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徐梓
在中国古代社会,学者追求博学的传统。博学之所以重要,诚如王充在《论衡别通篇》中所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人认为,一个学者只有博学多识,才能学有本源,根深基厚,才能胸次自高,气象自大,才能文章有根据,下笔知取舍,这也就是所谓的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
追求博学的传统,由孔子开创。孔子不仅号召人们博学于文,主张和学问广博、见识丰富的人做朋友,而且身体力行,给世人树立了榜样。于学,他学而不厌,老而弥笃,单是一部《易》,就被他读得韦编三绝。他谦称有德性比他好的人,自信没有比他更乐学 好学的人。他不以生而知之自居,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一以贯之地每事问,随时随地周咨博访,不耻下问,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增益自己的知识。正是因为这样,他不仅通 晓并有能力整理《诗》《书》《礼》《乐》《易》等文化典籍,而且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为此,汉代的扬雄在《法言》中说: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从此以后,很多人把对博学的追求,进一步凝练为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这样高度精练的语句。刘知几在《史通》中说:“‘一物不知,君子所耻。是则时无远近,事无巨细,必籍多闻以成博识。
对于学者来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不只是一个口号,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引领,一种激励。明代学者徐光启和利玛窦熟识之后,他因为《几何原本》未译,则他书俱不可 得论,于是向利玛窦提议合作翻译此书。利玛窦则因为翻译此书颇有难度,劝他搁置此事。 徐光启回答说:吾先正有言,一物不知,儒者之耻。毅然以吾避难,难自长大;吾迎 难,难自消微,必成之的气概,迎难而上,开始了这部著作的翻译工作。
清朝学者阎若璩,幼年体弱多病,资质鲁钝,兼有口吃,读书至千百遍,往往还不了解书文的大意。但他立志博览书,曾将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题于柱上,以此来鞭策自己勤学不怠。水滴石穿,积思自悟,终于在 15 岁那年的一个冬夜,他因为读书有所碍,愤悱不肯寐,沉思良久,心忽开朗,自是颖悟异常。他继承了清初学者博学多通的学风,只要一意未析,就会反复穷思,甚至是饥不食,渴不饮,寒不衣,热不扇,必得其解而后止。每论一事,每立一说,都要穷原竟委,力求精核, 抵事必求其根柢,
言必求其依据,旁参互证,多所贯通。他的《尚书古文疏证》,用 120 多个证据,将孔安国传古文《尚书》判定为伪书,祛千古之大疑,成为一代名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现代社会,各种资讯海量增加,一个人再勤勉,也不可能遍索尽读、周知万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善取,而且要善弃,博观约取。但无论如何,传统士人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精神追求不能轻易抛弃,仍然要继承吸收、转化创新,实现博通专长的有机统一。
梓怎么读拼音节选自(2016 11 30 日《光明日报》)
4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4文章引用清朝学者阎若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渊博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案】
43首先,指出学者渊博的重要性;然后用古代一系列的文人学者求学著述的事例分析
物不知,深以为耻的产生及其意义;最后号召现代人要发扬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精神,实现博通与专长的统一。
44列举交代了阎若璩克服天资不足,博学终成大家:证明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对对 学者的激励意义;引出下文要现代人发扬这一精神的论证。
45和学问广博的人做朋友;要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心态开放;要有迎难而上精神;小仅要善取,而且要菩弃,博观约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