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案实录
该课获2010年第二届中语杯全国课堂教案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饶美红/执教、整理  吴丹青/指导
一、为小说配插图。
师:同学们昨天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给这篇课文配一幅插图。
生:我觉得这幅插图,应该是:我和父亲一起坐在台阶上,父亲在抽着烟,他被烟雾环绕着。
师:有什么用意?
生:突出父亲觉得自己老了,非常忧愁。
生:我想像的画面是——父亲背着一担柴,手里拿着一些鹅卵石,正在回家的路上。
师:为什么要这样描写?
生:是为了突出父亲为造新房子和新台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生:我认为应该是父亲用左手撑住腰,在新房子的台阶上艰难的行走,但是脸上露出一丝的微笑。
师:同学们配的插图都有一个中心人物——父亲。老师这里也有这么一幅画面。(课件出示图画和文字):母亲坐在门槛上慢悠悠地做着针线活,目光恬静地看着趴在青石板上的孩子。
作者李森祥说(课件出示):“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景象,而就是这个司空见惯的画面,触动了我创作《台阶》这篇小说。——李森祥
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个画面里面却没有父亲,父亲在哪里呢?为什么这个没有父亲的画面,却让李森祥创作了以父亲为主要人物的《台阶》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怎样的父亲呢?
二、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师:首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事内容。
生:父亲以前经常坐在房前的青石板上,现在住了新屋,他觉得不自在了,他觉得自己老了。
师:一般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除了有人物,还应该有原因、经过、结果。谁再来补充?
生:父亲准备了大半辈子,给我们家盖了一间新房子。
师:他讲出了这个过程,但是原因是什么呢?
生:父亲觉得自己家里台阶低,所以造了九级台阶,但是他觉得自己老了。
师:用文中的话来说,台阶低意味着什么?
生:没地位。
生:父亲觉得自己家地位低,用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把新房造好了,却发现自己老了。
师:好,他跟老师的概括差不多,第一说出了原因——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第二说了经过和结果,父亲不辞劳苦花了大半辈子造了高台阶,结果是父亲走向了衰老。在我们对整篇课
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试着用一个词来解读我的父亲。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课件出示)“我的        的父亲,你……”,来说说你对父亲的理解。
三、品析一个立体的小说人物形象。
1.说说我眼中的“父亲”。
生:我的不服输的父亲,你用手去拖青石板的时候,腰闪了一下,我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捂着腰。
生:我的永不放弃的父亲,你明明已经老了,却还是要自己动手,不让我抬水。
生:我的倔强要强的父亲,我去帮你抢担子,你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还对我说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了吗?
生:我坚韧不拔的父亲,你辛苦了大半辈子,岁月残蚀了你的身体,但是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大山。
师:你讲的真好。刚才经大家这么一描述,老师的脑子里基本上有了父亲的形象了。但是老
师想说,我的尴尬的父亲。
2.细品“父亲”的“尴尬”,认识“父亲”质朴农民的特征。
昨天同学们在预习作业的质疑板块中,向老师问了这么个问题。(课件出示):父亲为什么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周亦含 、赵翼然、乔迈、毛广辉、赵旭、刘洋、王姝嘉、李书童、樊百川、张逸凡、夏艺榕
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到描写父亲尴尬的段落,在文章第二十一小节。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课件出示):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生齐读)
师:尴尬的笑。什么叫尴尬?
生:尴尬就是不自然、十分窘迫、难堪。
师:文章中哪些句子、怎么表现出父亲的尴尬?
生: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
生: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
师:我们来细细的品读这些句子,看一看父亲到底尴尬在哪里。你刚才说他居然不敢放,为什么觉得这是尴尬的?
生:我认为父亲不是因为胆小不敢放,是因为父亲太激动了,他花了大半辈子的准备才造好新房子,是很不容易的,他一方面很激动,一方面又放不了鞭炮,所以就显得尴尬了。
生:我觉得他一生都是一个平民,他现在住上了台阶高的房子,刚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变成现在地位稍高的一个人,他觉得不适应,所以感觉有些尴尬。
师:老师明白了,你觉得父亲他骨子里是一个质朴的人,现在想要他张扬,他也张扬不起来。
生:我认为父亲也是突然从一个平民变成了一个稍有地位的人,所以有些尴尬了。
师:他真的有地位了吗?
生:他只是在别人眼里有地位,自己依旧认为是农民,一下子到了这么高的地位,感觉有点虚。
师:刚才他这样一讲,老师也懂了很多,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要立起来,不仅仅依靠外物,还要靠自身的强大。
我们再来看,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我想问: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好象。
师:有没有目光在望他?     
生: 没有。
师:没有吗?               
生:有。
师:有还是没有。           
生:有。
师:我们知道,农村里要是办喜事,会有很多人围观,他怎么会说仿佛觉得会有许多人在看他? 
生:我觉得他是根本没有抬起眼睛去看,所以用了仿佛。他觉得自己很尴尬,不是真的有这地位。
师:父亲真的是尴尬,他这时眼睛不知该看哪里了,他甚至不敢跟人家的眼睛对视。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话。他尽力想把胸挺高些,无奈他的胸是驼惯了的,却胸无法挺高……这里给人感觉很矛盾,说说你的理解。男人为什么喜欢亲胸
生: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他当农民当惯了,农民都是弯腰工作大半辈子,背是驼惯了,还有一层,农民是比较下层的阶级,他一直很谦卑,所以背一直直不起来。
师:由于长期劳作,以及他的谦卑,让他无法挺起胸,到这里我们理解父亲尴尬的原因了。
同时我们也发现父亲的内心其实很复杂。他的外在行动与他的内心心理是有矛盾的。这才是真实的父亲,只有复杂才真实,只有立体才丰满。
因此有同学写到(课件出示):
骨子里的质朴、谦卑使身为农民的父亲永远都不会、也学不会张扬。—张子然
3.解读“我”的“不帮助”,理解父亲作为一般“人”的矛盾心理。
就是这么一个不张扬、不善表达的非常善良的父亲,但他的内心又是如此丰富,他的言行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他的言行让我们感到疑惑的还有哪些呢?我们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课件出示):
父亲挑水闪了腰,为什么“我”想去帮忙,父亲却很粗暴地推开“我”?——关渝枫、房野、夏正玖、赵振含、樊百川、叶钦佩、唐融融、姜涂文、刘洋
在哪里呢?
生:28小节。(课件出示):
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
(请一男生朗读这一段)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父亲他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当时父亲有哪些言行让我们感到疑惑?
生:他明明自己腰闪了,还不要我挑,说我是凑热闹。
生:一把推开我。
生:粗暴。
师:粗暴说明他内心是怎么样?
生:说明了当时父亲很烦躁。
生:一方面是父亲对儿子这种行为觉得很生气,认为儿子瞧不起自己,连扁担都挑不动了,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生气,自己挑个扁担腰都会闪,真没用。
师:说得很好。一个男人老了的时候,就总会生气,因为他的力量就要丧失了。这个时候啊,没有人帮助他,而儿子看似帮助的行为,实则是不理解的伤害,所以他只好无奈的对自己生气,是对生命的愤怒——我怎么就老了呢?还有吗?
生:我觉得父亲内心不仅是愤怒,还有痛苦,他自己心里已感到自己老了,只是不服输,因此内心很纠结,很痛苦。
生:扁担的叫声,写出父亲内心的痛苦,但是父亲觉得如果就这样放弃的话,又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羞辱。
师:他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认为扁担的叫声把他心里的愤怒痛苦都表达出来了,但是为什么要在“不”字后面加破折号?
生:加破折号,是为了突出这个“不”字,父亲想表明自己是挑得动这担水的,用不着儿子来帮忙。
生:父亲就是非常的疼痛,说话的时候气接不上来,不由自主的把“不”延长了。
生:父亲当时是硬撑着的,很痛,但是他不让自己的儿子、妻子知道。
生:我觉得父亲是因为有点生气,才会加强生气的语气来。十分粗暴地一把推开我,应该是生气的语气,破折号是用来强调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现在请同学综合前面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