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备课资料】
1.相关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发展载人航天的原因 载人航天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工程,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今世界,没有什么比载人航天更能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能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
“神舟七号”成功发射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宇航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安全返回轨道舱,在太空中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2.导入设计
交流资料,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追梦》。
(2)同学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板书——梦!)梦是什么?古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梦,也曾圆梦。(板书——圆。)
(3)放眼望去,中华民族都圆了哪些梦?(课件出示结果)
(4)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5)今天就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千年的飞天梦吧!
课文分析】
本文主要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
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的品格,以及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在学习中主动性较强,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而且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能借助字、词典认识生字,理解生词并到重点语句;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能力比较强,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策略】
教本课时,要引导学生用心品读课文,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的品格,以及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1.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载人航天飞行的资料;参照《自主预习卡》做好预习。
2.教师准备:搜集“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谈话导入。(约5分钟)
播放视频资料,导入新课。
导入法:(谈话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观看视频,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以观看视频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去,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存有一定的期待。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约10分钟)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进行交流讨论,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学生自读课文,明确目标,可以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约15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引导学生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
神舟飞船的资料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进行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
3.进行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以充分放手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去思考、去体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约1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2.畅谈感受。
通过畅谈感受,体会“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千年梦圆在今朝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懂课文,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两方面研读,一是过程方面,在千年的寻梦过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二是探索方面,“神舟五号”的研制过程,充分表现了我国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名师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