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方法 随机收集医院2013年10~12月(未实施临床药师干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对照组;收集2014年3~6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使用问题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中药注射剂患者时, 临床药师的干预可提升用药合理性, 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临床药师;干预作用
中药饮片、中草药和中药注射剂都取材于自然药用植物, 但与中药饮片和中草药相比, 中药注射剂起效迅速、作用快,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频繁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降低用药安全性, 不利于患者康复。本院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实施临床药师干预, 并统计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13年10~12月(未实施临床药师干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对照组。其中男243例, 女134例;年龄13~82岁, 平均年龄(45.6±23.0)岁;心脑血管疾病99例, 胃癌56例, 脑卒中78例, 颅脑损伤23例, 肺炎45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64例, 卵巢癌12例。收集2014年3~6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实验组。其中男212例, 女165例;年龄11~79岁, 平均年龄(43.6±22.7)岁;心脑血管疾病89例, 胃癌47例, 脑卒中80例, 颅脑损伤25例, 肺炎4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卵巢癌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实验组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临床药师干预方法 制定用药规范:依据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制定中药注射剂用药规范, 按照药品说明书, 整理医院现有的中药注射剂品种, 编制使用指南。查房、审核医嘱:临床药师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定时查房, 观察用药情况, 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 及时提出相应的建议, 如患者为过敏体质, 用药时严密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行政干预:成立中药注射剂使用调查小组, 组员中包含临床药师、专家孟菲
等, 对医院近期内使用量排名连续靠前的中药注射剂进行调查分析, 如存在不合理用药, 上报医务科, 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医务科组织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 增强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同时, 监督护士执行医嘱的情况。患者用药教育:针对患者“中药安全无毒”的片面认识, 临床药师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 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1. 2. 2 调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患者病历资料, 统计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比较 对照组使用中药注射剂78份, 使用率为20.7%;实验组使用中药注射剂34份, 使用率为9.0%。实验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随着不良反应事件的频繁发生, 合理用药问题成为各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液时重点关注的问题[2]。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包含超适应证用药、单次用药剂量过大、未按说明书规定溶媒、溶媒稀释药物使用量不足等, 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3]。针对上述情况, 依照药品使用说明书, 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干预, 经过干预后, 可以有效地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 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节约医疗资源。
临床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时, 结合药品说明书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的规定, 制定合理的用药规范, 并发放到医院的各科室中, 加强医师及护士的学习, 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4]。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药师的干
预可提升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 可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升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管鸽, 周鹏, 孟菲.临床药师就临床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研究.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9):4714-4715.
[2]    吴丹娜, 凌春燕, 方芸.我院常用19种中药注射剂配伍及使用情况分析.中国药房, 2013, 24(35):3356-3358.
[3]    张策, 张晗.临床药师参与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实践.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7):427-429.
[4]    张鑫, 金永新, 要林青,等. 临床药师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干预效果分析. 中国药事, 2012, 26(11):1269-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