考查最低纲领
中共三大(新课程人民版教材中没有收录):1923年6月,广州举行;讨论与国民党合作问题
八七会议:1927年8月,汉口举行;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和发动土地革命;考查点
基本上就这两个,容易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联系
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是长征转折点,中共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瓦窑堡;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洛川会议:1937年9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1945年春,延安;奠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础,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党的中心任务是把国家有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北京召开;国家主要矛盾的分析,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
期间的会议一般不作为考试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北京;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北京;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北京;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北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及其具体目标
中共十五大:1997年10月,北京确立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 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 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会议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3.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为随后到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政治基础。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
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中共四大的主要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大会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中共四大的历史功绩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