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对《三国演义》人物的理解,体会《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精彩。
2.分享同伴的阅读感受,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增加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或原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英雄的歌。
1、诗歌欣赏
这首词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所写,也是《三国演义》的开卷词,这首词很好的诠释了《三国演义》。今天我们就走进三国进行读书交流会,一起感受一下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情怀。
2、师:(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作者早就不陌生了,他是?——(罗贯中)
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
二、“三国”知识知多少?
《三国》大家已经读完了,那么大家觉得自己对三国的一些知识,典故都了解了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大家分为4组,来个竞赛,看看哪个组得分最高?注意,举手了要我喊他回答才算,自己说的不算哦~ 要是没有回答对,其他组的还可以再回答。
(一)侃侃而谈说英雄
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铁骨铮铮的英雄,而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我们来看看
2、同学们,平时的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很多同学错误地读偏旁,或者随便读个音,这些做法就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就是查字典,或者问老师、家长等,掌握正确的读音)侃侃怎么读
3、考考你:《三国》中的一些“拦路虎”,你会读了吗?
方天画戟 千里走单骑 刘禅 夏侯惇 马谡 糜夫人(领读一遍。然后讲解):
大家注意这个多音字。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习惯于把“刘禅”读为“刘chán”,其实,正确的读音应为“刘Shan(第4声)。在刘禅之前,刘备收了一个干儿子,取名刘封。后来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取了这个名字,将二人名字连起来便是“封禅”。在古代,有“封禅”的说法,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刘封刘禅,由此可见,刘备想当皇帝的心思由来已久。古人名与字多为词义贯通互补的同义词,
如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等,上述三人的名与字(即“亮”与“明”、“瑜”与 “瑾”、“肃”与“敬”)皆为同义词。看来,人名读音里隐含着许多历史文化内容。
我们来看一下这一轮的比赛结果。(及时点评:各个小组不分胜负,下一轮继续加油啊!)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轮填空题比赛。
(二)你言我语品英雄
1、比赛规则:
2、下面进行下一轮比赛——抢答题,
3、在三国故事中,有丰富的成语、歇后语、俗语等。这些词汇对后来文化生活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望梅止渴原说的是曹操利用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流出口水,这样能解渴的办法,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现在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如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演变为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
面都愿意的事情。
4、三国演义中有一些成语、歇后语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应用,这里有几个,谁能用得上?提问(选择填空)
5、其实还有很多与三国有关的诗词呢,前面提到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其中的一首, 另外还有曹植的《七步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的《蜀相》等
6、曹植的《七步诗》同学们都会背吧?让我们一起来背背吧。(领头背)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一轮的比赛结果。(及时点评:高分的小组再接再厉,低分的小组多加把劲。)
(三)七嘴八舌猜英雄。
下面进行第三轮英雄人物竞猜
刚才同学们从人物特点描写中,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哪位英雄,这缘于作者惟妙惟肖的描写,使人物个性鲜明。(出示课件)
如单从外貌上看,我们来猜一下人物。出示图,说说你的理由。出示文字读(关羽、诸葛亮)
出示文字,猜猜是谁?一说“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是谁?一说“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又是谁?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举例学生外貌描写句子,不同的人物就要突出不同的特点。)
罗贯中正是抓住了人物外貌中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把所有人物都描述得栩栩如生。此外,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十分鲜明,如提到张飞,我们想到的就是他的火爆脾气。提到曹操,我们会想到“一代奸雄”。周瑜则成了心胸狭窄、气量小的代名词。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关于人物的特点,就解读这些。
主持人:公布比赛结果。(公布各小组分数,冠军?亚军?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三、各抒己见论英雄
1、三国英雄人物是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这部书共有1191个人物,其中有名的就200多个,而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在这么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中,你喜欢哪个英雄呢?下面,我们再来聊聊三国英雄人物。
2、课件:在众多的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个英雄人物?或者对谁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下面六个小组分别交流,有小组长负责,交流结束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1)小组交流。(2)集体交流。
3、从三国英雄人物身上我们深受启发。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著中的卷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四、总结,拓展延伸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好书读一遍远远不够。今天的读书交流会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三国的品读不会结束。希望同学们进一步研读《三国演义》,最好能走进原著,去领略作品中“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细细品味“个性鲜明的人物吧”。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而小说“三分真,七分虚。”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要了解真实的历史,推荐看《三国志》。
五、推荐阅读
1.有条件的可阅读《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人物作对比,了解小说与史实的不同。
2.推荐视频《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