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ABB式”形容词在普通话和粤方言中的出现频率颇高,但二者在构词、发音、表意上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本文旨在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比普通话与粤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有何异同,并着重探析了二者在能产性、独立性、发音、感情彩、书面彩和词义引申的区别。
关键词:普通话;粤方言;“ABB式”形容词
“ABB式”形容词指的是由单音语素“A”和叠音语素“BB”构成的一种富具表现力的状态形容词。因其在现代汉语中有生动的表情拟态功能,又被称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这种构词形式无论是在普通话中,还是在粤方言里,都相当常见,但二者在构词、发音和表意这三个方面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一、构词上的差异
(一)能产性
粤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的能产性较普通话更高。《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广州话词典》、《广州方言词典》中收录的粤语“ABB式”形容词语料共266个,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普通话“ABB式”形容词语料共170个,可见粤方言中此类形容词数量更多,构词更丰富,能产性更高。这是由于粤方言中保留的单音词较多,为“ABB式”形容词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二)独立性
粤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的独立性较普通话更高。粤方言中的文言和古文的彩更浓厚,三字格较适合这种语言结构的韵律,因此粤方言的三音格式独立性高,不需要像普通话一样具备“的”字连接才能充当成分。
二、发音上的差异
粤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有时需要变调,作为区别词义的手段,有时重叠之后,第一个音节要变调,这主要是出现于阴去、阳平、阳上、阳去、下阴入、阳入诸调字之中,它们
要变读为高升调。如白雪雪、红铛铛,读起来更加抑扬顿挫。
但普通话中的ABB需要读原调还是变调读为阴平,是多年来语言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尚无定论。目前尚无权威的读音规范可以依据,不同工具书的注音也不尽相同。
三、表意上的差异
(一)感情彩
普通话中的“ABB式”形容词感情彩相对单一,而粤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则多暗含贬义。
粤方言常用“ABB”的构词形式描述某种不讨好的性格特点,如牙擦擦、牙盏盏、懵盛盛、懵闭闭、口花花、傻庚庚、戆居居等,这一类在普通话中均难以到对应的词语。这一点或许和历史上南方曾是南蛮之地,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心态不够开放有关;但在改革开放后,极少生造此类词语。
同时,衬词的重叠往往起到一种加深程度的作用,在描述身材的叠字中,表示身材不够
匀称、超过一定限度的“ABB”式词语,如矮凸凸、矮么么、瘦蜢蜢、恩支支、高呈呈、高栋栋、肥腾腾等,也都暗含贬义。同样是形容柔软,粤方言中的冧啤啤和软濑濑都略有贬义,而普通话中与之相对应的软绵绵则为中性词语。也有个别例外,如肥嘟嘟(胖嘟嘟),则多表亲昵、可爱,圆碌碌(圆滚滚)也相对中性。
(二)书面彩
普通话中的“ABB式”形容词,书面彩较浓厚,粤方言则更为口语化、更生动,读起来抑扬顿挫。
几乎每种颜在粤方言里都有个昵称,且形容得十分贴切,常常借助听觉、视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如红铛铛比之于红彤彤,仿佛能听到“铛铛铛”地敲锣打鼓的声音。白雪雪比之于白花花,更直观地让人感受到雪一般的洁白。类似的还有黑鼆鼆(即黑乎乎、黑漆漆)、青哔哔(绿油油)、黄擒擒(金灿灿)、乌黢黢(现在一般写作“乌足足”,类脏兮兮)。
脆卜卜,又作卜卜脆,“卜卜”即是拟声词。“肥嘟嘟”之所以生动,是因为“嘟嘟”透露了一种难以言传的健康可爱。如果改成“又肥又趣致”就没有那种生动感了;换成“肥腯腯”,又会给
人一种又笨又腻的感觉,用来形容很不灵便的胖子,这又是另一个语境下的生动了。粤方言用“曚查查”来表示一头雾水,其描述出的茫然不知所云的摇头、凝眉的神态更加鲜明。
“硬梆梆”、“圆滚滚”、“滑溜溜”等等,粤方言分别讲成“硬掘掘”、“圆碌碌”、“滑捋捋”,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衬字抑扬顿挫的读音里便品味出其形容的程度以及生动出来。这或许与粤方言生产、生活交流的需要有关,这类“接地气”的词语有利于方便沟通,描摹生动;而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需要更正式、严肃。
(三)词义引申
普通话的“ABB式”形容词意义单一,粤方言意义丰富,多引申义。
如粤方言中的静鸡鸡、静英英都有静悄悄的意思,但静英英强调安静,静鸡鸡更接近于偷偷摸摸,强调偷偷做某事的感觉,这层含义是“静悄悄”这一词语无法表达的。又如黑鼆鼆,即黑漆漆,既形容夜黑鼆鼆,伸手不见五指,也可以形容皮肤晒得黑鼆鼆。上文提及的曚查查一词,也是由事物模糊不清,引申出一头雾水的意思。
四、其他
此外,粤方言中还有“ABB,CDD”式的特别搭配,如“头耷耷,眼湿湿”,字面上的意思是耷拉着脑袋,眼泪汪汪的样子,用以形容垂头丧气;“白雪雪,滑溜溜”,意思是又白又滑,用以表现皮肤白皙光滑。这些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
还有少部分“ABB”式形容词,在粤方言和普通话中都能到一一对应的关系,如生勾勾(活生生)、痴立立(黏糊糊)、巢掹掹(皱巴巴)、臭烹烹(臭烘烘)、湿立立(湿漉漉)、冻冰冰(冷冰冰)、暖笠笠(暖洋洋)、酸味味(酸溜溜)、空寥寥(空落落)、嬲爆爆(气鼓鼓)、齐葺葺(齐刷刷)、晕坨坨(晕乎乎),它们在表意上只有细微的差别,尤其是“臭烹烹(臭烘烘)、湿立立(湿漉漉)、暖笠笠(暖洋洋)、酸味味(酸溜溜)、空寥寥(空落落)、齐葺葺(齐刷刷)、晕坨坨(晕乎乎)”静悄悄类似的词语,二者的区别只在于所选的拟声词不同。
甚至有一些词语,在粤方言和普通话中的表达是一致的,如热辣辣、顶呱呱,这或许是普通话与粤方言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
五、结语
“ABB式”形容词可以表达程度,加重语气,描摹生动,形容词后面加两个相同的衬字不仅增加了词语的韵律感,也加强这个词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参考文献:
[1]李莉亚.粤方言ABB式形容词构词略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2:117-119.
[2]徐蓓.形容词性ABB、AAB结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张力立.浅论ABB式形容词[D].陕西师范大学,2001.
[4]郑梦娟.ABB式形容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4.
作者简介:
李雨桐(1995~),女,汉族,山东高密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