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父权制社会下,对女性外在条件的客观要求在不断变化,但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主旋律”。如:“以瘦为美”的普遍追求导致女性对身材认同单一化,“以白为美”导致女性对肤的评
价标准严苛化。追溯历史,在诗词戏曲、小说等书籍中可以到大量女性外形的描写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趣味,追求女性外貌之美的存在的被遮蔽,导致理想中的女性外貌描写多于现实[1]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审美观及自我认同。
2.传统文学作品关于女性的审美要求
2.1体轻
体轻的主要表现是:纤细翩跹,轻盈善舞,如丝如絮。如:身轻如燕、能在掌上起舞的赵飞燕,云:“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此外,表现男性对于女子体轻的偏好和追求的甚多,如:司马光被宴会所遇舞姬的风姿所吸引,舞姬被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轻盈的身体,像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在《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中描写道: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曹植在《洛神赋》中写到对河洛之神宓妃形影的想象: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形容洛神体轻如翩然若惊飞的鸿雁,灵动婉约若游动的蛟龙。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拥有秀
美肤白的颈项。
体轻除了要求身材纤细翩跹,对于腰细的追求最甚。楚灵王对于细腰的喜爱,导致宫人、后妃一日一餐,以满足君王的偏好。《韩非子·二柄》中,韩非子探讨君王个人喜好对治国的影响时引用:“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这种审美偏好在其他诗词中的表现也颇多,如:杜甫《清明》:“楚女腰肢亦可怜。”晏几道《鹧鸪天》: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圆双蕊髻中开。欧阳修《减字木兰花》:“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与细;粉汗重匀,酒后轻寒不著人。”
2.2肤白
肤白一直是主流审美观之一,溯其源头,一是:在男性择偶心理中,肤白与年龄有一定联系,而年龄又与传宗接代联系密切。如用“人老珠黄”“人老衰”形容女子的衰老。二是:肤白与阶级身份有关,普通劳动阶层的人终日从事田间劳作会导致皮肤粗糙黄黑。《闲情偶寄》之《声容部》中评到:“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表明有些女子五官美得足以入画,却缺少白皙的肌肤,直指肤白对于女子
的重要性。因此,
肤白成为女子必备的外形条件,代表女子年轻闺秀,家境良好。常用“如脂”“如雪”“如玉”来形容肤白。审美要求女性目若玄珠,齿若编贝,实际上此类审美倾向沿袭于《诗经》时代。《诗经
·卫风·硕人》中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其中
“肤如凝脂”赞美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皮肤白嫩滋润,犹如凝固的脂肪。白居易
《长恨歌》中描写杨玉环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春寒料峭,美人在温热的池水中沐浴,皮肤白皙丝滑,像凝脂一般遇热即融。韦庄《菩萨蛮》中描写江南卖酒女:“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卖酒女撩袖时露出双臂,手臂肌肤洁白如雪。宋玉
《登徒子好赋》,有云:“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用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来描绘家乡楚地邻居东家小,
以“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来回击登徒子说他贪恋美的无妄诽谤。柳永
《合欢带》:“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用玉来形容美人皮肤白皙浑润,千娇百媚。《红楼梦》中写道: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美人眉毛黛不浓,眼睛如秋水一般清澈明亮;
清风吹拂着如玉般洁白无瑕的皮肤,美得恣意。2.3貌美
常用不施粉黛、明眸黛眉、唇红齿白、樱桃小口等来描写女子的花容月貌。《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兰芝的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这样美好贤惠的女子却为卿母所遣,
使前后情节产生强烈的对比。曹植的
《杂诗七首·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以佳人自比:
佳人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以比喻自己才能突出。《红楼梦》第三回对林黛玉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描写了黛玉时而簇紧的眉头,读不出悲喜的含情之眸,泛着点点泪光,喘息稍带娇柔。曹植《洛神赋》对于洛神容貌的描写:“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洛神的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
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面颧下还有两个甜甜的酒窝。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鬓挽乌云,眉弯新月。雅淡梳妆偏有韵,
不施脂粉自多姿”。描写苏三貌美:发髻乌黑,一双新月一样的细弯眉,梳妆清新淡雅却韵味十足,没有化妆却姿彩耀目。王实甫
《西厢记》:“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传统文学作品对女性审美的影响及自我认同教育浅谈
干艺1
干家伟2
(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江苏省210037)
摘要:传统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体轻、肤白、貌美三大特质的描写,辞藻华美,精妙绝伦,却体现出传统思想观念下对女性外形的
高标准要求。本文通过对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三大特质描写的梳理,来探讨在现代社会中,体轻、肤白、貌美三大特质女性对于自身外形认同的影响,提出女性自我认同教育的建议对策。关键词:文学作品;女性;审美;自我认同;教育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5-113-002
作者简介:干艺,1998年6月生,女,四川乐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乡村旅游。干家伟,1999年10月生,男,江苏淮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
高等教育在线
总第1308期
-
-113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年第5期Popular Science
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描写崔莺莺的面容:樱桃小口,鼻子粉嫩精巧,肤白如梨花,腰肢曼妙如柳枝一样纤细。集合了体轻、肤白、貌美三大特征,可谓“佳人”。
3.对女性外形认同的影响
体轻、肤白、貌美是对于女性美的客观要求,即便是以“丰腴”之美著称的杨玉环也只是正常的体重。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间接导致女性以这三大特质来定义自我,并作为对外形的认同标准。
3.1思想与心理影响
3.1.1否认女性美的多样性
认为女性之美唯此三类,不符合的即为不美、不够美、不符合大众审美。在媒体影响力逐渐增强的今天,尤其是公众人物如明星、歌星、偶像、演员等的示范性作用下,对于美丽标准的“宣传”极大的影响了女性外形美的多样性追求。女明星代言的产品往往会由于明星效应所产生的权威性和受众对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产生的认同感[2]。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审美、对于美的批判性思维被社会主流思想左右。
3.1.2厌恶情绪与心理疾病
外形,本不是美的绝对参考。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体轻、肤白、貌美”称为是教化的产物。女性应当具有如此的特质,才值得“被”喜爱,当自身条件不符合所设标准,女性主体随之产生自我厌恶情绪。过分严苛的审美霸权带来不断追求外形标准的一元化,媒体与主流审美的集聚效应更是放大了这种自我厌恶情绪,网络热词不断涌现如:A4腰、直角肩、漫画腿、白瘦幼,无不彰显对女性外形的“要求”。法
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认为女性始终处于“被凝视”的地位,一言一行都受到人们的“凝视”[3]。女性很难在大环境下保持自身的认定,或多或少地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严重的情况下,抑郁症、焦虑症、暴食症、厌食症等心理精神问题引发的疾病随之而来,极大地损坏女性身体健康。
3.2行为影响
3.2.1生活行为
已存在的对于美的定义“体轻、肤白、貌美”,在影响女性思想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媒介放大影响力,最终影响女性追求美的行为。首先,女性用于护肤、化妆的时间成本不断上升。化妆多是出于职场需求、社交需求,以及认为自己不够美丽,化妆能变得更美,赋予自己更多的自信和魅力。其次,是对拍照行为的影响。女性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拍照、修整图片,如:美颜、美肌、拉长身高、瘦身……以保证分享到社交平台的照片是符合“体轻、肤白、貌美”三大标准的。在排除男女思维和心理异质性,分析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相较于男性,女性在护肤化妆、拍照修图上消耗的时间更多,所有行为都是在向“标准靠拢”的目标引导下进行。于是,间接剥夺了女性从事其他事务的时间,产生时间牺牲。
3.2.2消费行为
身体不仅具有单纯的物质性,还同精神、思想联系在一起,进而构成完整的生命体。当思想与心理受到
观念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女性主体会通过节食、极端美白、整形等方式来提高自己对外形的认同,不断向社会标准靠拢。消费热点被不断抛出,瘦身、美容美体、整形、彩妆护肤品等行业如雨后春笋,“颜值经济”占领消费高地,从现有数据资料来看,2012年到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整形的人数从402.2万人上涨到830.2万人,5年内人数翻了2倍多。预计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以女性为主力军)向标准靠拢,直指体轻、肤白、貌美影响女性消费行为。
4.女性外形认同教育中国女明星整容前后
4.1心理健康教育:提神审美能力,保持独立思辨
德国哲学家康德:审美判断一开始就要求某种普遍认同,纯粹私人的感知是趣味,而非审美判断。法国美学家迪弗:区分审美经验中的感知或愉悦之维与判断之维[1]。审美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是大众判断所赋予的,但这与个人追求审美愉悦感与审美趣味并不矛盾。审美能力的提高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审美的多元化,我们应该看到标准之外的美丽。审美倾向首先是私人的,对于美的看法也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对于媒体宣传应有思辨能力,最大可能地保持观点独立性。女性首先应该学会自我审美,从心底接纳与爱护自己,认为自己是多元美丽的组成部分,承认美的私人属性。其次,可以通过各种有目的的训练提升审美能力,如:在遇到自己与大多人审美意见不相同的时候,不是在自我怀疑以后追随大流,而应该试着分析自己和他人意见相左的原因,坚持普遍认同下的合理私人追求。
4.2思想健康教育:包容自我,保持“追求健康”的自尊
女性追求更高程度的美丽是无可非议的,但更应该自我包容,明白女性首先是人,有追求健康的自尊。一味追求外形的极致美丽,容易陷入“极端化”的自我困局,不难发现当今新闻中常有女性因为追求极致的“貌美”过度整容,或是深陷整容事故带来的赔偿纠纷,甚至在手术台上逝世。追求极致的“体轻”过度节食,导致厌食症和暴食症。追求极致的“肤白”导致冒险进行化学美白,吃一些损害身体健康的“美白丸”……学会自我包容,明白自己外形的小缺点,扬长避短。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护肤保养提高身体活力,也可以通过食疗食补、瑜伽冥想来舒缓身心,自身能量的焕新会带来最本质的外形认同,而不是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追求整个外部世界的认同。
5.结语
从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梳理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父权制社会对女子外形所设定的框架,这个框架具有可追寻的一致性。即使在朝代的更迭当中,也出现过统治阶级对于其他女性特质的追求,如“丰腴”一类的偏好,但主流始终跟随着“体轻、肤白、貌美”而不断发展,这一追求对后世及现代社会的女性外形认同产生了思想与行为的影响。美的本质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标准的,女性的美丽应该具有个性与特殊性。
参考文献:
[1]冯英华.被遮蔽的美丽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及其审美意蕴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34
(01):70-74
[2]张晓茜.论当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女性审美的影响[J]汉字文化,2020(08):189-190
[3]孟普芬.女性凝视以及被女性凝视的男人[D]湖北美术学院, 2019
--11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