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
来源:《财讯》2017年第05期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本文对当前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几个指标,并针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居民消费水平 影响因素
        衡量指标 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指导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
        下图是2008-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
        2008-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
        200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1)从2008-2016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大约在2011-2013年实现了较快增长,之后的2014-2016年增长较为平稳。这与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有关,近几年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再盲目追求GDP增长,而是实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兼顾各方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2)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消费水平的增长明显慢与收入的增长。虽然经济发展了,但居民消费观念趋于保守,这点尤其体现在城镇居民当中,消费支出并未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实现大幅度增长,而是一直保持平稳、慢速的增长,这说明我国居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3)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到2016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约为农村居民的3倍,而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2倍,这就体现出了城镇与农村的巨大差距,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在资源配置中居于优势地位,农村处于劣势地位。
        (4)农村居民消费动力高于城镇居民。由图可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基本实现了同步增长,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却越拉越大,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消费的动力因素要多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观念趋于保守。
        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
        居民消费水平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四个:
        (1)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
        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有消费品的消费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平均每人生活用电量等;
        (2)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
        自来水普及率、煤气普及率、平均每百户主要家用电器拥有量、电话普及率等;
        (3)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
        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例、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不同质量消费晶的消费比例等;
        (4)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
        平均每人消费基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额、平均每人用于各项生活消费的支出等。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1)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GDP越高,居民消费水平一般也越高。
        (2)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物价水平高,居民消费可能会降低,物价水平降低,居民消费增加。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是消费的保障。只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才会提高。
        (4)人口规模和人口数量。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和人口数量会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下,人口数量多,则消费水平低,人口数量少,则消费水平高。
        对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1)国家应当继续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下,国家应当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最根本措施,随着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也会稳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了,自然会使得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提高。
        (2)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高。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增长不成正比。针对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第一,针对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政府的政策要对农村地区进行适当倾斜,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合理。
        第三,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第四,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如补贴农业生产,推广先进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推广机械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来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上文的分析中提到,农村居民的消费动力因素多于城镇居民,消费潜力较大,因而采取以上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会获得较大提高。
        (4)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和规模
        控制好人口数量和规模,使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同步增长或快于人口增长,平衡好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孟菲
        总结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衡量的指标也有很多,它反映着一个国家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对于指导经济发展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然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王韵如.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5.
        [2]程晓彤.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政策分析[J].管理视窗,2015(84).
        [3]王吉恒,李敏,孟菲.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J].开放导报,2012(2).
        [4]于畅游.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及对策建议[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