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3、中国近代史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4、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化的过程,近(现)代化的表现: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5、重大事件整理(按民主革命框架顺序)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第一阶段甲午战前
(列强)战争:1840-1842。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双半社会,具体政经文。
第二次战争:1856-1860。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影响:中国双半程度加深。
(农民)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爆发根本原因:清政府腐朽统治激化阶级矛盾。失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影响:揭开民主革命的序幕。
(地主)抵抗派:战争后。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带有反侵略的含义。
洋务派: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背景:内忧外患。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首要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没有明确反侵略。内容:军工、民工、海军、新式学堂。破产标志:1895年甲午战败。指导思想或失败根本原因:“中体西用”。影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第二阶段甲午战后
(列强)甲午战争:1894-1895。影响: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国社会双半程度大大加深。
以甲午战争划分两个小阶段的依据:
(1)从列强侵略角度看:分别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侵略国家由少到多,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从抗争角度看: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反抗斗争由农民阶级变为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3)从探索角度看: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和思想层面转变。
(资维)戊戌变法:1898。指导思想:维新思想(在19世纪6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但没有实践,到90年代维新思想成熟: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康梁谭严)。失败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双半社会行不通。影响: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制。
(农民)义和团运动:1899年。口号“扶清灭洋”,盲目排外。影响: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
阴谋,开始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列强)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影响:清政府完全变成列强在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双半社会。
(地主)清末新政1901-1905、预备立宪1905。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资革)辛亥革命:1911。指导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即三民主义( 1905年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阐发而来。民族主义:纲领前两句,即民族革命,是前提。指暴力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民权主义:纲领第三句,即政治革命,是核心。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纲领第四句,即社会革命,是补充发展。指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上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结果:失败。成果:成立中华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失败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不敢放手发动人民众)和妥协性。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双半社会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影响:多种史观去评价。
中华民国:1912-1949。学习美国共和政体。(1912-1927北洋政府时期,国民革命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统治;1927-1949国民党统治时期,1949横渡长江,南京解放,结束在大陆统治)
(资激)新文化运动:1915-1919。直接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前期: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局限: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后期:1917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前期一些代表人物的阶级立场发生转变,1860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五四运动后宣传马义成为主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合作)
五四运动:1919。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1921。中共成立,领导工人运动,实现共产主义。没有认清国情。
中共二大:1922。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中国。符合当时国情。
中共三大:1923。决定与国民党党内方式合作。
国民党一大:1924。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同时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提出反帝,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农生活),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失败根本原因: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教训:中共要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影响: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对抗)
南昌起义:1927.8.1。受挫。中共创建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八七会议:1927.8.7。土地革命、武装起义、纠右滋左。
秋收起义:1927.9。受挫。中共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城市中心论→ 农村包围城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1927.10
根据地的建设:经济—土地革命;
政权—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1931(江西瑞金);
军事—反围剿斗争(第五次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4.10-1936.10,途中召开遵义会议(1935.1),纠左、确立领导地位、党走向成熟)
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再合作)
九一八事变:1931。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华北事变:1935。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1936.12.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七七事变:1937.7.7。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八一三事变:1937.8.13。进攻上海
(正面战场)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
会战(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典范)、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武汉、广州失守,1938.10进入相持阶段。
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南京大屠杀:1937.12
(敌后战场)洛川会议:1937.8。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7.9。首府延安,抗日根据地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百团大战:1940。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
中共七大:1945。为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思想写入党章。
第四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再对抗)
重庆谈判:1945.8。
解放战争:1946.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1949.3。西柏坡召开。党工作重心农村→城市。
渡江战役:1949.4。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22年。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大事整理
一、过渡时期(1949.10-1956底)
过渡时期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的任务:不仅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反封反侵略),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制定宪法,建立民主和法治;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向公有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1949.10。结束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双半社会的历史,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石。
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改、镇压反革命。
抗美援朝(反帝):1950-1953。
(反封):1950-1952。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在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据此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化:1953-1957。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忽视农业,手工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三大改造:1953-1956。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