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版(宋体4号,加粗)
案例
单  元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与教育目标
案例1
第一章
第7节
传染病的预防
  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理想,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
案例2
第二章
      疟疾
坚持不懈,克服难关,创新的科学精神
案例3
第三章
案例4
第四章
案例5
第五章
案例6
第六章
案例7
第七章
案例8
第八章
案例9
第九章
案例10
第十章
……
……
……
……
表格内统一字体: 宋体小4,行距20。
《 传染病学》课程“课程思政” 育人典型教学案例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 
学 时 数:                                学    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
执 笔 人:侯静姝                          参 加 人:
审 核 人:                                 
案例1:
(1)背景(标题4)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常,我们喝的袋装牛奶就是
采用巴氏灭菌法生产的。他发明的巴氏消毒灭菌法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牛奶生产中。巴斯德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把法国变成全世界研究传染病的中心,并为之付出了终身的努力。为了褒奖巴斯德在化学工业及医学上的成就,1888年11月14日,法国政府建立了巴斯德研究所。除了在医学上的成就,巴斯德还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德国的波恩大学授予巴斯德名誉学位证书。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2)主题(标题4)
远大理想,爱国主义
(3)细节(标题4)
讲到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时,插入科学家巴斯德的案例。
    (4)结果(标题4)
期望学生从巴斯德的案例中,树立起对科学家的敬仰的态度,学习巴斯德的爱国精神,树立起对祖国的爱国情怀。
(5)评析(标题4)
巴斯德在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使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翻了一翻。巴斯德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对祖国的热爱也使他成为最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
案例2:
头衔名称(1)背景(标题4)
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令人想不到的是,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几十年来坚持不懈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
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主题(标题4)
艰苦奋斗、一丝不苟、执着研究的科学精神
(3)细节(标题4)
讲到疟疾的药物时插入科学家屠呦呦的案例
    (4)结果(标题4)
期望学生能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艰苦奋斗、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丰富学生心灵感悟。
(5)评析(标题4)
屠呦呦获奖是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举世公认的标志性成果,和国家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发展的事业紧密相连。屠呦呦获诺奖是空前的,但一定不是绝后的,随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