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清楚地论述旅游资源形成的“采借说”,《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书中,作者李庆雷、廖春花以云南省旅游小镇的拓荒者——黑井古镇为例,进行了简要分析。
1999年4月,资深媒体人士赵世龙组建了“羊城晚报寻驼峰坠机怒江大峡谷探险队”,在5月底从高黎贡山主峰嘎娃嘎普原始森林失意归来时,云南文化人士戈叔亚在车上和他说起黑井这个千年古盐镇。戈叔亚曾经听无数昆明的、云南的朋友们说起黑井这个地方怎么不得了,但没人应和,别人觉得这样的地方在云南很普通。原本决定歪在车座上疲惫得想要“昏睡百年”的赵世龙突然眼冒精光地坐起身来,说:“我们明天就去这个地方!”
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赵世龙、戈叔亚一行就出发前往黑井。在沿着成昆线坐了7个多小时的火车后,他们终于到达了黑井。在赵世龙眼里,失落的古镇所呈现出来的那份凋残绝美,使得黑井的苍凉拥有了一种深层次上的美学境界。他和戈叔亚在黑井如痴如醉地晃悠了五天,有了后来的《黑井——失落的盐都》一文。1999年9月,这篇文章成为《南方周末》人文地理栏目地方版的开版之作。
2000年上半年,时任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的丁绍祥要求把这篇文章收录,打印成政府文件下发,列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党员干部必须学习的地方乡土志。他说:“我们楚雄州有这么好的地方,搞旅游和搞历史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人家外省的记者反倒注意到了,这是地方性的一种耻辱,我们一定要把黑井开发好!”(赵世龙.调查中国:新闻背后的故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2004:356-367.)。
云南旅游注意黑井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和元谋县交界处的一个镇,地处龙川江峡谷。这个小镇虽在明清时期税赋曾占云南全省的三分之二,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人把它作为旅游资源来看待,几乎没有游客到访。甚至可以说,在盐业由盛转衰之后,黑井就成了一个“濒死半个世纪”、几乎无人问津的普通小镇,同全国各地很多乡镇政府驻地一样默默无闻。但是,戈叔亚以文化人士拥有的独特视野发现了黑井的文化价值,赵世龙在实地考察后以媒体人士的眼光肯定了它的旅游价值,将其称为“失落的盐都”,明确了它内蕴的的沧桑美,并提出了开展旅游观光、建设古法制盐作坊、开发包装盐文化的建议。这样,黑井镇就转变成了潜在的旅游资源。由于黑井传统的盐业陷入困境,地方政府急于寻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在云南省重视旅游经济的大环境下,黑井古镇的旅游价值迅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同,很快便被正式列入旅游资源清单之中。这一过程就是将黑井由乡镇政府驻地、社区居民生活空间“采借”为旅
游资源的过程,也是实现黑井镇旅游资源化的过程。这一采借行为的主体是外来专业人士和地方政府,结果是黑井古镇在继续发挥当地人生活空间职能的同时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
事实上,随着黑井古镇通过媒体宣传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慕名自发前往游览的游客不断增多。除了求名、求新的需求之外,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社会急剧变迁而迅速崛起的怀旧消费需求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推手”。作为一个旅游资源集聚体,黑井古镇的吸引力在市场上得到检验。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黑井古镇接待的游客达到2.5万人次。2002年12月3日,《云南日报》发表了史岳灵撰写的《<天龙八部>中的黑井小镇》,开头一段写到:
从《南方周末》一篇《黑井:失落的盐都》惊醒世人怀古的旧梦至今,一晃已三年。黑井变了,凄凄的小镇因有了痴痴的游客,而开始梳洗打扮。石雕、石碑、石牌坊,古寺、古墓、古宅院,都在悄悄地寻昔日的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同时,从该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在旅游资源采借中,“他者”的眼光是十分重要的。“熟悉的方没有风景”。当地社区居民甚至政府官员受思维定势、专业知识、相关经验等的影响,很多时候无法从审美、旅游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而“他者”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较小,专业知识、旅游经验较丰富,可以比较容易地从审美、旅游的角度去看待陌生的事物,发现新的旅游资源。此外,旅游资源采借行为依赖于特定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并表现出一定的偶然性,有时需要别人提供线索。在旅游资源的采借中,画家、摄影家、文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家界、东川红土地、罗平油菜花、元阳梯田、北京胡同都是如此。(出处: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研究/李庆雷,廖春花 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2 ISBN 978-7-307-12774-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