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3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A【解析】材料中反映的观天象授时、战争、工程需要加强和集中公共权力才能得以实现,故选 A 项。材料所给不同时期墓葬的差别反映不了贫富差距,排除 B 项: C 、 D 两项材料无从体现。
2.B【解析 K 资治通鉴》崇古重道、重仁政,批判汉武帝的暴政,但忽略了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秦亡汉兴的客观效果,有片面性,故选 B 项。 C . D 两项材料未体现;材料主旨是对汉武帝暴政的批判, A 项错误。
3.D【解析】材料主题是北朝政治复兴,重军功和武力,结合所学可知,北朝创立一系列政治制度,而南方门阀制度腐朽,北方政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故选 D 项; A 项与所学不符; B 、 C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4.C【解析】""就食'洛阳"说明洛阳粮食供应优于长安,再到开封,无疑都是考虑粮食的供应,粮食物资供应反映了经济重心的转移,故选 C 项。 A 、 B . D 三项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5.D【解析】材料中鲁桓公"弑兄"夺位,滕侯去朝见是反天理的。对滕国国君降而称子,是为了惩治他。胡安国对此等处理是认同的,原因是他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的动荡时代背景之下,希望重建道德秩序,故选 D 项。 A 项表述过于绝对, B 项与材料不相符, C 项与材料无直接关联。
6.A【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清朝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租佃关系盛行之下农民和土地所有权的关系,故选 A 项。 B . C 两项材料未体现, D 项是表象。
7.D【解析】材料主要讲的是革命与民变之间的关系,革命成为了发起民变的号召,说明革命的号召力成为时代潮流,清政府灭亡在即,故选 D 项。材料不能反映农民成为革命运动主力, B 项错误。 C 项材料体现不出。 A 项表述过于绝对。
8.D【解析】材料主要表明抗日战争中两党再次合作,体现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使阶级矛盾被限制,一致抗日,故选 D 项。
9.B【解析】统一财经是为了稳定物价,恢复经济,故选 B 项。 A 项不符合史实, C 、 D 两项不是主要目的。
10.C【解析】材料主要讲的20世纪80年代价格双轨制,双轨制肯定会带来物价的一定混乱,但却是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反映了改革的艰难探索,故选 C 项。材料体现的是国有企业改革, A 项错误; B 项材料没有反映;材料反映的不是民营企业, D 项错误。
11.A【解析】在诺成契约中,缔约的一切形式都被省略了,当事人间的合意成为契约成立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这适应了罗马帝国商贸活动繁荣的发展, A 项正确;罗马法注重程序,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排除 C 项: D 项"日渐消弭"的说法错误,排除。
12.D【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王权和教权关系的不断演变,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故选 D 项。第一幅图反映的是王权来自于上帝,君权神授理论强化了教权,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情况, B 项错误。14、15世纪欧洲教皇与教会依然占统治地位, C 项错误。
13.C【解析】17世纪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生产, C 项正确。 A 项因果关系反了; B 项材料不能体现;农业的发展不是阻碍而是推动工业化进程, D 项错误。
14.C【解析】1795年宪法制定时,法国革命高潮已经过去,是需要建立稳定秩序、制定法律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时候了,故选 C 项。
15.C【解析】19世纪末,资本主义处在上升时期,民主政治趋于完善,工人可以通过合法政治斗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来争取权益、故选 C 项。材料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 A 项错误。当时历史运动要解决的课题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而不是铲除资本主义本身, B 项错误。 D 项错在"根本"这一说法。
16.A【解析】第三产业发展改变了经济结构,拓展了新的经济领域,故 A 项正确。第三产业发展不代表第一、二产业衰退,第一、二产业还在发展, B 项错误。 C 、 D 两项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52分)
17.(12分)
(1)发展历程①西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形成因俗而治制度,相应的民族法制开始建立和发展;②唐朝:确认本俗法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典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不同风俗习惯的各民族的法律适用问题;
③清代:注意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习俗风尚,在立法中根据不同民族的特殊情况作出变通规定。(每点1分,3分)
(2)背景
①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传统;
②原本的民族法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
③西部大开发的进行;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⑤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意义
①已初步形成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依法治国的实现;②较好地保障了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
③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推行;
①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地方稳定;
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任答三点得5分)九校联盟
18.(14分)
(1)特点:①尊老敬老的传统(历史悠久),养老院制度不断发展;②注意物质赡养与精神照顾相结合;③养老与孝顺结合起来;
①注意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结合:⑤明清以来民间养老机构发展迅速。(答五点得5分)
(2)原因:①儒家伦理思想对世人影响较大;②统治阶级把孝道作为治国理念,用以更好地维护其统治:③小农经济下的农耕文明,重视家庭传统:①中国古代,老年人是记载和传播
知识的重要载体。(答三点得6分)
启示:①多元化配置养老主体:②进一步完善养老相关的法律制度:③最大限度发挥老年人的作用。(言之成理即可,3分)
19.(12分)
观点:恩格斯强调上层建筑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2分)或者历史进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论述:
示例一
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条件就能体现出来。(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发明集中在英国,除了英国具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基本条件外,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它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3分)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潮流,欧美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3分)
综上,历史进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能忽视上层建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合力论这一论断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2分)
示例二
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欧美资本主义和清朝经济发展状况就能体现出来。
18-19世纪,欧美各国已经确立了民主政体,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清政府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基本条件均受到严格限制和不足。综上,历史进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能忽视上层建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合力论这一论断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
20.(14分)
(1)潮流:经济上的工业化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思想)。(任答三点3分)
联系:工业化与工业革命推动革命改革的潮流和殖民扩张,并使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此基础上,民族解放运动与工人运动兴起。(3分)
(2)阐释:(8分)
示例一:选择工业革命或欧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分)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或欧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西方殖民扩张,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动卷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又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进人民主革命时期:西学东渐不断发展。总之,推动中国社会被动转型,承担了对东方的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任答三个方面影响6分,小结1分,共7分)
示例二:选择社会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工人运动发展;推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发展和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断中国化。总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三:选择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人民主革命时期。肩负双重任务,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国主要任务和潮流:中国各个阶级都进行探索和抗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潮不断兴起。总之,中国革命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相互呼应和支持,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发布评论