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安可适配验证方法
1.1.1.验证体系
应用系统与国产关键软硬件产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层次依赖关系,如下图所示。按照芯片、整机、基础软件、开发运行环境、中间件、应用系统的层次,自底向上形成了国产关键软硬件兼容适配验证体系。每层中的软硬件产品均需与其所依赖的下层软硬件之间进行兼容适配验证,每层中软硬件产品技术状态的改变都可能为上层软硬件带来影响。
根据上述体系,国产关键软件基础软硬件验证将按照自底向上、逐层适配的顺序开展验证工作,分为国产计算机整机验证、国产基础软硬件适配验证和应用软件适配验证。
1)国产计算机整机验证
对采用国产处理器的自主计算机进行与国产固件、操作系统、外设、可信模块等的适配试验,形成可用的自主计算机整机设备清单和可适配的外设型号清单。主要验证内容包括计算机单机基本配置验证;主要接口标准符合性和稳定性验证;与国产固件之间的适配性验证;与国产灤作系统之间的适配性验证;与常用的板卡和外设的适配验证。
2)国产基础软件适配验证
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臂理系统和办公软件等自主基础教件产品的适配验证,验证其与国产计算机间兼容适配性,验证同产基础软件产品之间的兼容适配性。主要验证内容包括开展单项基础软件产品与操作系统的适配验证;单项基础软件产品功能和性能参数验证;各类基础软件之间的集成适配应用验证;基础软件开发接口标准符合性、可用性和稳定性验证;某础软件产品升级的兼容性验证;基础软件产品的环境应性验证;基础软件产品优化适配验证
3)应用软件适配验正
针对应用软件在国产关键软硬环境上的开发和运行,开展开发运行环境、中间件与共性软件、各类应用系统与国产基础软硬件之间的适配验证,形成包含开发运行环境、中间件与共
性软件在内的莱容适配好的自主软硬件环境。主要开展应用软件与基础软硬件平台的适配性验证;中间件和共性软件基本功能的可用性验证;关键技术参数验证;集成开发接口的可用性和稳定性验证;基础环境和资源一致性验证;商用和自主平台间互通互操作验证;应用系统优化适配验证。
1.1.2.集成优化适配验证
目前,部分国产关键软硬件的性能与主流商用产品尚存在差距,需要通过开展国产关键软硬件的集成优化适配验证发现系统性能瓶颈,提高基于国产关键软硬件的信息系统整体效能。所采用的优化适配技术主要包括两关:一类是针对国产关键软硬件自身的特点,如国产CPU多核特性,调用国产操作系统提供的并行处理接口进行应用的优化;第二类是在应用软件架构设计时考虑到国产软硬件的性能水平,采用一些常用的系统优化方法,如页面缓存、数据库索引和服务集等技术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以国产CPU并行处理优化适配为例,国产CPU的主频低于商用主流CPU,没有经过优化直接迁移曳简单重新编译的应用软件将面临计算资源不足等问题。前期试验表明,在用户量大、高并发情况下,与X86架构平台软件相比,末经优化的自主硬件平台软件性能下降幅度较大,
难以满足系统大规模使用的要求。由此可见,原有针对商用计算平台CPU单核、单一核计算能力高的软件开发实现方法将难以适应自主计算平台CPU多核、单核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针对国产自主CPU多核的特点,应用软件可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并行计算API进行性能优化,避免由于自主硬件计算能力有限造成的应用性能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软件测试流程1.1.3.验证配置管理
随着国产关键软硬件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在研制过程中国产关键软硬件的版本也在不断升级更新,基础软硬件产品版本的变化将给上层信息系统的开发带来问题,特别是对于规模大,多单位参与研制的系统而言,基础软硬件版本的频繁变化将给软件开发带来技术和管理上的混乱。通过兼容适配验证,一方面可以形成技术状态相对稳定兼容适配性程度高的基础教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也可通用验证工作统一管理、发布基础软硬件产品版本,维护统一、受控的国产软硬件技术状态路线图。
因此,在国产关键软硬件兼容适配验证的配置管理中,需对国产软硬件产品进行版本管理,将国产自主软硬件本身纳入配置管理库,对其进行统一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