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偶像前十名除雷锋都是明星
日前,中国青年报专访了“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课题组副组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请她对该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要调查研究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偶像与榜样?
孙宏艳:许多研究发现,偶像和榜样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必不可少。可能在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崇拜的偶像和榜样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他们总需要通过偶像和榜样来确定自我成长的方向,通过模仿偶像和榜样,实现社会知识的习得与自我成长。所以,了解少年儿童心目中偶像与榜样的分布特点,对于认识当下少年儿童的普遍心态与成长状况,分析解决少年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但我国目前的相关调查研究很少。为此,从2011年5月起,我们从北京、四川、陕西、河南、辽宁、广东6个省(市)里随机抽取了6466名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在校生,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韩国明星的孩子 中国青年报:在报告中,既有榜样也有偶像,二者的区别何在?孩子们能分得清吗?
孙宏艳:一般来说,偶像多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榜样更多的是由政府和学校树立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偶像更多地用来满足情感需要,如娱乐需要等,而榜样更多地起激励作用。当然,二者并不对立,可以相互转化和融合。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孩子对偶像和榜样的区分度并不明显。比如,在孩子们最喜欢的偶像的调查结果中,周杰伦、张杰、杨幂、许嵩等娱乐明星排名靠前;同样,在孩子们最认可的榜样的调查中,他们依然靠前。许多孩子告诉我,这些人是偶像还是榜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身上有“正面”力量,能对他们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中国青年报:你们的调查显示,当前少年儿童的偶像近七成是文体明星,比例远高于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对于这个结果,您怎么看?
孙宏艳:曾有个孩子在微博上对我说:“我内心的动力已经被学校和家长破坏得差不多了,相反,我能从明星偶像身上吸取动力。”可见,孩子们有从偶像那里获得正面动力的需要。我们现在提供给他们的榜样虽然是正面的,但一些榜样和偶像比较“干瘪”,内涵不够丰富,经常不被当成普通人来塑造,孩子们不喜欢。于是有着偶像需要的孩子会把目光投向明星。
另一方面,现在是大众化娱乐时代,经过媒体的包装和宣传,娱乐明星从着装打扮到生活方式都显得“光彩熠熠”,对许多少年儿童产生巨大吸引力。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娱乐明星自然成为大多数少年儿童心目中偶像的首选。
其实,明星崇拜在我国港台地区以及国外都相当普遍。它既是少年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也反映了他们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偶像的一个特征就是理想性,就是说孩子们对偶像的崇拜实际上是在勾画自己的理想。一个张杰的粉丝在我的微博上说:“我从张杰的过去看到了现在的我,从张杰的现在看到了未来的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结果也反映出,我们当今社会商业文化泛滥和娱乐宣传过度等问题。
中国青年报:有人担心,这样下去我们社会将越来越接近“娱乐至死”的状况了。
孙宏艳:一定程度上的确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现在许多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宣传明星时,只报道他们的外表有多漂亮、生活有多奢华,很少涉及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这会让少年儿童觉得,未来的生活就应该是“住豪宅、开好车、一掷千金”,而且不用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也能实现。
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和抛弃商业化的宣传与运作。但是,商业化不是去价值化,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很多张杰的粉丝在我微博上说,他们喜欢张杰,是因为他是从小人物打拼上来的,他们喜欢他的孝顺、坚强、善良、不放弃等精神。我觉得媒体应该多宣传明星的优秀品质。
中国青年报:一些人可能觉得雷锋过时了,但你们的调查显示,雷锋仍是少年儿童榜样排行榜的第一名。雷锋精神为什么可以经久不衰?
孙宏艳:调查中,雷锋不但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榜样,同时也是他们最崇拜的10位偶像中唯一一位非文艺体育明星式的人物。
雷锋之所以在当代仍受少年儿童喜爱、敬佩,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雷锋身上助人为乐、敢当螺丝钉、刻苦学习的精神是人类普遍认同和需要的真善美的品质,它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被否定;其次,雷锋本身是个“小人物”,具备亲和力。而且,雷锋精神是每个人都能学习和效仿的,他给我们提供了作为普通人应有的基本生活准则与道德标准。我们的调查是在2011年5月进行的,并不受近期学习和纪念雷锋的相关活动影响,这也进一步说明,雷锋的地位在青少年心中一直比较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