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洞庭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洞庭教案与反思第1篇】
在文本解析的时候,我发现古诗《望洞庭》从一个“望”字着眼,所以我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先用字源识字的方式理解“望”,再把第一、二句组合一起,因为水月交融,湖平如镜,都是“近望”所见。三四句组合学习,因为里面的“山水翠”“青螺”是“遥望”所得。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望”字出发,再利用吟诵去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意境。
接下来我再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在本首古诗的学习当中,我们有四个教学目标:
一、会认四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会读多音字“磨”。
二、根据吟诵符号能正确吟诵古诗,做到“依字行腔,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
三、通过看注释等途径,边吟诵、边想象画面,感知古诗的意境。
四、通过诵读,体会关键字“和”“磨”“罗”,了解韵字包含的含义,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感知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难点是:学生能初步了解韵字不同的含义。
我的教学流程:第一个板块是字源识字,巧解诗题。
第一步先出示“望”字的甲骨文,上面一个部分是“臣”字,大臣的“臣”,表示向下看;下面一部分是“人”字,表示挺立,造字的本意是登高远眺。
第二,可以继续问孩子:“洞庭”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洞庭”是指洞庭湖,位于今天湖南省。
(我在里发了一个课件,大家可以辅助看一下我述课的内容)
望洞庭的意思全解在同学们借助注释了解完“洞庭”以后,咱们就齐读课题“望洞庭”。接着补充一段洞庭湖的信息,学生自读资料。在《史记》等古书上有关于洞庭湖的记载,当时称为“云梦”,“梦”是当时楚国的方言,是“湖泽”的意思。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四万平方公里,曾号称“八百里洞庭”,后来发生了诸多变化以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仍有2579.2平方公里。
读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什么呢?孩子很明显能够感觉到洞庭湖呀!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读诵正音。
首先告诉同学们,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近体诗,因为判断诗体同学们还存在一点难度,所以刚开始我们以告诉的方式呈现,告诉这是一首近体诗,符合近体诗的吟诵规则,请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标注一下平仄符号。
在这里我们可以提示三个入声字“月、白、一”。在这里我有一个建议,因为我们已经是三年级了,而且有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基础,如果是刚刚开始学习吟诵的学校或者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吟诵,我们还是比较建议使用《中华经典诵读》上面的点图。点图上面有很多点点,更加直观,一个点表示读音比较短;两个点表示读音比较长;而韵字是三个点,读音是最长的。而且它有高低起伏,高的部分是表示读音比较高,吟诵的时候调比较高,而在低的部分吟诵的调比较低。有了一定基础以后,我们可以采用一下平仄符号。
紧接着第二步,出示吟诵符号图。因为同学们刚开始接触,偶尔还有画错的地方,出示给学生对照,看看他自己是否画对了。在这里我们注意提示,平声字在不同位置上诵读声音长短
不同,在一、三、五字位置上短一些,在二、四、六的位置上中长,韵字最长,这是同学们还注意需要检查的地方。
接下来同学们画好吟诵的标记以后,就可以自己尝试去吟诵,比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样反复诵读几次,可以自己去感觉。在同学们诵读的过程当中,老师巡视正音,提醒部分发音容易错的字,也注意观察同学们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吟诵规则去做到“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同学们反复多练习几次。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近望”洞庭。
首先是吟诵诗句,赏画面之和。请一位同学吟诵前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同学们吟诵完了以后可以问一问,在这里“光”字读低读长,从拖长的“光”字当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去想象湖面是比较低平的,波光涟绵的画面。
然后再吟诵一下,在这里“月”是入声字,“秋月”读长读高,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其实此处是与湖面对比,引导学生想象月亮高高挂在天空的画面。紧接着还可以请同学来吟一吟“两相和”,拖长“和”字有什么不同的效果?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不用去分析,直接采用对比的方法。在有一次郑忠青老师点评述课的时候,建议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去讲解,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这个地方咱们就来对比一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