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士形象的鉴赏评价策略
作者:胡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7年第3期
    士贯穿于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最初产生于西周时代,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崛起和活跃起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呈现了彩纷呈、形态各异的士形象。对士形象的鉴赏正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之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并能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和评价。”【1】由此可见,人物形象教学有两个重要方面,即鉴赏人物和评价人物。同时,二者也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那么,如何鉴赏文言文中的士形象?
    一、言为心声,揣摩士的语言特点
    “言为心声”,指的是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通过揣摩士的语言、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探究士的内心活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2】不同人物的语言具有不同的风格,从士的个性化语言中,可以窥见出他们的异同点。
    (1)人物语言的身份特征
    人物的身份不同,语言风格也迥异。
    辩士,是指能言善辩的士人。辩士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辩士应运而生,积极地为所依附的统治集团奔走、争鸣,以雄辩之才为集团谋利益。因此,其语言特点在于能言善辩,妙语连珠。第一,辩士善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够打动对方,通过各种譬喻与循序渐进的说辞,将所要表达的主张通过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达到游说目的。第二,辩士语言绵密。辩士的逻辑缜密,善于运用对比,来凸显利害关系。第三,辩士站在对方立场考虑事件,让人更易接受。第四,辩士作为外交家形象,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背负着重大的使命,必须做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用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师,得益于他周密的辞令、清晰的语言、换位思考的思维以及不卑不亢的态度。他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然承认郑国已经处于危亡的地步,作为使臣却没有半句乞求的话,可见烛之武作为一个辩士的气势。其次,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处处为秦国着想,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吸引了秦君的兴趣。接着,开始分析“越国以鄙远”的形势,指出亡郑实际上有利于晋国领土的扩张。同时,又分析了郑不亡对泰国的好处,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一利一害,对比鲜明,不禁撼动了秦伯。最后,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契机,进一步分析秦晋的矛盾,“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以后,必将进一步攻打秦国,烛之武戳穿了晋国的目的和秦伯的痛处,这就给秦伯最后放弃攻打郑国
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从总体上看,烛之武分别用地理位置、历史关系来说明了郑国灭亡对晋国的有利之处和对秦国的有害之处,巧妙地利用了三国的关系,避免了一场战争。从他的说辞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辩士的机智聪慧与不卑不亢。
    谋士,是指出谋献策的人。在古代,很大一部分读书人,“学而优”但没有从“仕”,他们往往以“门客”“军师”等身份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这些读书人就构成了谋士的主力军。谋士的语言具有缜密性与谋略性,充溢着深思熟虑的定力和处变不惊的勇气。他们胆识过人,善于设谋献计,具有远见卓识,善于观察局势。
    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的《鸿门宴》中,张良是刘邦重要的谋臣,他以出的智谋帮助刘邦逃过了鸿门宴一劫。在文中,张良的有四句话值得欣赏。第一句话,“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项羽将发兵攻打刘邦,项伯告诉了张良这个消息,张良的第一反应是禀告刘邦。这显示了作为一名谋士的恪守信义和忠心耿耿。第二句话,“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当张良把攻打消息禀告沛公之后,沛公的反应是大惊,而张良只说了这句简单的话,却含义丰富。这句话暗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将刘邦的错误转移,也就是刘邦欲率先占领关中而称王这件事不是刘邦自己的主意,而是别人为大王献的计策,这就为刘邦开脱了责任。第二层,为刘邦的辩解留下余地,紧接着刘邦说:“鲰生说我日:‘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顺水推舟地把责任推脱到了鲰生。第三层,张良也间接试探出刘邦是否能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处。刘邦称给他出计的人为“鲰生”,即浅陋无知的小人,可以说刘邦表面
上是在骂出计者,其实是在委婉地向张良承认自己的错误:轻易听取短视建议,操之过急,引来灾祸。如果刘邦固执己见,张良出任何主意也无法挽救。作为谋臣,张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要先明确刘邦对自己的轻率行为是什么态度。只有刘邦否认了“距关,毋内诸侯”,张良才能为之出谋划策。第三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这个问题触及到最本质的东西:双方的兵力。课文第一段有一处背景交代,项羽有三倍于刘邦的兵力。刘邦面对这一现实,只能“默然”之后承认“固不如也”。第四句话,“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提示刘邦只有向项王示弱。精明的刘邦在张良的引导下,立即抓住了项伯这根救命稻草,又是祝酒为寿,又是约为婚姻,尽情施展他的政治拉拢手段。张良简短的四句话,意义丰富,不仅帮刘邦开脱了责任,还使刘邦认识到敌我兵力的差距,同时谋划出了缓解战争的办法,即拉拢项伯,向项王赔礼道歉。从这四句话足以见出谋士的智慧和对形势的准确把握。
    侠士,是指扶危济贫、仗义疏财的士人。侠,从人,夹声。原意为侠人者,后来引申为助人,泛指通过自身力量帮助他人。侠士的特点在于轻利重义,甚至为知己者死,锄强扶弱,扶危济贫,言出必信。《史记·游侠列传》中这样写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3】因此,其语言铿锵有力,慷慨悲壮,豪迈直爽。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荆轲刺秦王》,荆轲作为一个侠士,其语言铿锵有力,豪迈直爽。文中有三处对话可以看出荆轲的侠士风度。第一处,由于缺乏面见秦王的信物,太子丹为此烦忧,荆轲私见樊
於期说:“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的这句话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提出两点,即太子丹对樊於期的收留之恩和樊於期的家族被灭之恨。紧接着说出秦国用重金来悬赏樊於期的头颅,列出这些事实,反问樊於期该怎么办。整句话语意明确,豪迈直爽。第二处,当荆轲在等待一个人与他一起去的时候,太子丹怀疑他的刺秦决定有了改变,于是质问荆轲是否无意去刺秦,荆轲当时即刻发怒,叱太子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这句话铿锵有力,直接回击了太子丹对自己的怀疑,因为作为一个侠士会言出必信,而太子丹的这些话羞辱了荆轲。第三处,易水诀别时,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知道此行凶多吉少,言辞慷慨悲壮。
    (2)人物语言的心理表现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从人物语言能够窥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通常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对展示士的身份、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士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与卫律、李陵之间的对话而塑造起来的。苏武与卫律的对话: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武日:“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律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骂律日:“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为了劝说苏武投降,卫律对其软硬兼施,但苏武却毫不为之动容,可以看出苏武誓死不降的决心与勇气。
    苏武与李陵的对话:谓武日:“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武日:“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4】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李陵与卫律劝说苏武的方式不同,卫律是威逼利诱型,而李陵则是好言相劝型。同时,苏武的反应也不同,李陵虽然真诚地劝苏武投降,但苏武却坦然地回击,内心的决心依然没有改变,更加体现了苏武不屈服的性格特征和爱国精神。项羽评价
    二、神为情动,抓住士的神情动作
    如何形象地刻画人物,细致地展露内心世界?描摹神态、刻画动作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物性格和个性特征。精细的神情动作描绘,能够使原本生硬的人物生动起来。在读者鉴赏的时候,就需要善于观察士形象的瞬间动作或者神情,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韵味。
    (1)揣摩神态,细腻生动
    众所周知,面部表情是每个人心理活动的自然体现,是情感的动态表达,是内部思想活动在外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内部心里活动往往从面部表情开始着手,内心愉悦的人往往会面带笑容,内心忧伤的人往往会紧皱眉头等等。由此可见,在鉴赏士形象的时候可以紧紧抓住描写士的表情、神态的词语并仔细揣摩。
    例如:《鸿门宴》中对樊哙描写就恰恰体现了一名优秀的作家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敏锐观察力,寥寥数字却相当传神,将樊哙的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读者。当张良看到项庄舞剑的危险形势下,急出军帐,看见樊哙,诉说军情,樊哙毫无思索,直接带剑强人军门,旁边的卫士想要阻止他不入内,樊哙便用力撞开,直接闯入军帐。“哙遂人,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描写樊哙的神情用了“瞋目”“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将樊哙的怒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极简的笔墨,勾勒了一个豪气十足的怒目壮士。这种怒既显示了他的勇猛,也显示了他的忠心。纵然是同样勇猛的霸王项羽,也被其刚烈勇猛之势所折服,只能默然不动。这段对樊哙的文字描述,恰到好处的烘托出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勇士形象。
    (2)推敲动作展露性情
    人物动作具有个性化特征,不同人物的动作富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从行动里可以窥探出人物的性格。在鉴赏作品时,要抓住动作描写,领悟动作中包含的丰富意义。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李逵负荆》有一系列动作描写,最典型的是描写李逵用了三个“跳”字,非常传神。第一处:“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第二处:“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第三处: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一个和第二个“跳”字突出了李逵性子急的特点,睡觉时遇到吵声很不耐烦。第三个“跳”字突出了李逵的直率和毫不掩饰的特征。当听到宋江说,只要捉住那两个假宋江就可以恕罪时,李逵这时就“跳”起来,说到“我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那种急求取得原谅的心理。同时,也正是如此频繁的“跳”的动作凸显了李逵急性子和粗鲁直率的特点。
    三、景为人设,品析环境中的人物意义
    为展现人物生活的场景,描述事件发生的经过,文学作品往往有环境描写的内容。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交代人物所处的时间和地点,再现故事的场景,使人物具体可感;其次,特定环境可以烘托人物的不同心境。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是文中不可忽视的自然环境,“雪”赋予了林冲更丰富的内涵。首先,大雪寒风中沽酒。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林冲不惧恶劣天气,行走于大雪中买酒御寒,突出了林冲作为一个武士粗豪勇猛的特点。其次,大雪反救了林冲的性命。正是因为大雪促使林冲买酒,
离开了草料场,当他回来时,发现草厅已被压垮,草厅的垮倒,林冲只能去别处住宿之地,也为下文林冲偶然听到差拨与陆虞侯的对话做了铺垫。再次,大雪纷飞中大烧火料场。林冲被贬,其命运本如安静的雪花,从此沉寂。但是,当他听到被陷害的真相,毅然反击,性格由忍耐变为反抗,噼噼啪啪的烧草声,火光冲天的火焰正是反抗中人物的一个写照。最后,雪夜上梁山。林冲被逼反抗,最后在雪夜上梁山,皑皑白雪中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和林冲坚强的背影,人物形象具体可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