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围
项羽是一个英雄豪迈、骁勇善战、多情重义之人。值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潸然泣下,悲歌慷慨痛别佳人。乌江岸边,生死存亡之时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慨然赴死。不忍宝马同行毅然赠于忠诚之士,实重情重义之人。以数十击数千,当者披靡,斩将刈旗。身处绝地,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司马迁将自己所有的情感融注笔端,塑造了这样一个光明磊落,勇武豪壮,然而最终却兵败自刎的悲剧英雄,其目的在于通过‘悲’反衬出美,通过‘苦难’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鼓舞读者化逆境为动力,引磨难向奋斗,完成生命的恢宏哪怕只是刹那芳华也当义无反顾!
1他不是输在军事才能
2他是输在人格,对部下奖赏和对有才人弃用
3他是天才,也对后人警告,不要刚愎自用
4一个成败,需要系统的结合很多人的才能才可打得天下
在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中,楚常胜而汉常败,但得到最后胜利的,却是汉而不是楚。“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终於在乌江自刎了。
项羽对他自己失败的原因,可说至死还不明白。他在垓下被围时,曾高歌致慨於“时”之“一利”。他突围到东城时,又曾对他的残部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然今卒於此,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他在乌江自刎前,还对乌江亭长说他的失败是由於“天”。真的项羽之亡“非战之罪”吗?真的所谓“天”或“时”可以支配人事吗?
原来项羽之为人,能战而不善战,有战斗力而不知战略,这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战斗力好比是财产,而战略则好比是理财的方法。有财产而不知理财,势必在用财之时,分配失当,终归是要贫困;有战斗力而不知战略,势必於用兵之际,调度失宜,结局又怎会不溃败呢?
项羽在少年时代, 管说“愿学万人敌”,但他的叔父项梁教他兵法,他却又仅“略知其意”便了事,“不肯竟学”。后来因为累次打胜仗,他格外自负他的
武勇而忽视战略的重要。他在临死前还亲杀汉军多人,证明他之败亡非战之罪,大概人心目中所谓战,不过是冲锋陷阵斩将刈旗一类事而已。其实这些事都是偏裨小将的任务,主持战争全局的人,最需要的还是谋略。项羽之勇是“匹夫之勇”一点不错。
至於汉高祖,则与项羽大不相同。汉高祖的胜利,是最后的胜利,也就是战略的胜利。项羽曾要求与汉高祖单身决斗,汉高祖回答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汉高祖何尝不能斗力?他斗智即是斗力。运用智慧以指挥千万人使各得其用,便是绝大的力量。他所谓“不能斗力”是不屑逞“匹夫之勇”,项羽则徒逞匹
夫之勇而不能斗志智,宜乎在最后的一幕,刘胜而项败了。
当然目前的中日战争,与过去楚汉战争,性质并不相同,因为楚汉战争是国内战争,而目前的中日战争则是国际战争,不过汉高祖的对楚战略是可供我们现在参考的。据笔者的观察,汉高祖的战略,似已被我军事当局采用了。在这篇短文中对汉高祖的战略稍加分析并指明其在抗战中的应用,於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念一点也许不无帮助罢。
《垓下之围》中的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但作者没有着力渲染他的悲剧性,而是更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地来刻画、丰富他的英雄彩。东城快战,主要是继续展现项羽一贯勇猛无比、所向披靡的主导性格,但让他反复发出“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呼告,这就把他恃勇自负的内心世界充分暴露出来。这入木三分的一笔,与其说是贬,不如说是褒,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壮,令人扼腕唱叹不已。特别是关于慷慨悲歌、诀别虞姬,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赠马亭长、赠头故人等情景的描述,让人窥见了风云英雄多情、知耻、重义、仁爱的另一面。《核下之围》中的项羽,表里俱现,刚柔相成,性格更丰富,个性更鲜明、浑厚、立体,形象塑造是相当成功的。司马迁是塑造鲜明生动人物形象的能手,《垓下之围》的艺术成功也主要体现在这里。这主要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去体会:一是多角度多层面地刻画人物性格,让其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都展现得十分鲜明,从而使人物形象浑厚而富于立体感。二是写出了不少有血有肉、生动传神的细节。可以说,《垓下之围》主要是由一系列细节组成的:“四面楚歌”的惊魂氛围,“虞兮虞兮”的千古诀别,“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无尽雄风,“瞻目叱之”、“辟
易数里”的超凡威力等等。这些激情浓烈、彩斑烂的细节,不仅多角度地塑雕了一个血肉和灵魂俱皆丰满的失败英雄形象,而且多方面地制造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悲剧场景,其艺术光芒是夺人耳目的。
《史记》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著作,这里的垓下被围、反复突围、杀伤数将等基本情节,都是依据历史事实而设置的,但展现在这些基本情节中的一系列细节,却是作者凭借想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这些加工的细节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情致感染力。从《垓下之围》的种种描述来看,司马迁确实是一个善于将其历史才学与艺术才华有机结合起来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
司马迁为何浓墨写“垓下之围”
项羽,可谓一个感人肺腑的悲剧人物。《史记·项羽本纪》总的来说是一个悲剧,而“垓下之围”则是文章的转折点,也是项羽命运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项羽在楚汉之争中一直处于优势,直至“垓下之围”才比较明显地着上悲剧彩。着重写“垓下之围”,无疑对烘托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增强人物命运的悲剧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着重写“垓下之围”,可以以之为一个点来写楚汉之争,使读者观一叶而知秋——项羽失败的必然。“田父”的误导,从侧面反映了项羽的暴戾专横、一定程度上失掉了民心。而且骁勇善战也是其失败的原因。文中写到项羽三次击退汉军,表面上是写项羽有能耐,实则是说明他的无能——无王者之能。并非我妄
言,古之圣人早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项羽很大程度上说是一个劳力者,因此,受制于刘邦是一种必然。不肯过江东更是其失败的直接原因。乌江亭长清晰的分析了过江的前景,可项羽却报以“天将亡我,我何度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生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确实是这样吗?我不这么认为。认真体会“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以及“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我们会发现,这是不服输的项羽在兵败后不愿接受现实的托词。所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是假,无法给自己那颗骄傲的心一个交代是真。以前每次读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总会徒感悲壮。而今日再读,我会付诸一笑。原因是我明白,项羽输在境界不够,
一个没有大境界的人是不配称王的,最多只能逞一时之能霸一方。
“垓下之围”其实也写了刘邦,只是着墨过淡被我们忽略。四面楚歌可以算是刘邦的一个得意之作。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刘邦是一个工于谋略、有远见卓识的人。而“汉王为发哀,泣而去”则更值得玩味了。汉王“哀”,是有这种可能的,毕竟英雄相惜嘛,眼见与自己斗了这么久的强劲对手死得如此惨烈,心有“哀”意完全可能。但至于“哀”到“泣”吗?一个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尚且不放在心上的人,为几乎杀掉自己的人哭,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只有一种解释,刘邦在作秀,演给天下人看。由此可见,刘邦很会为自己赚取政治筹码、捞取政治成本。
所以,依我看,“垓下之围”是整个楚汉之争的一个缩影。如要为楚汉之争演一出折子戏,只需“垓下之围”这个片段足矣。
虽勇猛,但有勇无谋。
会兵法,只懂皮毛。
有人才,但不能好好利用。
说白一点就是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意气用事,做事武断。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项羽评价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一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