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四首
一、作者介绍:
1、徐志摩生平: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硖石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
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
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代表诗有《雪花的快乐》《半夜深巷琵琶》《黄鹂》。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闻一多本名闻亦多,后曾改用闻多、家骅、一多等名字。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从小对看戏、绘画产生了兴趣。“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思潮的激励,阅读了许多社会科学书刊,越来越关心国家的途。1920年7月,闻一多出于饱满的政治热情,开始了新诗的写作。1922年7月16日,闻一多赴美留学,学习美术。但他的兴趣更多的还在诗歌面。他常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美国的民族歧视,强烈的思国之情,是他写诗的动力。他写出了《太阳吟》等名篇。这个时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最高产的时期。1923年9月结集自费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5月离美回国。1926年,与徐志摩、朱湘等人创办了诗刊《诗镌》,大力提倡和试验新格律诗人创作,起到了影响一代诗风的作用。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1928年以后,闻一多实际上离开了诗坛,承担了教职,并成为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古代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938年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仆先生遇害经过报告会”上,他拍案而起,作了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当晚就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他是中国具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典范。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周恩来称到“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的榜样。”
创作时期:
(一)清华时期(1920-1922年秋)初期诗集《红烛》
(二)留美时期(1923年秋-1925)发展期
(三)归国后时期(1926-1928)成熟期诗集《死水》
诗歌风格:
《红烛》集:大气磅礴,感情浓厚。许多诗歌在形式上不拘一格,锐意求新。讲究艺术构思,想象丰富奇特。代表诗作有《太阳吟》《一句话》《洗衣歌》等。
《死水》(集):是他创造民族特的新格律诗的实践。追求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诗人把人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都组织在严谨的艺术形式之中。
把你的名字写在烟上吸进肺里朱自清评价《死水》一诗:“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3、艾青生平
艾青(1910—1998)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
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乎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
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主要作品:《雪落在中国土地上》,《北方》,《大堰河——我的褓姆》,《给太阳》,《冬日的林子》,《吹号音》,《火把》,《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
4、穆旦生平: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大学南迁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写了《赞美》《诗八首》等有影响的诗篇。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1979年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