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随笔
许嵩是内地流行乐歌手,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管理系。关于他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许嵩随笔,一起来看看。
许嵩随笔篇一:许嵩,我不做悲哀的萤火虫
这几个月,走过了不少地方。
每到一处,采访我的媒体通常会有这么一问:你的音乐理想是什么?
而当答案是“我从来没有理想”时,我总能迎接到那些错愕的眼神。
年轻的时候,拥有一些世俗的念想(比如声名远播)、一些物质上的期待(比如大房子好车子)、一些精神上的憧憬(比如寻得佳偶)、一些相对崇高的目标(比如造福子孙),似乎的确能让一些人更有动力地过每一天。
但如果,岁月在你脸上已然留下不少年轮——你坐船的动机仍然只是到达一座岛,别人把岛上的一切美妙和宝藏说给你听就可以让你划船划得更带劲儿——那我能对你说些什么呢?
平日里花费极多的时间在音乐上,无论是作词,作曲,制作,还是今年开始的演出,为此我已经感到体力不支(特别是最近一个月)。但仍然乐此不疲,并且不断研究着提升体能的方法。
但这绝对不代表我有什么理想。那真是一种侮辱。
你一定试过非常入戏地观看一部电影吧?是的,电影非常精彩,你感受主角的悲喜,在影院里为它落泪或鼓掌——甚至为它憋住尿。
但一旦事情严重到你觉得快要尿出来了,你还是可以毫无负担地起身奔向厕所。
只因你知道,戏毕竟是戏。戏的发展和结局,毕竟和自己无关。你很清楚,你是你,戏是戏。
你享受它,但你的心能够随时出离。
我一直不断提醒自己,将这种出离的能力运用在生活里一切通常被认为“重要”的事情上。
很认真很投入。但心随时能够出离。
因着深知一切都在终极上无意义。
一只萤火虫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能照亮全世界。
我们周遭有多少这样的萤火虫?
然而你我,纵然经过了世俗意义上的“努力”、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人才”、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光亮度——就可以因为自己是霓虹灯就沾沾自喜并开始张罗起理想了?
拜托,太阳会笑的。
最后,也许你一直怀揣理想,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没什么了不得的,只管去实现好了。只不过你应知道,坐船的意义就仅仅是坐船,如果坐船是为了到达目的地,那所有人最终的目的地都是死亡——你看,非要树立目标,那面对着这个终极目标,是不是比没有目标更绝望得多?
许嵩随笔篇二
音乐会成功结束--其实用成功这个词非常奇怪,因为它是相对于失败而言的--对于我来说,在
每一个与音乐有关的尝试上,都没有失败可言。一旦迈出,就已经心满意足。
有朋友抱怨演出时间不够长,不够过瘾,对此我只能抱歉,我想通过这场演出表达的东西,暂时就只有这么多。等到我再写几张专辑,如果有幸创造出更多的全场大合唱的作品,再办数万人的演唱会吧--当然这需要经历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姑且当做一个念想。
不过我也挺窃喜有这种抱怨的。一般来说只有吸引我的电影,我才觉得100分钟还不够,希望能和男女主角停留在故事里更久一点。
演出当天下午,我觉得自己太倒霉了--真的,我不畏惧袒露自己的脆弱--我怨恨自己对于健康的疏忽,这两三天,是我这一年多来病得最重的一次。我阻止了爸妈到场观看,我害怕在场上自己有什么状况。许嵩签约海蝶
于是他们那晚守在电脑前搜索网友上传的视频看。
关于许嵩的随笔
知道许嵩,是因为断桥残雪,那是高中毕业那年,对于一个即将跨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正
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冀,对生活充满遐想的年纪,那首断桥残雪,打破了我对网络歌曲的一贯态度,那样的词,那样的曲,许嵩成为我心中的才子。后来开始留意他所有的创作,虽然很多歌曲有不成熟的痕迹,但是他那或动情的或犀利的创词,那不迎合张扬个性的曲风,都曾一度成为一些貌似遗世独立却免不了生在红尘的在校大学生的我们的寄托,可以说他的歌不仅道出了不成熟但又渴望成熟的我们的心声,而且还满足了我们内心的浪漫主义。
后来,就是20xx年他签约海蝶,在我心里,从来没有把许嵩当做过艺人或者明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我们的朋友,他曾一度离我们很近,可他签约海蝶,就意味着真正成为娱乐圈的人,这对于一个对娱乐圈素有偏见的我来说,我很害怕他的才华会在这个大染缸里淹没甚至消失殆尽,于是我下意识的开始否定他,在听《拆东墙》的时候,甚至没听完就已经不耐烦的认为他已经江郎才尽。于是再也没有听过他的歌。
直到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胡萝卜须》打破了我所有的成见,一直以为他变了的我,发现其实只是我的幼稚作祟,是我一直没有理解甚至弯曲他。于是重新听了《拆东墙》,才发现是我的固执左右了我的判断,他从来就没变,还是那个仅仅希望做自己的音乐的许嵩,还是那个锋芒毕露决不妥协的标杆,还是那个饱受争议却从不辟谣的才子,他用他的音乐证明了他,证明了其实签不签约只是一种形式,不会改变实质。
许嵩,你仍然为我们保留着青春舞台上的那份浪漫主义,依旧为我们揭示着形道德下的一份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