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下语文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
文本分析
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文章主要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课文用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展开矛盾冲突,因而人物形象鲜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角朗读课文,进入情境,揣摩人物内心,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妒忌、委托、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基本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体会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5.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并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体会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特点。
2.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认真分析高潮部分,认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巧安排上。
教学难点
1.体会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写法,感知不同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把握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1.会认“瑜、忌、督”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神机妙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和“草船借箭”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后感想。
导语:“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其主人公就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典范——诸葛亮。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就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借到箭了吗?怎么借的?借箭的过程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一生著
作颇丰,《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他的代表作。其他作品还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剧本《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等。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上段落序号。
(3)圈出生字、新词,在重点句子下面画横线。
3.课件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学习停顿和对话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识记字词,教师相机纠正。◆识字方法:“遮、擂、呐、插”等字可用演示动作来帮助记忆;“督、寨”可用图片来进行识字;“妒”可结合其形近字进行识记,还可用古诗词名句帮助识记。
需注意的字音:“忌”是第四声,读“jì”,不读“jí”;“曹”是平舌音,“丞”是翘舌音,不要读错。
需注意的字形:“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寨”的最下边是“ ”,不是“小”。
多音字:
diào 调度 调查 调兵遣将
Tiáo 调整 调解 风调雨顺
  ɡēnɡ 四更 万象更新 更深人静
ɡènɡ 更加 更胜一筹 更上一层楼
◆形近字示例:
妒(妒忌)——护(保护)——炉(火炉)——驴(毛驴)
寨(水寨)——赛(比赛)——塞(边塞)——寒(寒冷)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指名默写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
(3)理解词语。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拒绝,推辞。
[军令状]指接受任务时所做的按时完成任务的保证。
[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迟延]耽搁,拖延。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分别出写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
2.师生共同概括“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明确: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经过: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按期交箭。
3.交流学习感受,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为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层的大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
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周瑜不给配齐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写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也可尝试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接受任务。第二部分:做好准备。第三部分:草船借箭。第四部分:按时交箭。
四、回忆课文,复述故事
1.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复述本文应注意的事项。
过渡:同学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以后,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向身边的人讲讲这个故事呢?在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复述要尽量忠实于原文,把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短句,把书面语言口语化。指导学生进行详细复述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画图复述。就是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画成图,再根据图来复述课文。如:将周瑜和诸葛亮商议军事的内容画成图画,文中两人对话的主要内容可在画中反映出来,这样,这部分内容就成了直观性比较强的图,学生可以看着图将课文内容一步一步复述清楚。
(2)列提纲复述,又叫小标题复述。就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列成提纲或写成小标题,再按照所列的提纲或小标题进行复述。
(3)抓关键词复述。即抓住一段话或一篇文章里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复述。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段落时,这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例如:复述第7自然段时,可抓住“大雾漫天”“看不清”“靠近水寨”“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擂鼓”“呐喊”“不敢派兵出来”等词语进行复述。
(4)表格梳理。有的课文内容较多较复杂,在复述时可以采用画表格的方式,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复述,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先在小组内复述一至两个自然段,然后推举复述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在班上复述故事,师
生共同评判。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简单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故事中,周瑜和诸葛亮斗智斗勇,充分展示了他们两个人的个性。他们在这个故事中各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鲁肃在故事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一代枭雄曹操又为什么中了诸葛亮的计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大雾漫天的意思
小结: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思路,明白了“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划分了层次,并且用自己的话复述了故事,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