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议论文
一.现代文阅读(共15小题)
1
青春别被“颜值”裹挟
张洋
时下,似乎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在如今的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并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似乎是,只要“颜值”高,其他什么缺点都是浮云;如果“颜值”低,其他什么优点都是浮云。
正因如此,年轻人不惜重金购买高档化妆品、漂亮的服饰,甚至在媒体披露的毁容案例不在少数、整容黑幕曝光时常见诸报端的情况下,依然不惜在自己的脸蛋、身体上刀斧相加来追求美貌。
美貌,果真决定一切吗?美,当然是好的,拥有美丽的外貌,既能给自己增加自信,也能让旁人赏心悦目。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和社交场合中,注重仪表、服饰考究,以及对面容进行适当的装扮,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颜值”高的人容易从人堆里脱颖而出,但并不直接等同于“颜值”高的人就一定更具吸引力的特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放眼望去尽是帅哥美女时,漂亮就会失去了强大竞争力,这时候我们都需要思考,到底还有什么能让你出类拔萃。
人要想成为一个仪态万方的“万人迷”,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让自己充满活力,让自己生动起来。20世纪30年代,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有个“太太的客厅”,是“京派”文学和贵族文化的殿堂,这也是林徽因的家。当时林徽因虽然已经身染重病,但她仍保持着开朗和明丽。费正清的夫人曾经回忆说:“梁太太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当她侃侃而谈时,她的那些爱慕者们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语而倾倒。
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曾说过,“学问改变气质“.青春的美丽,不是街头浒的名牌时装;青春的潇洒,不是臂臂摇摆的忸怩作态。如果一天到晚只是忙于外在的装扮,你是永远不可能做到气质高雅、充满魅力的。换言之,青春在哪里?青春是什么?青春
是一种精神,一种修为,它就在我们的心里。心灵充沛,青春长驻;精神丰富,永葆青春。青春的魅力在于勇敢地抛弃外在的虚伪,在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生动、智慧和气质。
实际上,芸芸众生之中,容貌出众者有之,资质平平者也有,并且后者恐怕占据绝对多数。我们不应该因为“颜值”而自卑,反而应该因为我们的修为而自信。在今天充满竞争的社会里,镇守本心,修身韫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在这方面,美国女孩丽兹也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丽兹因为患有罕见病而外表怪异,被媒体粗暴地评为“世界最丑的女人”。她在经历了噩梦般的精神崩溃之后,最终战胜自我,勇敢地站了出来,举办演讲、建立个人网站和摄制纪录片,以此来与偏见斗争,对舆论的霸凌说不。她到了勇气和自信,也赢得了尊重和尊严。
面对“颜值“的裹挟,很多人可能都无力抵抗。但是,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伴随着年华的逝去,再怎么精心装扮的容颜都会老去,时间唯一带不走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是你多少年来的修为,这才是让青春永驻、人生精彩的根本。
1)下列不能作为证明“学问改变气质”的一项是    
A.希腊人德莫森,因为口吃而生性羞怯,故苦练演说技艺改变自己而得到世人的尊重。
B.鲁迅用脊梁顶着自己的头颅为后人照路,在漫漫长夜孤身绝响,彰显着孤独的气质。
C.哲学家培根说,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
D.“……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诗人黄庭坚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受“只要‘颜值’高,其他什么缺点都是浮云”的标准影响,不少人花费巨资去改变自己的容颜,追求美貌。
B.文中同,林徽因虽然身患重病但是凭着开朗和明丽、充满灵感的谈吐为众人所倾倒,这是其内在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
侃侃怎么读C.全文首先点明中心论点,阐明追求外在美的不足,然后围绕“美和气质”的关系展开论述,最后号召读者做出类拔萃的人。
D.作者选择关于“颜值”热议话题,运用典型的事例材料和名人名言进行说理,立场鲜明,为青年读者提供明确的人生指引。
3)读完全文,说说“让青春永驻、人生精彩的根本”是什么。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作者提了哪些建议?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下列各题。
“人言”的思考
林师
“人言”有两种解释,一是“别人的议论”。《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二是中药名,即“”。两种解释都可窥“人言”的厉害。
我对“人言”的思考,是对“别人的议论”的思考,是有关“别人的议论”的断想。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多做不为过,多做不会累死人,但口水却能淹死人。不要轻易议论别人,即使硬要去议论,也千万要注意适时适境适度。议论别人,倒不如经常议论自己,
因为经常反省自我不失为提高自身素养的捷径。
要学会爱惜别人的名誉。因为爱惜别人的名誉是爱惜自己的前提,毁人者必自毁。正如古话所说:“来说是非者,自是非人。”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蚊子遭扇打,全怪嘴伤人,这给我们以启示:恶言如同寒流,美言暖如春风。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中肯的劝告,都应该敲“当面锣”而非“背后鼓”。有在人后说别人坏话的时候,也就有在人前抬不起头的时候。
喜欢在人后进谗言的人是小人。不必同小人斤斤计较,应尽可能大度豁达,因为小人就是小人,君子就是君子。君子可以不同小人计较,可必要时还得提防小人,小人表面上总是笑嘻嘻的,但笑里却藏着锋利的刀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很值得人们加以修炼的。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 什么话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说,都值得三思。过激的语言有如酸雨淋过金属表面,会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人际关系。喜欢恶语伤人的人,最终将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
“人言”既然说出了口,迟早是要见阳光的,它不可能自动消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话负责,都要为自己制造的“人言”付出代价。一个人不能捂住自己的双眼叫着黑暗,也不能捂住别人的双眼喊着光明。谁的心里都有一杆衡量是非善恶的秤。因此,向别人身上撒。灰。尘。的人,往往会弄脏了自己。佛家诗曰:“心
怀烦恼口招殃,偶发闲言受苦长。”意思是说,口无遮拦,冷言碎语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祸从口出”的道理谁都懂,所以我们要守口护心,不说别人的闲言碎语,更不可恶意诽谤他人。否则,迟早要受到“口祸”的惩罚。
每个人身后都难免有“人言”,但如何对待各有不同。自信者对“人言”毫不在乎;自怯者对“人言”诚惶诚恐,并最终屈服于“人言”。“人言可畏”是一句古老的箴言,对它的认同,实际上是自己吓唬自己,是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态。
其实“人言”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重要的是自己行得端,身子正。古人还有一句箴言﹣﹣“止谤莫如自修”,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人只要工作生活在一起,就避免不了要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如何去化解,是制造“人言”诋
毁对方,还是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结果不言而喻。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化解矛盾的契机,使用和把握得好,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反之,矛盾就有加深的可能,直至成为死结。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是孟子留给我们的千年古训。朋友们,慎言慎行吧!
1)这篇文章对“人言”进行了哪两方面的思考?
2)文章首段对“人言”一词进行解释,有何目的?
3)请分析文章第段画线句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过激的语言有如酸雨淋过金属表面,会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人际关系。
4)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小人表面上总是笑嘻嘻的,但笑里却藏着锋利的刀
向别人身上撒灰尘的人,往往会弄脏了自己。
5)这篇文章呼吁我们“慎言慎行”,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如此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言”的看法。
3.阅读课文《纪念白求恩》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下列最能准确概括第段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 的极端的热忱。
C.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
2)你认为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上面哪一段最恰当?请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白求恩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案。一次,有个伤员腿受了伤,不得不从膝盖附近的地方做断离手术。以往此类手术都是将断肢体整体切除。而这次,白求恩让助手们帮助把残肢上的皮肤和肌肉往上推,然后锯断腿骨。白求恩一边做,一边解说:“骨头和肌肉不能锯得一般齐,应该比肌肉短些,将来肌肉一收缩,正好把骨头包起来,便于安装假肢。否则,肌肉包不住骨头,没有办法装假肢,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既然一次可以成功,就不要再有无谓的第二次、第三次……”
(取材于《白求恩传》)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三种力量
俞敏洪
我一直试图看透“成就事业”的本质,以期获得生命前行的力量。我曾经经历无数次的失落迷茫,千转百回在浓雾叠嶂中徘徊踟蹰,在犯了一次次愚蠢的错误后终于有所醒悟。在盘点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后,我发现有三种力量在我生命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种力量是承受的力量。承受的力量就是能够坦然接受生命中一切苦难和失败的力量。我们和命运抗争的最常见方式是抱怨,但抱怨是一副毒药,只会使自己越来越陷入可怜的境地。只要人活着,苦难和失败就会随时随地降临。既然苦难和失败不可避免,那还有比坦然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更好的办法吗?海伦凯勒坦然接受了自己失明的现实,霍金坦然接受了自己瘫痪的现实,司马迁坦然接受了自己被宫刑的现实。在接受现实后,他们依然不放弃追求,成就了与众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