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国故事 篇1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名人爱国故事 篇2
  秋瑾到了日本之后,视野打开了,不再是一个旧社会里封闭的女人,她认识了徐锡麟、陈天华等优秀的留学生,经常聚会喝酒、聊新的知识,并且一起加入了同盟会。在当时,同盟会是一个非法组织,加入者都抱着被杀头的准备,唯有充满梦想的人才会参加。
  秋瑾到日本之后,意识到东方的女性受到极度的压抑,被当做弱者,因此她的革命不只是政治的革命,更大的一部分是她对女权革命的觉醒与伸张。秋瑾在日本学、练剑,所以会拍下那么一张照片,象征女性的解放。
  名人爱国故事 篇3
  《孙中山》——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在孙中山之前,也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像林则徐、魏源、严复、李善兰、徐寿等思想家、科学家,还有一些清朝的官员,都在想办法使中国强盛起来,可是他们大都是在清朝的“躯体”上进行改革,不可能成功。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腐败和反动,认为仅有推翻这个绊脚石,实行民主革命,才能真正救中国。
  1894年,孙中山在太平洋上的檀香山(现属美国)创立了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顾名思义,就是振兴中华的意思。孙中山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成立本会的目的,“专为振兴中华”。之后,他又经常不断地宣传振兴中华的思想。有一次,他说:“我们明白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到了此刻怎样样呢?此刻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要赶快想想法子怎样样来挽救……不然中国就会成为一个亡国亡种的地位。大家要醒!醒!醒!醒!”
  他还要说过:“如果我们能从今日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运命,还是很大的期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很多人流血牺牲,最终在1911年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被推翻了。虽然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可这为祖国的富强创造了条件。“振兴中华”从此成为更多的中国人奋斗的目标。
  名人爱国故事 篇4
  《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激”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我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我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名人爱国故事 篇5
  《詹天佑》——修铁路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之后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
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明白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终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供给。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十分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可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我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齐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最终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我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先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著名的钢琴家
  名人爱国故事 篇6
  安徒生跟老友断交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
  名人爱国故事 篇7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名人爱国故事 篇8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