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水浒传小学作文(合集5篇)
第一篇:我喜欢读水浒传小学作文
我喜欢读《水浒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精神的粮食。”这些名人名言我早就听过了,的的确确,书是人类必须要的东西。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水浒传》。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依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尚以及自己的生涯教训写成的一部有名小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宋江、林冲等人结拜为兄弟在毕生中历经千磨万炼,终于结识了一百零八个好汉,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上了梁山,可最后,都接踵死亡的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活泼,故事的情节波折庞杂,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虽然《水浒传》这部小说最后的终局并不美满,但在一百零八将中每个读者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在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我最爱好的要数宋江和鲁智深。
《水浒传》不仅让我们意识了北宋时代那个凌乱的社会,更让我们清楚:这个社会固然美妙,
但总会有些毛病,因而,社会须要咱们新一代的学生。来吧,友人们,我们一起举动吧,一起尽力学习,一起健康成长,为这个不完善的社会奉献一份力气!
第二篇:我读《水浒传》.
我读<水浒传>
提及《水浒传》,但凡中国人应该可以说众所周知,因为《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它虽然只是一本书,里面内容却包罗万象,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一应俱全,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完整缩影。
现在,在全世界人的眼中,中国的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政治方面,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扮演着重要的角;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已不再是过去闭关锁国、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形象了。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想了解中国,想到中国来学习、工作、生活。想融入到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学习中国文化。所以,《水浒传》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早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闻名遐迩的《水浒传》,我当然是爱不释手。这部作品我反复读过很多遍,里面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虽谈不上默然成诵,但每次与人论及于此总能侃侃而谈。每次阅读都获益匪浅。我个人感觉《水浒传》这部作品有三大看点;
一,成功的人物塑造
《水浒传》中的人物众多,单梁山好汉能报上姓名者就有一百零八人,更不论那些在作品中无关紧要的人。现挑几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首推豹子头林冲。他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对宋王朝可谓赤胆忠心。要这样的人造反,是不容易的。小说在前后六回里,通过‘岳庙娘子受辱’、‘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将他的性格由弱到强塑造的淋漓尽致,让人一览无余。
起初,自家娘子受高衙内侮辱之时,他怒发冲冠,恨不得将高衙内碎尸万段。但为了保住官职,迫于高太尉的位高权重,只得忍气吞声,含恨受辱。尔后,带剑误入白虎堂被高太尉陷害入狱,刺配沧州。心中虽忿忿不平却仍恪守封建礼教,忠于国家,期待有朝一日回家与妻子团聚。虽说是七尺男儿,又不免显出几分儿女情长。性格中流露出一丝软弱之气。待到‘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之后,他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面对朝廷奸臣当道的
现实,本来他仍抱有忠心为国,甘愿忍辱伏法的态度,于是面对恶人的欺负总是逆来顺受。但即便如此退让,高太尉仍是一副穷凶极恶的嘴脸,对他赶尽杀绝。终于他怒不可遏,心中仇恨之火爆发出来,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以致在水泊梁山之上,见那王伦鼠目寸光,毫无远见之明,一副猥琐之态,怒而杀之,拥晁盖为首领。其行为描写一气呵成,毫无造作之感。
其次,草莽英雄李逵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可谓典型中的典型。他与林冲、卢俊义等人的儒雅不同,他纯粹是一个乡野之氓,实实在在的武夫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外形彪悍粗犷,性格豪放直率,说话从来都是口无遮拦。整天喊着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银;动不动就嚷嚷要杀去东京,砍了皇帝老儿的狗头,夺了鸟位。虽说他行为放荡不羁,也有心思缜之时。见了别的兄弟都将父母、妻儿接到山上共享 荣华。不由得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年迈的老娘不禁恸哭不止,孝心独见。后负气下山出走,道听有名为宋江的人强抢民女,当下怒不可遏,除暴安良心切,不分青红皂白直奔梁山宋江对质,率性砍倒‘替天行道’大旗,草率立下军令状。真相大白之际,又深知自己行为鲁莽,错怪哥哥,心甘情愿受罚。人物的语言、行为写的绘声绘,嬉笑怒骂,跃然纸上.二,纵观整部小说内容其实只在诠释一个‘忠’字。忠,既为忠心不二,忠心耿耿。提到宋江的忠,我至今记忆犹新。宋江对大宋王
朝的忠是矢志不移的。起先,他掩护晁盖等人上梁山,众好汉都劝他一并落草,他无动于衷。后自己吃了官司锒铛入狱,众好汉又苦口婆心劝他上山入伙,共图大业,他仍然不为所动。最后江州牢城里差点命丧黄泉,终于幡然醒悟,上山聚义。但骨子里对大宋王朝的忠仍未泯灭。等到一百零八将齐聚一堂,他内心对朝廷的忠又死灰复燃,蠢蠢欲动,千方百计招安纳降,便是明证。其后招安成功,他明知道朝廷利用梁山兄弟火并方腊,居心叵测,仍抱定‘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想法。直至临死之前,明知毒酒在壶仍义无反顾,以死殉国来表明自己为国尽忠的决心。这行为虽是愚忠,但令人唏嘘不已。
李逵的忠也是人尽皆知。在八百里水泊之上,他只忠于宋江一人。性格桀骜不驯,当宋江执意招安成功后领命攻打方腊之际,他虽满腹牢骚,仍听命于宋江,为国杀敌,身先士卒。当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死伤过半终得皇恩浩荡,加官进爵之后,高俅等人仍臵宋江于死地之时,他明知道哥哥饮下的是毒酒,却毫不畏惧,将剩余毒酒一饮而尽,追随哥哥共赴黄泉。其对宋江的忠心日月可鉴,让人肃然起敬。
三,悲剧性的结尾耐人寻味。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把梁山好汉的死迁怒于宋江。以为正是宋江的力图招安才给好汉们招来杀身之祸,梁山大业土崩瓦解。其实我个人认为梁山集
团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首先,宋江极力谋求招安是否怀有个人政治野心,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作为梁山的首领,高瞻远瞩的思想是值得称道的。既为头领,不能像兄弟们一样只顾眼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安于现状。如果现在得过且过那么以后子孙又当如何?世代为寇吗?他深知如此必不是长久之计。可他忘了朝廷与盗寇历来是水火不容的,可惜了宋江的一番忠心耿耿,苦心经营的招安大业付诸东流。
其次,即便不招安,众好汉偏安一隅,守在山上,并不能保证梁山霸业经年,面对朝廷的虎视眈眈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梁山好汉鱼龙混杂,有先前在朝为官后被逼上梁山的,有本为草寇,身上劣习不改的,有行走江湖声名远播的,还有乡野之间的能人异士等等,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人都因为种种原因上山聚义,短时间内也许惺惺相惜,彼此亲如兄弟。长此以往,个人身上固有的习性一定暴露无疑,彼此矛盾也会日益凸显,众人齐心的局面恐难长久。所以说,梁山集团的覆灭不能归咎宋江一人,何况在封建制度下,民与官谈民主,简直是痴人说梦,难免落得个悲剧收场。
《水浒传》与四大名著其他几部作品的风格截然不同。它没有《三国演义》中满篇的机关算尽,尔虞我诈;没有《红楼梦》里的儿女情长,凄切缠绵;更没有《西游记》中上天入地的千变万化。它是一部实实在在的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值得我们一读。
第三篇:小学作文:读《水浒传》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第四篇:我读《水浒传》-初中作文
侃侃怎么读我读《水浒传》
我读《水浒传》
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704班陈宇轩
今年暑假,在爸爸的推荐下,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没想到,一读就让我爱不释手。
阅读中,一个个扣人心弦、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中,鲁提辖在酒楼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后,为了惩治郑屠这个地痞无赖,来到肉铺,对郑屠大加戏弄,激怒郑屠后,三拳打死了他。这三拳真是打得酣畅淋漓,一拳一个落点,一拳比一拳厉害,让我读得真是解气、解恨!
《吴用智取生辰纲》一回中,足智多谋的吴用为劫取杨志负责押送的十万生辰纲,利用天气酷热,杨志等人会口渴的时机,设计让晁盖、白胜等人扮演卖枣人、卖酒人,趁机在酒中下。他们一唱一和、欲擒故纵,上演了一出天衣无缝的好戏。最后杨志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走,让我读得真是舒心、畅快!
小说最后写到由于宋江等人的妥协思想,梁山好汉全体接受招安。统治者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接着又奉命到江南征讨方腊。结果,方腊被打败了,义军也伤亡惨重。一百零八条好汉死的死、残的残、溜的溜、隐的隐,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让我读得真是伤心、惋惜!…… 阅读中,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手持两把板斧、脸如同包公”的黑旋风李逵,虽有点鲁莽、冲动,还好动粗口,但他劫法场、沂岭斩四虎、勇斗假李逵……勇猛无比、率直忠诚,我敬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